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感动与行动目录:1.女大学生感动世人,你的同龄人正在召唤你2.感动也是一种力量3.被高尚感动,与高尚同行4.对跪着上课的老师我们不应只会感动5.学身边典型感动之后要行动6.要感动,更要行动正文:女大学生感动世人,你的同龄人正在召唤你罗筱晓2019年05月07日08:31 来源:工人日报近日,一则“女大学生为同学挡8刀,自己身受重伤”的新闻令人感佩——今年3月10日晚,在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20岁的女生崔译文和同学小梁在回宿舍的路上,遇到小梁的前男友持刀前来报复。
面对行凶者,崔译文两次上前阻止,并用身体护住小梁,身中8刀。
经过半个多月治疗,崔译文已出院返校。
当地授予她“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崔译文很爱美。
从遇险到进手术室再到拆线,她一直没哭,但临出院看到自己身上的多处伤疤时,她掉泪了。
打开她的微信朋友圈,有不少自拍照。
出院后,她也是以晒自拍的方式重启了“停更”多日的朋友圈。
就是这样一个平日里再普通不过的90后女生,做出了如此勇敢的事情。
这在连“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都要热烈讨论的现实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更引人深思。
和大多数见义勇为的情况一样,崔译文在护住同学时,并没有经过什么思想斗争。
她就是被本能驱动着——“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彰显的是人性的善良和正义。
从80后到00后,人们总说年轻人越来越自我,越来越缺乏担当。
崔译文用自己的行为证明,千百年来被传承和实践的真善美,依然保留在年轻人的血脉中。
崔译文不是孤例。
近日,辽宁一家商店起火,所在楼层2至7楼有多位居民被困。
正在附近开吊车作业的19岁青年兰郡泽来回多次,用吊车将14名被困人员救出;不久前四川凉山木里火灾中牺牲的消防队员,也多为90后。
正直、勇敢、担当、善良……抽象的词汇因为这些年轻人的举动,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崔译文生在军人之家,父母从小就教育她要诚信、有担当,她认为这是自己去“挡刀”的重要原因。
这不禁让人想起最近的另一则新闻。
一名男子因使用伪造驾驶证被交警查处,其父母情绪激动地对警察说:“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为什么罚那么重?”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多么重要、多么影响深远。
崔译文的勇敢,是传承了其父母的良好品德。
如果有更多像崔译文这样的家庭存在,那我们所处的社会必然会减少许多冷漠与不信任,人们也会更愿意对身处困境的人伸出援手。
出院后,崔译文说,如果再选一次,她还会冲上去。
人们当然不希望她再面对险境,却乐见这句话被广泛传播。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崔译文“挡刀”即是向上走,她说的那句话则是发出一分光和热,让青年人乃至所有人都感受到亮和暖,而这正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
曾几何时,一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因激起年轻人对成功、成名的焦虑而引起关注。
我倒觉得,与其花费时间去幻想自己如何能身价过亿,不如多向如崔译文这样的年轻人学学——“你的同龄人正在召唤你”。
感动也是一种力量张凡2019年02月26日05: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近日,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揭晓。
那些曾带给我们感动的人走上舞台、接受致敬,而体味感动、礼赞崇高的暖流也在网上涌动。
“哪里有感动,哪里就会有勇气,就会有信守承诺,更有情也有爱。
”“感动中国”的舞台,正汇聚着这样一个个有勇气、有信念、有大爱的人。
他们,是生活节俭却将几十年积攒的1000万元捐赠出去的退休老人马旭;是面对险情,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而英勇负伤的排雷战士杜富国;是在生死关头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乘客生命安全的英雄机长刘传健;是以一根扁担挑起山乡未来,虽是“80后”却满脸皱纹、鬓角斑白的乡村教师张玉滚;是一片赤诚、一生奉献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不管是经年累月的坚守,还是刹那华光的选择,他们都让我们钦佩、感动。
在平凡或不凡的人生答卷上,他们书写下对人生意义最宝贵的回答,也标注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在各种电视、网络节目竞相涌现的今天,“感动中国”依然能葆有自己的光芒、拥有广泛的关注,就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坚守。
通过“感动中国”的舞台,让善被看见,让爱被感知,让更多人知道,在这个社会上,还有那么多感动在发生,还有那么多可贵的品质在闪光,还有那么多美好期待被遇见,就能为更多人带去信心和希望,为整个社会注入正能量。
“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将目光从舞台转向我们身边,多少凡人善举,也在不断地上演。
在辽宁辽阳,女孩被撞后双腿被压在车轮之下,急救的医生、紧急赶来的交警,甚至不留名的路人,都不约而同伸出援手,构成正能量的群像;在天津,退休女工王娅捐资助人持续近3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病魔,她坚持捐出自己唯一的房产,用以资助西部贫困的学子;在广东清远,多年前救起小悦悦的拾荒阿婆,住进了养老院,却坚持帮忙打扫卫生、照看老人,她说相信“好人有好报”,希望每个人看到有人摔倒都能上去帮忙……善,一直都在。
这种可贵的善良,让哪怕最平凡的人生也能熠熠生辉;我们每个人对平凡生活中温暖与感动的体悟,也能让我们看到光、萌生爱。
古人言,“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其实,无论是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还是身边传递着善意的普通人,他们都是价值观的鲜活体现,都是正能量的有形注脚,都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启迪、行为的引导。
当我们与他们相遇,不要让感动只成为一瞬间的花火;由感动而心动进而行动,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价值和力量。
当更多人能够跳出小我的方寸之地,寻求更加饱满的人生意义,我们就能让感动常在,让温暖常存,推动整个社会汇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被高尚感动,与高尚同行段相宇2019年02月22日08:2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两个小时,可以用来做什么?是同家人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还是去影院欣赏一部精彩的大片,当然,也可以感受一次心潮的激荡、灵魂的洗礼。
近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带领观众重温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模范事迹。
获此殊荣的,有“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这样的国家栋梁,有英勇负伤的排雷战士杜富国这样的英雄模范,有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这样的专家学者,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支教17年担起山村孩子未来的乡村教师张玉滚,零事故往返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他们中,有青春洋溢的90后,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菜市场里卖鸡蛋的大叔,也有学富五车、为人师表的院士。
他们生于不同的时代,来自不同的行业,怀揣不同的梦想,如一道道色彩不同的光芒,在爱与奉献的精神世界里相映生辉。
为了心中那份信念,他们付出了青春、热血乃至宝贵的生命,这种澎湃的力量,怎能不让人湿了眼眶、暖了心肠?没有谁生来就懂得奉献,没有谁注定会成为英雄。
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们,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也是普通人。
潜心科研、教书育人、执行任务,他们的故事是普通人日常经历的故事;尽忠职守、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他们的光辉也是普通人内心时常闪现的光辉。
只不过,他们能在紧要关头处站出来,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守初心,能用肩膀扛起大家的希望,才在岁月淬炼中将平凡变成伟大。
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他们的精神应颂扬、应传承。
时代在变,但感动不变,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不会变。
只要像他们一样坚持、奋斗和奉献,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感动别人的英雄,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颁奖典礼上出镜的人物里,不少人都不善言辞。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真正感动我们的,从来都不是他们嘴上说过哪些漂亮话,而是他们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干出的那些贴心事。
面对这些可亲可敬的模范,我们能做的和该做的事很多,例如,日常出行中文明礼让、扶危济困时尽一份力、工作遇挫后努力坚持……每一次行动都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有人说,感动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培育方式。
而被高尚感动的人们,必将与高尚同行。
对跪着上课的老师我们不应只会感动杨杰2015年01月28日08:41 来源:荆楚网1月21日,记者的微信朋友圈中出现了这样一张照片:透过教室门的玻璃望去,一位女教师正跪着为学生讲课,神情专注,似乎一切那么理所应当。
(1月27日新华网)最近,秦皇岛一位因患腰病跪着给学生上课的老师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对来自社会的关注和感动,这位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也没做啥,身边比我优秀的老师多得是。
”在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学生的同时,这位老师仍然保持低调,这无疑使我们更增加了一份感动和敬重。
然而,在感动和敬重之余,我们是否想到,对这样一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我们是否还应当做点什么?是的,面对身体有恙仍然坚持在一线上课的老师,每个社会成员除应保持一份关爱外,更多的是我们应当多考虑考虑为这样的老师做点什么:如果一个轮椅能帮助这位老师摆脱跪着上课的困境,我们的民政部门和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何不在感动之余免费提供给这位老师一个可以用来摆脱病痛折腾且能方便上课的轮椅呢?如果社会的捐助能够帮助这位老师早点医好腰部的疾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何不慷慨解囊,给这位老师捐献一份可以用来治愈腰部疾病的爱心呢?这岂不比我们只会对这位跪着上课的老师进行感动和点赞要强的多?当然,作为学校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也不能无视跪着给学生上课老师的现状:学校要关心爱护这样的好老师,在必要时,要督促老师及时就医,以免拖延疾病的救治时机;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要了解跪着给学生上课老师的家庭经济状况,如果是属家庭经济困难无钱医治的,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想办法。
另外,如果跪着给学生上课老师确实属患有无法治愈的疾病的,学校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老师疾病情况考虑给老师调换一下适合其从事的工作岗位。
作为当事老师,在自己身体确实无法适应教学工作时,也应及时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提出,以免使自己身心遭受巨大痛苦。
总之,跪着上课老师虽然精神可佳,但在现代以权利为本位的法文化下,这种工作方式并不值得提倡。
毕竟,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还不到非要老师忍受巨大痛苦跪着给学生上课的程度。
不过,这样说并不是对该老师奉献精神的全盘否定,相反,只有以较小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社会收益的个人奉献精神,这才是权利为本位法文化下追求的一种奉献精神,也是全社会应当大力提倡的一种双赢的奉献精神。
学身边典型感动之后要行动日期:2018-08-24来源:南通文明网作者:刘云海近年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用自己的点滴善行和义举,默默传播社会正义的身边典型。
这些身边典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社会从来不缺少美德,美德无处不在。
这些身边的典型职业不同、年龄各异,在城市或乡村的各个角落过着平凡的生活,却用自己最朴质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可亲可敬可比可学的道德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