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2.1复习笔记
【通关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基本特性和设计方法。
学习时需要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急回特性的应用和计算、压力角与传动角以及死点位置的分析等内容。
本章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需把握其具体内容,重点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
一、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见表2-1-1)
表2-1-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见表2-1-2)
表2-1-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图2-1-1
图2-1-2连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
2.2课后习题详解
2-1试根据图2-2-1所注明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图2-2-1
答:(a)40+110=150<70+90=160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45+120=165<100+70=170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60+100=160>70+62=132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50+100=150<100+90=190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2-2试运用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结论,推导图2-2-2所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
导杆机构的条件(提示:转动导杆机构可视为双曲柄机构)。
图2-2-2
答:根据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结论,则A、B均为整转副。
(1)当A为整转副时,要求AF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如图2-2-3中位置ABC′F′和ABC′′F′′。
在Rt△BF′C′中,因为直角边小于斜边,所以l AB +e<l BC。
同理,在Rt△BF′′C′′中,有l AB-e<l BC(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上,得l AB+e<l BC。
(2)当B为整转副时,要求BC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如图2-2-3中位置ABC1F1和ABC2F2。
在位置ABC1F1时,观察BC1,要能绕过点C1,则l BC-(l AB+e)>0(极限情况取等号)。
在位置ABC2F2时,因为导杆CF是无限长的,故没有条件限制。
(3)对(1)、(2)进行综合分析知,图2-2-2所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l AB+e<l BC。
图2-2-3
2-3画出图2-2-4所示各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
图中标注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图2-2-4
答:各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如图2-2-5所示。
图2-2-5
2-4已知某曲柄摇杆机构的曲柄匀速转动,极位夹角θ为30°,摇杆工作行程需时7s。
试问:(1)摇杆空回行程需时几秒?(2)曲柄每分钟转数是多少?
解:(1)根据行程速比系数计算公式
K=ν1/ν2=t1/t2=(180°+θ)/(180°-θ)
代入已知条件可得
K=7/t2=(180°+30°)/(180°-30°)=7/5
则空回程用时t2=5s。
(2)曲柄转一周用时t1+t2=7+5=12s,则每分钟(60s)转过的转数n=60/12=5。
2-5设计一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如图2-2-6所示,要求踏板CD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10°,且l CD=500mm,l AD=1000mm。
(1)试用图解法求曲柄AB和连杆BC 的长度;(2)用教材式(2-6)和式(2-7)计算此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图2-2-6
解:(1)由踏板CD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10°,可知该机构的极限位置为AB1C1D和
AB2C2D2,选取适当比例尺作图,如图2-2-7所示。
l AB+l BC=AC1,l BC-l AB=A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