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操作基础理论
3、pd理论基础
固有感觉诱导理论 核心:以人为中心,以零为概念, 以感觉为基础。
自然健康状态为零,不自然不健康状 态据程度定为-1到-9
二、四手操作的优点
• 节省时 间及体 力 • 优化疗 程,提 升效率
• 发挥优 势提高 质量
• 保护医 护,避 免损伤
• 减少紧 张增加 舒适
• 简化操 作,控 制交叉 感染
提前备物 准确无误, 防误伤和污 染
禁止头面部
交换顺利无 碰撞
颌以下,胸 以上
五、吸引器的使用
1、目的:
吸唾 吸取碎屑 保护黏 唾液 膜、舌 等 冲洗 三用枪 干燥 除味 扩大视 野保持 术区干 燥 牵拉口 角软组 织
冷却
2、吸引器的使用方法
握笔式和掌拇指法 慢吸采用反掌拇握 式
“左枪右吸” 移动或点吸、吸力 适中
患者
护士
护理非常重要!!
医生
六、发展趋势
“六手操作”
主要是借鉴了手术室里“巡回护士”的概念, 在四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的一双手在清 洁区与污染区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称为“六 手操作”。该模式将成为口腔诊疗技术的主要 发展趋势。
目 录
一、四手操作的发展史及概念 二、优点及基本要求 三、医、护、患体位 四、器械的传递、握持、交换方法 五、吸引器的使用 六、发展趋势
一、四手操作的发展史及概念
1、四手操作的发展史
① 1945年,美国 Kil Pathoric 提出“四手操作” ② 1960年,Dr.Beach “平衡的家庭操作位”美 国应用 ③ 1985年, Dr.Beach “pd”理论 日本应用 ④ 1993年,林自强《牙科pd操作基础与临床应 用》中国应用
2、四手操作的概念
四手操作技术是在世界工业技术不断发展 及牙科设备、器械不断改革,为保护医生护 士的体力及健康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发展起 来的国际标准化牙科操作模式。 即在口腔治疗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 适的坐位,病人采取放松的平卧位,医护双 手同时在口腔内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 地传递和交换所用器械材料等治疗用物,从 而提高工作效率及医疗护理质量。
1、保证正常操作姿 势的基本条件
操作体 位的调 整
用物 触手 可及
基本 条件
诊室 设计
设置 配备 合理
2、四手操作的基本要求
对医师的要求:
治疗计划制 定
组成的 选择
主导作用
对护士的要求:
高度的责任感 和合作意识
熟悉四手相关 知识
熟悉器械材料 性能等
掌握感控技术
三、医、护患体位及关系
上颌多选11-12点 下颌多选7-9点
四、器械的传递、握持和交换方法
传递 握持 交换 单手交换 法、双手 交换法
方法
单手传递法、 握笔法、改 双手传递法 良握笔法、 掌握法、掌 拇指法、抓 持法、指套 法 单手握笔式 握笔法 器械传递法
临床常用
单手平行 器械交换 法
器械传递和交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对环境的要求:
通风良好
约9平方米
相对湿度50%
温度20-25摄氏 度
对设备的要求:
综合治疗椅
可调节的医护 用椅
活动器械柜
布局设计
3、灯光的要求
①上前牙区:灯光与牙体唇面呈45度
②下前牙区:灯光与牙体唇面呈90度
③上后牙区:与牙体颌面呈45度
④下后牙区:与牙体颌面呈90度
调灯幅度小、准、稳,不操作时,灯光在口外。
3、吸引器的放置位置
①右侧上下颌磨牙区域:吸引管头部放在舌侧; ②左侧上下颌磨牙区域:吸引管头部放在颊侧; ③上下颌前牙区域:放在治疗牙的对侧面;
④吸唾头与牙颌面平齐。
4、器械常规放入顺序
吸引器 三用枪 口镜 高速
5、吸引器操作时的注意要点
①不遮挡视线,保持治疗区清楚明晰; ②勿紧贴黏膜,约3mm; ③勿放于敏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