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酒店建设评价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智慧旅游是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慧等信息化技术面向旅游业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丰富旅游者体验,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
智慧旅游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系统工程。
根据《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豫政办【2017】97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指出“指出要实施科技促旅行动,建设智慧旅游示范引领性项目,制定智慧旅游企业标准,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培育一批“互联网+旅游”创新示范基地”的要求和陈润儿省长在原省旅游局调研并主持召开全省旅游业转型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在智慧旅游、品牌旅游和全域旅游上下好功夫,推进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指示精神,2019年我省将重点开展智慧酒店的建设工作,为规范和指导我省智慧酒店建设,落实我省行动方案的工作目标,提高我省智慧旅游建设水平,推进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省各酒店高度重视酒店智慧化建设工作,正在争分夺秒开展工作,但是目前我省尚无相关标准作为技术支撑,无法对各酒店智慧建设情况进行督查考核。
为保证全省智慧酒店建设质量,急需出台我省智慧酒店建设评价规范。
这一标准的制定对指导、推进我省智慧酒店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使我省在全国智慧酒店建设
中起到一个示范带动作用。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豫政办【2017】97号)和省信息化和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2019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豫信息化【2019】1号)精神,持续开展我省旅游酒店智慧化提升工程,推进星级以上酒店智慧化改造,加快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现场调研、会议论证的基础上,向省市场监管局申请该地方标准立项,经批准,将《智慧酒店建设评价规范》列入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该标准立项计划号:20193110163。
该标准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管理,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和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牵头起草编写。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
1、一致性原则
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各条款内容与国家及河南省现行政策、规划、标准、意见中的规定和要求相一致。
参考的政策要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尽量等同引用。
2、实用性原则
本标准参考了河南省地方标准《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DB41/T 1859—2019),经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结合我省智慧酒店建设实际情况,确定评价关键技术路线和指标。
3、标准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制定,从技术的角度上,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扩展性;从使用角度上,要有利于指导我省智慧酒店的建设和管理,解决
目前面临的没有规范参考、建设和管理质量不可靠等问题,使得智慧酒店建设评价更加科学、有效、合理。
三、编制过程
为了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草单位明确了标准起草小组及分工,各单位和技术人员分工协作,确定了地方标准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资料搜集
标准起草小组收集了国家、行业部门及我省有关智慧酒店建设的政策文件和相关标准,对全省主要酒店的现状和智慧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搜集其他行业评价类标准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形成了标准框架。
(二)形成标准草案
在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下,在分析现有材料、实地调研、整理数据和设定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智慧酒店建设实际情况,形成了标准草案。
(三)形成征求意见稿
标准起草小组将标准草案发到各省辖市旅游局、省旅游协会、酒店智慧化改造承建单位和高校旅游专业院所等单位征求意见,经多次电话、实地调研,针对标准关键技术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与相关专家领导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四、主要内容的确定
《智慧酒店建设评价规范》本标准规定了智慧酒店建设评价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评价原则、内容、组织、对象、方法及流程等内容。
适用于全省酒店智慧化建设的评价。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以下三项国家标准:
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7976—2019 物联网智慧酒店应用平台接口通用技术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
根据GB/T 37976—2019对智慧酒店进行了定义。
(三)缩略语
本标准对OA、AR、VR、AI、GIS五个缩略语进行了释义。
(四)评价原则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全省智慧酒店建设评价的原则进行了总结,需遵循公正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三个原则。
(五)评价内容
1、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基础设施、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信息安全、附加项等项目组成,设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总分值,并在附录A中对各项指标制定了评分细则。
“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是智慧酒店建设的核心,因此着重提高了这三个指标体系的总分值。
1)智慧服务
智慧服务是智慧旅游的核心主旨,也是智慧酒店发展的重要依据。
智慧服务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游客提供旅途中所需的各类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达到服务价值和增加回游率。
2)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主要是针对酒店的各项管理业务而言的,是指综合利用智慧化的技术对游客、酒店、客流管理、车辆管理,以及其他类型的酒店资源进行智慧化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创造管理效益。
智慧管理的进行提高了酒店旅游的效率和游客的体验。
3)智慧营销
智慧营销可以探讨旅游者的兴趣和需求,为酒店旅游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利用先进的智慧技术,提高酒店营销水平,为创新旅游市场、了解旅游者、重视酒店服务、打造完美智慧酒店创造有利条件。
智慧营销的运用,将提升酒店的整体形象,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评价等级
GB/T 14308—2010《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将我国酒店(饭店)划分为五个星级,最高是五星。
为与国家标准接轨,同时考虑到智慧酒店代表着优质,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品牌,与钻石坚硬、恒久、闪耀的品质极为相似。
此次智慧酒店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即一钻级、二钻级、三钻级、四钻级、五钻级。
钻级越高,表示酒店的智慧等级越高。
同时为便于打分时更加细化,因此,固定分值设定为1000分,附加项为100分。
3、计分方法
评价得分由基础设施、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信息安全和附加项六项一级指标的得分累加而得。
(六)评价组织和对象
智慧酒店建设评价工作由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旅游信息化机构统筹组织,成立省智慧酒店建设评价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负责具体评价工作。
评价对象为全省的酒店,不分级别,但应具备下列条件:
a) 运营规范,服务良好,具有鲜明的品牌形象和广泛的市场知名度;
b) 具有发展智慧旅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开展智慧酒店建设;
c) 具有与其智慧酒店建设相应的资金实力和人员条件,确保项目正常运行;
d) 能够确保酒店信息系统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信息平台有效对接;
e) 酒店数字化建设应宜采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手段。
(七)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评议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资料查阅法等。
(八)评价流程
评价流程具体包括申请、受理、评价、授牌、复核等。
五、采标情况
没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
无。
七、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相互协调,没有冲突。
八、标准实施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旅游信息化机构统筹组织,成立省智慧酒店建设评价委员会,负责具体评价工作。
日常工作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指导,由文旅厅信息中心承担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各项实际问题,促进我省旅游业向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转变。
(二)开展宣标贯标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标准的实施,通过主流媒体、互联网、电台及电视台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酒店宣传栏、简报及组织活动等宣传方式面向社会公众积极宣贯,为标准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组织培训工作
将正式发布的标准文本及相关材料编制成册,下发全省内各
酒店,促进行业内的互比互学,确保各酒店依该标准扎实有效开展智慧化建设工作。
同时落实酒店内部培训,确保各岗位人员能深入掌握相关标准,使酒店整体提高认识,建章立制、落实到人,进一步具备智慧酒店建设能力。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智慧酒店建设评价规范》标准起草小组
二0二0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