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善良语文课文教学PPT课件

善良语文课文教学PPT课件


讨论法、问答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时
微课视频、教学课件、音频、视频、图片 1课时(45分钟)
11
教学策略
时间分配
认识作者
创设情境
作品
导入新课 2分钟
5分钟
积累字词 把握观点
8分钟
研读 第一部分
10分钟
研读 第二部分
10分钟
语段探究 加深理解
7分钟
12
实施过程
13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策略
掌握基本的议论文文体常识,对观点 分析、思想体味深度不够
大多淳朴有同情心,对即将步入的社 会既渴望又畏惧,面对着善良时常遭 遇尴尬的社会现实,常有所疑虑
6
设计理念
两条主线:
A.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激发思考 B. 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
立足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突出文本感悟,注重能力形成,强调语文应用过程。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 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提升职业素养,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
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 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
(驳) 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
19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教学反思
四、研读第一部分
1. 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提问;体会“王蒙式语言”。 问题:文章提到现实中,有些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 作者有怎样的一些质疑,这些质疑的结论如何?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 ——
最大的善念, 远不如最小的善行 。
23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教学反思
六、语段探究,加深理解
小组合作研读第7、9、10段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向老师提问。
1.为什么说“她(善良)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 展更富强的社会”? 2.为什么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3.为什么“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 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2. 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驳论法,了解相关知识。
意图
学习作者理性的思维方式,筛选关键信息, 逐步深入理解观点,解决教学难点。
18
“善良早已过时 善良即愚蠢”
提出问题 层层质疑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 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 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
意图
为理解文章作铺垫; 推荐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16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教学反思
三、积累字词、整体感知
1. 欣赏范读,积累字词。 2. 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提问。
提分出析问问问题题题((15:——中411))心::阐针观述对对有点善些、良人的对基理善本解良结与的认看构识法。提出质疑。
学习对比的论证方法,体会排比的表达作用;
意图
感悟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信息的能力、合作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
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2
目前在大理剑川弥新村支教的 来自云南特困县的农村大学生林太 平从参加玉树抗震救灾开始至今已 经从事了9年的公益事业。除了支 教,他还是“红铅笔农村教育帮扶 中心”的创始人。为了做公益,几 年下来,林太平不但入不敷出,还 欠下许多外债,但他的事业却得到 了许多社会力量的支持,也有越来 越多的大学生追随他的脚步……
实施过程
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
3.资料搜集任务
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关于善良的名人名言。 关于善良的小故事。
生活中遇到过的善良的行为。
分工合作、协调组织、分类指导 培养搜集、筛选信息和整理材料的习惯。
意图
14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教学反思
一、导入: QQ群讨论情况展示
导入语:
7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文章关键信息,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的 方法; B.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C.了解本文先破后立的驳论法。
8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
训练对议论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能力。
9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此课件可编辑版,如对课件有异议或侵权的请 及时联系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
《善 良》
3
4
教材解读
王蒙的《善良》是一篇宣扬人性美,批 判丑恶的议论性散文。
特点: “王蒙式”语言 论证思维严密 针对性、社会性、引导性
5
学情分析
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评价能 力不足,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信心
很多同学列举了现实版的东郭先生与狼的 案例,以善良对待恶狼是愚蠢的,那么因为 怕自己善良的对象是恶狼,就要从此摒弃善 良吗?当今社会,善良还重要吗?
意图
引起兴趣、引入话题,映照学生困惑,引发思考。
15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教学反思
二、认识作者、作品
学生展示所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并作讲述 。 检查评价第一小组任务完成情况 。 推荐可供手机阅读的软件和网站。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
联系实际拓深对善良的思考; 培养用向善之心看待生活的 态度,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提 升职业素养。
10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A.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 B.加深对“善良”的认识,培养向善之心;
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2. 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驳论法,了解相关知识。
意图
学习作者理性的思维方式,筛选关键信息, 逐步深入理解观点,解决教学难点。
20
微课视频
21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教学反思
五、研读第二部分
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提问;
问题:主要论证方法; 重点语段语言特色;
分享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及生活中遇到 过的善良的行为,选择资料作为文中观点的 补充论据。
表明观点( 12 ) :“我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越来越善良。”
意图
熟悉课文,积累字词;回顾议论文文体知 识;筛选关键信息;把握观点,理清思路。解决教 学重点。
17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教学反思
四、研读第一部分
1. 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提问;体会“王蒙式语言”。 问题:文章提到现实中,有些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 作者有怎样的一些质疑,这些质疑的结论如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