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珍惜军旅好时光迈好退伍人生路文稿演示

珍惜军旅好时光迈好退伍人生路文稿演示

除此之外,每名同志都要做到识大体、顾大局、 讲政策、讲原则,服从组织需要,这是各级领导和组 织对每名老战士的基本要求,也是每名老战士应持的 基本态度。
三、严守纪律、树好形象,争当“五个”模范
用“走留听党的,工作看我的”、“在队一分钟,干好六十秒”、“愉 愉快快离队,安安全全返乡”,这是多年来许多老战士给我们留下的闪光的 语言,也是他们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每一名老战 士都应像他们那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善始善终地走好军 旅生涯的最后一步。当走留不合己意时,是消极服从,认为只是“没有办 法”、“不得已”,还是积极适应,自觉在大局下行动?这能反映出一名老 战士的基本觉悟和素质。
二、正确看待走留,自觉提高思想认识
(二)走留问题是不依个人意愿为转移的一种组织行为。
走留问题,不是一种个人意愿,而是一种组织行为。走留 与否,是各级组织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根据部关考 核、党委审批的程序决定的。每名即将退伍的老战士在这次 考验面前,应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本色,“一颗红心、两手 准备”,不辜负部队多年的培养教育,向组织上交一份合格 的答卷。
今年的老兵退伍工作,部分服役期满的战士选取士官的愿望比较强烈,有的晋升 上一级的要求比较迫切。但是,根据部队建设需要和士官选取标准要求,大部分同志 很难如愿。这些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当前部队的内部稳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 体官兵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顾全大局、服从组织需要的自觉性,正确看待走 留问题。
走 或 留=
(一)要争当自觉服从大局的模范 (二)要争当遵纪守法的模范
(三)要争当团结友爱的模范。 (四)要争当完成任务的模范 (五)要争当传播文明的模范
请记住这四句话:
二、正确看待走留,自觉提高思想认识
(一)走留问题是每名老战士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队是执行国家政 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时刻保持强大的战斗力。而退老补新, 正是保持部队生机与活力,巩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部队建设与发展的 客观规律,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实施士官制度以来,部队的兵员结构、兵员质量得 到了改善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得到了不断增强,尤其是士官队伍在部队全面建设中发 挥了较好的作用。
一、调整心态,谱好军旅最后乐章
随着退伍工作的临近,部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同志 “想留留不下”的局面,而很多确定要退出现役的老兵也会 因为考学、入党、学技术等愿望得不到实现以及面临今后就 业压力而产生心理障碍等。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偏激,有意采 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往往容易激发官兵矛盾,甚 至有可能导致出现一些案件、事故的发生。主要表现以下 “五个方面”:
珍惜军旅好时光迈好退伍人生路文稿演示
优选珍惜军旅好时光迈好退伍 人生路
“落叶黄,老兵慌”,进入十一月份,很多面临退伍的老兵
想法逐渐多起来,自己的“小算盘”也开始打起来,进退走留、 选改士官、个人进步等问题时刻困扰着这些同志。有的同志服役 几年,个人一些愿望没能实现,思想开始波动,工作不安心,履 职不尽心,带兵不用心,思想和行动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令人担心;还有的同志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在个人愿望与部队要 求,个人利益和部队建设出现矛盾时,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 问题,衡量得失,结果迷失自己,失去了一名军人应有的觉悟和 职业道德,让部队领导和战友感到失望和痛心。作为一名军人, 在进退走留,利益得失面前,既要考虑自己的权益,更要站在全 局的高度,考虑国家、部队、集体的利益,自觉以革命利益为重, 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利益得失,始终保持革命军 人的政治本色,扎实稳妥地走好军旅人生路。
一、调整心态,谱好军旅最后乐章
一是对过去的失落心理 二是对工作的懈怠心理 三是对积怨的报复心理 四是对军营的留恋心理 五是对前途的忧虑心理
走还是留, 这是一个很 纠结的问题!
一是对过去的失落心理
个人问题没实现索绕在心头 入党学驾驶、套改士官、伤病评残、立功受奖
一是对工作的懈怠心理
即将返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船到码头车到站”,该松松劲,歇口气了 个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破罐破摔”混着过
三是对积怨的报复心理
临近退伍,矛盾和冲突有可能放大、激化。性格孤 僻内向,不善于沟通,爱记仇,致使矛盾退伍前爆 发;对个人走留、评功评优等有看法,想不通,也 想找个理由发泄发泄。
摒轻 弃装 前上 嫌阵
四是对军营的留恋心理
五是对前途的忧虑心理
学历不高 未来还是个未知数
安置困难 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
二、正确看待走留,自觉提高思想认识
(三)走留问题需要全体官兵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共同解决。
有的老战士认为,退伍工作是领导机关和干部的 事,既然走留由组织决定,那么是走是留听从组织安 排就行了,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退伍的决定权在 于组织,而个人的行为表现则完全由自己控制。
退伍工作的主体是服役期满的老战士,离开老战 士的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退伍工作是不可能顺利展 开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