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PPT教学课件
——教育部长 陈至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 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 内的多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 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 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 实践能力。
地区性学习支持系统(地区教育信息系统)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语文信息化的学习支持环境
学习者界面
通讯
学习空间
学习者界面
平台
资源库
平台
基础设施(CERNET\城域网\校园网)
语文信息化学习支持环境的特点
环境的开放性,为学校和教室提供与外部世界 相联系的通道;
资源的共享性,为学习者提供的多样化,可全 球共享的数字化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学习支持环境) 信息资源 信息方法 人力资源 语文课程内容
(1) 语文信息化的学习支持环境
学校学习支持系统(校园网络系统)
语文课堂学习环境
•多媒体演示型教学系统 •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 • Web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因特网)
语文课外学习环境
•电子阅览室 •多媒体工作室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 的整合
E-mail 2002-08-28
2020/12/11
1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 左 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 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 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 育跨越式的发展。”
——教育部长 陈至立
“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 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 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 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 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 合。”
(二)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本课题研究总体理论框架的指导下, 积极参与研究,使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教育实践的成功, 能够自觉主动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进行尝试,力争在课 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同时学会运用信息技术 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立体性原则。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必须多方 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要不拘一格,形成研究领域 的多元化、组成结构合理化。具体体现在:①在研究的层 次和侧面分布上,要体现出“纵向呈梯度、横向有侧重”; ②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以及二者结合 进行;③研究对象兼顾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逐步扩展到 第二课堂;④研究内容丰富多彩,使课堂模式、课程改革、 教材教法、练习设计、习作导评等内容进一步优化,同时 为学校的常规管理和德育工作的研究提供条件。
2、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调控研 究过程,加强研究资料的建档、积累、整理和分析,不断总结 研究经验。
3、注重学习环境建设,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 生之间及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创造和谐的教育研究氛围。
4、建立研究活动制度、阶段评价制度、考核制度、总结交流 制度、资料收集制度、奖励制度等,及时检查研究效果。
第三阶段(2003年9月——2004年6月)深入研究阶段。全面 开展深入研究,进行后测及归因分析,收集实验教案、课 例、课件、学习资源和活动方案,撰写研究论文,总结阶 段成果。
第四阶段(2004年7月——2004年12月)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 测评,撰写实验报告,汇集并展示研究成果,接受验收。
课题研究的几个基本要素
学习界面的人本性,为学习者展现可以个性化 选择的学习界面;
学习过程的协作性,为学习者提供进行远程协 商讨论通讯手段;
知识学习的重构性,为学习者提供进行知识构 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3、科学性原则。全组成员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 论为指导,克服形式主义,扎扎实实以科学态度和方法 对待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努力控制无关因子的干 扰,确保研究成果经得起科学的验证。
四、研究的措施和步骤
(一)措施
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和理论水平,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水平,实现对 课题研究的有力支撑和监督。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 五、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Βιβλιοθήκη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 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 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 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步骤
本课题计划历时三年,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2年1月——2002年8月)准备阶段。制定实施 方案,申报课题,成立课题实验组。
第二阶段(2002年9月——2003年8月)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阶段。进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制 定研究评价方案,并检测阶段研究成效,分析实验效因, 请专家指导。
课题简介
一、课题组成员
成立课题中心组
课题特聘请市教科所前所长朱川彬老 师、教研室副主任潘克勤老师、教育信息中 心主任蒯超英老师作为课题研究的顾问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 整合”的研究内容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营造教学资源库; 建立语文教学网站。
1、教研活动 2、课改文萃 3、教学反思 4、综合实践活动 5、学习评价(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一)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 行动研究中,承担研究的所有领导、教师都是研究者。 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在行动研究中,“工作即研究, 研究即工作”。一边工作,一边研究,把探索研究结 果与运用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又促进课题研究。
同时辅之以文献法,学习有关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 的理论和经验,学习有关网络的知识和技术;调查法, 调查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师生的态度及他们的需求 等情况;实验法,对“整合”后产生的效果,必须经 过科学的实验来验证;及经验总结法和统计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