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个盐雾试验标准,如GB/T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2423.18—20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5938—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GB/T1771—9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二、盐雾试验的目的盐雾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的耐盐雾腐蚀质量,而盐雾试验结果判定正是对产品质量的宣判,它的判定结果是否正确合理,是正确衡量产品或金属抗盐雾腐蚀质量的关键。
盐雾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有:评级判定法、称重判定法、腐蚀物出现判定法、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法。
评级判定法是把腐蚀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的百分数按一定的方法划分成几个级别,以某一个级别作为合格判定依据,它适合平板样品进行评价;称重判定法是通过对腐蚀试验前后样品的重量进行称重的方法,计算出受腐蚀损失的重量来对样品耐腐蚀质量进行评判,它特别适用于对某种金属耐腐蚀质量进行考核;腐蚀物出现判定法是一种定性的判定法,它以盐雾腐蚀试验后,产品是否产生腐蚀现象来对样品进行判定,一般产品标准中大多采用此方法;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提供了设计腐蚀试验、分析腐蚀数据、确定腐蚀数据的置信度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分析、统计腐蚀情况,而不是具体用于某一具体产品的质量判定。
三、盐雾试验有中性盐雾试验(N SS)、醋酸盐雾(AA SS)和铜加速醋酸盐雾(CA SS、也称氯化铜醋酸盐雾)试验三种,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中性盐雾试验。
3.1中性盐雾试验中性盐雾试验(NSS:Neutral Salt Spray test)是在特定的试验箱(电镀设备)内,将含有(5士0.5)%氯化钠、pH值为6.5~7.2的盐水通过喷雾装置进行喷雾,让盐雾沉降到待测试验件上,经过一定时间观察其表面腐蚀状态。
试验箱的温度要求在(35±2)℃,湿度大于95%,降雾量为1~2mL/(h·cm2),喷嘴压力为78.5~137.3kPa(0.8~1.4kgf/cm2)。
试验件在箱内放置时不要直接与箱体接触,而要采用悬挂或放在专用的架子上,如果是片状,要与平面呈l5°~30°角。
以间歇或连续方式进行喷雾试验。
一般以24h为一个观测期,间歇式是喷雾8h,停16h,连续式则是一直不停地喷雾。
也可以根据需要约定不同的观测时间。
通常以发现试验件长出锈蚀为试验终点。
一般要求镀层通过中性盐雾试验至少要达到48h不生锈。
3.2乙酸盐雾AASS试验:乙酸盐雾试验是在中性盐雾试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在5%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些冰醋酸,使溶液的PH值降为3.0~3.1左右,溶液变成酸性,最后形成的盐雾也由中性盐雾变成酸性。
它的腐蚀速度要比NSS试验快。
3.3铜加速乙酸盐雾CASS试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是国外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盐雾腐蚀试验,试验温度为50℃,盐溶液PH调节方法跟AASS试验方法相同,不同的是需要在盐溶液中加入中加入少量氯化铜,强烈诱发腐蚀。
它的腐蚀速度比AASS快。
四、试验周期试验周期应根据被试材料或产品的有关标准选择。
若无标准,可经有关方面协商决定。
推荐的试验周期为2h、4h、6h、8h、24h、48h、72h、96h、144h、168h、240h、480h、720h 、1000h。
五、腐蚀缺陷评定腐蚀缺陷如点蚀、裂纹、气泡等的分布和数量,可按照GB 6461、GB12335、GB/T 9798—1997的附录C(eqv ISO 1462:1973)所规定的方法进行评定;GB/T 6461-2002本标准规定了在腐蚀环境中进行过暴露试验或经其他目的的暴露后,装饰性和保护性金属和无机覆盖层所覆盖的试板或试件腐蚀状态的评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适用于在自然大气中动态或静态条件下暴露的试板或试件,也适用于经加速试验的试板或试件。
Methods for corro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and other inorganic coatings on mtallic substrates--Rating of test speciments and manufactured articles subjected to corrosion testsGB/T 9798-2005本标准规定了在钢铁、锌合金、铜和铜合金、铝和铝合金上装饰性和防护性镍电沉积层的要求,以及在钢铁、锌合金上铜一镍电镀层的要求。
给出了不同厚度和种类镀层的标识,以及镀件暴露于相应服役条件下镀层选择的指南。
本标准未规定电镀前基体金属的表面状态,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的板材、带材、线材上的镀层,也不适用于螺纹紧固件或密圈弹簧上的镀层。
GB/T 9797规定了金属基材上镍+铬、铜+镍十铬电镀层的要求。
GB/T 12600规定了塑料上镍+铬、铜+镍+铬电镀层的要求。
GB/T 12332和GB/T 11379分别规定了工程用镍、铬电镀层的要求GB/T 9799-1997本标准规定了钢铁上锌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使用条件下防止钢铁腐蚀的锌电镀层。
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的钢铁板材、带材和线材上的锌电镀层,钢制密绕弹簧上的锌电镀层以及非防护装饰性用途的锌电镀层。
Metallic coatings-Electroplated coatings of zinc on iron or steelSJ 20892-2003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规范本标准规定了6种类型2种类别的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行业防护和装饰用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
本标准不适用于粘接用阳极氧化膜。
Specification for anodic coatings for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sGB/T 5213-2008冷轧低碳钢板及钢带本标准根据国内冷轧低碳钢板及钢带的生产、使用情况,同时参考EN 10130:2006《冷成型用冷轧低碳扁平钢材——交货技术条件》(英文版),对GB/T 5213-2001《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及钢带》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 5213-2001《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低碳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家电等行业使用的厚度为0.30mm~3.5mm冷轧低碳钢板及钢带GB 15607-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技术要求:1、粉末涂料的颗粒细度粉末涂料和溶剂型涂料的显著区别是分散介质不同。
在溶剂型涂料中,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而在粉末涂料中,则使用净化的压缩空气作为分散介质。
粉末涂料在喷涂时呈分散状态,不能调节涂料的颗粒度。
因此,适合静电喷涂的粉末颗粒细度是重要的。
适合静电喷涂的粉末涂料,其颗粒度最好在10微米到90微米之间(即>170目)。
粒度小于10微米的粉末称超细粉末,它很容易损耗在大气中,超细粉的含量不能太多。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粉末的颗粒度和涂膜的厚度有关,对粉末涂料的颗粒度要有一定的分布范围(表1)才能得到厚度均匀的涂膜。
如要求涂膜的厚度是25微米,则粉末涂料的最大颗粒不能超过65微米,(200目—240目),而大部分粉末都应通过35微米(350目—400目)。
为了控制和调整粉末颗粒的大小在粉碎设备上应能加以调整。
对我国的粉末制造厂来讲,当前还做不到这一点。
表1 对180目粉末涂料的粒度分布标称目数400目240目180目170目通过百分比40-50% 70-85% 95-99% 100%粉末涂料的颗粒分布可用KCY型自动记录颗粒测定仪进行测试粉末的颗粒度超过90微米时,在静电喷涂时,颗粒所带的电荷与质量之比很小,大颗粒粉末的重力很快超过空气动力和静电力,因此,大颗粒粉末具有较大的动能,不容易吸附到工件上去。
2、粉末涂料的电阻率和介电常数对于粉末静电喷涂工艺,重点要考虑的是粉末涂料颗粒接受电荷,保持电荷和电荷分布情况,这直接影响到粉末对工件的吸附力和沉积效率,此外,重要的是,未经固化的粉末涂层必须经得起传送机构的机械震动而不掉粉。
实际上,影响粉末颗粒接受电荷和保持电荷的主要因素是粉末涂料的介电常数,粉末的介电常数越低,颗粒带电越容易,但丧失电荷也越容易,这反映粉末在工件上的吸咐力不牢,略受振动就掉粉,对于静电喷涂的粉末涂料,应尽可能的用高介电常数的,它将使粉末吸附力大大提高。
涂膜更均匀。
但是介电常数高的粉末涂料,带电较困难,这就需要在静电喷粉枪的结构上加以改进,采用多电极的强制带电的结构。
对于粉末涂料来讲,它均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如:环氧粉末、聚酯粉末等),它们对工件的吸附力主要有二个:库仑力(静电力)和Van de Waals力(分子力)。
高分子化合物均有较高的电阻率,因此库仑力(静电力)是大而可靠的。
粉末本身的电阻率,将决定粉末在一定的静电电场强度下的带电状态;如:当粉末的电阻率在1013欧姆时,静电电压只要30-50KV,就能使粉末良好的带电;而粉末的电阻率在108-109欧姆时,则要施加100-120KV的静电电压才能得到上述的带电效果。
粉末的电阻率与静电电压的关系(图略)。
能否自动限制粉末沉积岐的厚度,这与粉末本身的电阻率关系很大,实验证实,只有高电阻率的粉末才能得到合适的涂膜。
3、粉末的含水量的湿度粉末涂料本身的吸湿性(含水量)直接影响粉末的自身电阻雍介电常数。
如果粉末严重吸湿则将结团。
这是无法进行静电喷涂的。
一般的吸湿,除了影响其带电性能外,还将降低粉末的流动性和成膜性,从而使涂膜不平滑甚至难以在工件上吸附并且得到涂膜会产生气泡和针孔。
粉末涂料的吸湿除保存贮存时不注意引起外,还与喷涂时压缩空气净化程度有关。
因为压缩空气中易产生冷凝水,在空气净化系统中一定要有过滤吸湿装置,使通向供粉器的空气中含水量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另外,粉末喷涂现场的空气相对湿度也是要加以重视的。
资料报导,相对湿度每变化30%,就相当于粉末的电阻率变化二个数量级(图略)。
4、粉末涂料的稳定性粉末涂料的稳定性是指粉末在贮存或使用中是否会发生粉末结块,流平特性变差,带电效果变差,涂膜的桔纹明显,光泽减弱,针孔气泡的发生等等。
在试制粉末涂料时,一定要注意其存放的稳定性,只有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粉末涂料,才能让用户使用。
国外在粉末涂料中常常加入一些助剂,来增强粉末涂料的稳定性,因此这类粉末涂料在一般的潮湿空气中或温度高达70-75℃也不会产生结块。
粉末涂料的稳定性是用粉末涂料在一定的温度下,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定其流平性变化情况来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