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健康知识讲座_图文
5、多食抗粉尘食物 教师在日常膳食中应适
当多吃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木瓜、南瓜 、西兰花、菠菜、油桃、杏等。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 化剂,有预防尘肺病发生的作用。此外,可适量食用 能排尘的食物,如黑木耳、猪血,这两种食物可清除 胃肠道中的粉尘,从而防止粉尘对消化道的危害。
健康饮食宝塔
油25-30克 盐6克 奶300克 大豆类和坚果30-50克 动物类150~200克 蔬菜300-500克 水果200-400克 谷薯杂豆250-400克 水1200克
生活方式和条件 55%
个人力量难以改变
可以按个人想法随便改变
什么是生活方式及生活方式病
所谓生活方式病,是指由于人们在衣、食、住、行、娱 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各方 面不良因素导致躯体或心理的疾病。
(1)环境污染,吸烟酗酒,饮食结构欠合理等;
(2)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不良心理因素;
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
四、生活方式与健康
谁是最容易亚健康的人?
1.精神负担过重的人; 2.脑力劳动繁重的人; 3.体力劳动繁重的人; 4.人际关系紧张的人; 5.心理压力太大的人; 6.生活常无规律的人; 7.生活方式不科学的人.
生活方式对保持健康的重要意义
人的健康
医疗保健 10% 遗传因素 15% 环境因素 20%
极少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饮食不健康,营养不均衡。
结论:都是生活方式病惹的祸! 在此,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是不是也
或多或少的正演绎着上述不良生活方式呢?
三、健康的概念
1、没有疾病,就是健康。(20世纪初) 2、无病、无伤、无残、不虚弱就是健康。
(普通百姓)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 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美状态”的三维概念。
调查结果:经常有类似症状的教师876名 ,所占比例20.49%;偶尔出现类似症状的教 师1277名,所占比例29.86%;没有类似症状 的教师2123名,所占比例49.65%。
除了以上问题外,教师 患有腰背痛、痔疮、胃炎、 胃溃疡、关节炎、偏头痛、 高血压、肝胆疾病、冠心病 、糖尿病、肺部疾病等远远 高于其他人群的发病率,成 为带有教师职业特点的病症 ,所以对于教师,我们除了 给予职业上的崇敬之外,更 应该对教师的身心健康给予 贴心关怀。
调查结果: 经常有类似症状的教师所占比例61.58%; 偶尔出现类似症状的教师所占比例30.50%; 没有类似症状的教师所占比例7.93%。
3、抑郁症
症状: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持续疲劳;言语动作迟 钝或易激怒,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调查结果: 经常有类似症状的教师占53.62%; 偶尔出现类似症状的教师占%; 没有类似症状的教师436名占10.20%。
2.教师的不良生活方式
(1)缺乏体育锻炼; (2)不主动体检,有病不求医,1/3的人不理会小毛病; (3)三餐饮食不规律,结构不合理,不吃早餐; (4)不注意保护嗓子,长期站立; (5)久坐不动,喜欢在空调环境中; (6)常熬夜,睡眠质量差,以吸烟、浓茶或咖啡提神; (7)频繁使用光电产品,过多接触电离辐射; (8)职业倦怠,常感身心疲惫。
外因可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第一、合理膳食
饮食“五多” 预防教师职业病
我国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三餐要安排 得科学、合理,即“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
首先饮食要有节制,不可暴饮暴食;其次 要注意膳食的丰富多样性,做到合理调配;要 注意微量元素锌、钙、磷、铁、氟等元素的摄 入;要注意讲究膳食的质量,有条件的在每日 的食物中应有谷类、油脂、蔬菜、瓜果类、乳 类、肉、蛋、鱼、豆类等食品;要注意少食盐 ,WHO(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用盐不 超过6g为宜;还要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事 地 财家 美…… 业 位 富庭 貌
健康
当代表着健康身体的“1”倒下后,其他对我 们还有什么意义呢?
二、中国教师的健康现状
据一项卫生部门统计数据表明:有70%的教师处于 亚健康或患病状态。
调查中教师的患病情况是:患一种或一种以上疾病的教师占 全部调查人数的65.1%。
其中30岁以下教师的患病率为62%, 30岁至39岁教师的患病率为63.1%, 40至49岁教师的患病率为65.7%, 50岁以上教师的患病率为74.9%。
教师的亚健康人群占70%
当前教师队伍整体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 观,现状堪忧,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因此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无处不在的外部风险又无时无刻不 在窥视我们的健康和我们脆弱的生命!
矿难、空难、海难、地震、交通事故……
烟酒过度 有害食品 环境污染 负担过重
资料显示
中国每5分钟有一人因车祸死亡,每一分钟 有一人因车祸伤残,每天死亡280多人,每年死 亡10万多人。车祸死亡人数占世界总死亡人数 15%,且每年增加4.5%。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 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自1899年发生第一 起有记录车祸以来,全球车祸累计死亡3000多 万人,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
3、多食利咽食物 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蔬菜 水果,如南瓜、丝瓜、芹菜、莲藕、雪梨、乌梅、莲 子等,对防治慢性咽喉炎有一定的作用。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大蒜等则应少食,容易引起上火的油炸食物 也不要多吃。
4、多食抗疲劳食物 教师长时间站立讲课, 下肢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的乳酸在下肢积聚较多 ,会出现双腿沉重、酸胀等不适。故教师宜多食水果 、蔬菜、豆类等碱性食物,以消除疲劳。服用大枣、 麦冬、桂圆、人参熬成的汤,也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 我们不禁要问
1.我们的人们教师, 患各种疾病或者处于亚健 康状态或心理障碍的人数为什么如此之多? 2.教师的身体究竟怎么啦? 3.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4.如何面对并加以解决?
近年来,大家熟悉的名人、明星因突发疾病或身患 绝症而离去,如罗京、古月、傅彪、沈殿霞、高秀敏、 侯耀文、马季、陈晓旭等。他们正值事业如日中天之时 ,却英年早逝,让人痛心疾首、倍感惋惜。我们不禁要 问:这又是
高脂 高糖
豆乳鱼蛋禽
水果 蔬菜
谷麦类细杂粮
宝塔已经倾斜 头重脚轻 岌岌可危
一口污染了的空气 一口不清洁的饮水 一口有问题的食物 当这些堆积成山时 遗传 心理 病倒了…癌
多吃神造的简洁食物 少吃人造的复杂食品
神造 大自然赐予 人造 对抗自然规律
管好油瓶子 限制盐罐子 扩大粮袋子 丰富菜篮子 勤端水杯子 迈开大步子
产生疾病一般有两个原因,内因和外因,患病是内因和 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内因就是遗传基因,内因是一种遗传,是一 种倾向,遗传有一定的影响。内因在许多疾病中所占的作 用不是主要的,只占20%
外因:外因就是环境因素,我们许多疾病,80%是外 因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分因调控,用科学的生活方式 来减少疾病。健康的钥匙在掌握在自己手里。
温馨提示:
珍重生命 注意安全!
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有一半来 自人们对健康知识的缺乏和不良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钟道恒博士讲过,只要采 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有 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他说:“许多人 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因此很多病是 可以不让它发生,可以避免死亡的”。
(世界卫生组织)
21世纪健康的概念
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 会适应能力为核心的有机统一。
关键提示: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 整个健康体系中的中心环节与核心。
——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发育正常,功能 良好;体重得当,身体匀称,面色红润,头发光泽, 眼睛明亮,牙齿整洁;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精力充沛,应变能力强。
调查结果: 经常有类似症状的教师所占比例65.22%; 偶尔出现类似症状的教师所占比例28.74%; 没有类似症状的教师所占比例6.03%。
2、亚健康
症状:经常觉得累,并常常伴有食欲不振、头 痛、失眠、心绪不宁、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 疲劳、健忘及性功能障碍等现象,在医院又检查不 出器质性病变。
教师健康知识讲座_图文.ppt
一、关于健康的话题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幼年时——好吃的、好玩的 上学时——好学校、好老师、取得好成绩 成人时——事业、地位、财富、家庭 老年时——为了子女的一切
人的一生到底忽略什么?
健康
健康是整个生命动态过程中的启动因子
Hale Waihona Puke 健康疾病死亡人人希望健康,社会需要健康
健康是事业成功的本钱和保证
六成以上的教师患有一种以上职业因素诱发的疾病,处于通 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这不能不让我们给予应有的重视。
中国教育在线网上调查显示,教师健康状况不容 乐观,其中,咽炎、亚健康、抑郁症、颈椎病、静脉 曲张五类疾病表现更为突出。
1、 咽炎
症状: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发痒、 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劳 ,或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改变不良习惯 是预防疾病的根本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是以促进健康和延长 寿命为目标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多 维的行为模式,包括认知、情感或情绪 、行为或活动等。
(1)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 (2)重在实践,从一点一滴做起,把科学理论变成 自觉的行动; (3)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必见成效。
——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情绪健康,笑口 常开;认识正常,评价适当;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和协调的人际关系。
——以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健康:正常的行为方式 、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何谓“亚健康”
是机体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机能低下 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