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概述一、锦鲤的起源学名:Cryprinus carpiod 属鲤科:Cyprinidae鲤科是所有鱼种中最大的一科,超过1400种鱼种。
锦鲤是一种彩色鲤鱼,因其鱼体表面色彩鲜艳、花色似锦,故得其名。
锦鲤的起源就是鲤鱼的起源,而鲤鱼起源于黑鱼(Magoi),这种鱼至今仍生活在地球上,它原产东亚,由东亚传至中国后再经朝鲜传到日本,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我国饲养红鲤作为观赏鱼在明代已非常普及。
锦鲤是红色鲤鱼的变种,红鲤早期传入日本,又称为“神鱼”,象征吉祥、幸福。
日本人把锦鲤看成是艺术品,有“水中活宝石”之美称,又称为"好运鱼"和"风水鱼",并培育出黄斑、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名贵品种。
鲤鱼除食用外,还可以人药治疗疾病,有开脾健胃、利小便、消水肿、止咳镇喘及发乳之功效;肉可治疗门静脉肝硬化、慢性肾炎、咳嗽、哮喘、产妇缺奶、妇女月经不调或血崩等症;血可治口眼歪斜;胆汁能治赤眼痛肿和化脓性中耳炎。
红鲤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这种鲤鱼回发生色变,根据红鲤容易变异的特点,经过选种,人工改良为绯鲤,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初称“色鲤”、“花鲤”,二战后改称“锦鲤”。
1804——1829年间,日本贵族将这种鲤鱼移入庭院饲养,成为皇宫贵族的观赏品,因此锦鲤又称“贵族鱼”。
无论锦鲤的起源如何,它都是从日本发展和兴盛起来的。
日本文政时代(1804~1829年),新泻县一带的养殖者对变异的鲤鱼进行筛选和改良,培育出了具有网状斑纹的浅黄和别光。
到了天宝年间(1830年),又培育出了白底红碎花纹的红白鲤。
大正六年(1917年),由广井国藏培育出了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红白鲤,后来经过高野浅藏和星野太郎吉的改良,红白鲤的红质和白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之后由星野友右卫门于昭和十五年(1940年)培育出友右卫门系、纹次郎系;佐滕武平于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培育出武平太系;广井介之丞于昭和十六年(1941年)培育出弥五左卫门系。
但是,这些还都是红质很淡的原始种。
现在最著名的红白锦鲤有仙助系、万藏系和大日系,分别由纲作太郎于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川上长太郎于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间野宝于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培育出来的。
经过日本养殖人经过多年的培育与筛选,使锦鲤发展到了全盛时期,锦鲤成了日本的国鱼,并被作为亲善使者随着外交往来和民间交流,扩展到世界各地。
1973年作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日本锦鲤在我国安家落户。
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后又回到中国,可谓经历了“出口转内销”的过程。
如今,锦鲤以其独具的阳刚之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以至被冠以“观赏鱼之王”的美誉。
锦鲤在出现绯鲤浅黄、别光等品种的基础上,经进一步选育,到日本明治年间又培育出黄斑锦鲤,大正年间培育出大正三色,昭和年间培育出昭和三色等名贵品种。
1906年日本又引进德国的无鳞“革鲤”和“镜鲤”,与锦鲤杂交,培育出德国黄金、德国红白、秋翠等革鲤品系的锦鲤。
日本饲养锦鲤有200多年的历史,至今,至今已培养出100多个品种的各色锦鲤。
二、锦鲤的生物学特性锦鲤(Brocarded carp),也称绯鲤,在生物分类学上属鲤科,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淡水鱼,它是由野生食用鲤鱼演变而来的一种观赏鱼,以其鱼体呈现鲜艳似锦的色彩,变幻多姿的斑纹而得名,是一种高贵的观赏鱼类。
它具独特的魅力、艳丽的体色、潇洒优美的游姿、雄健英武的风度,越来越多地博得广大养鱼爱好者的喜爱。
锦鲤是鲤鱼的变种,它性格温和,不象热带鱼那样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锦鲤都能和睦相处。
它具有生命力强、繁殖率高、适应性好等特点,其生物学特性与普通鲤鱼基本相同。
1、锦鲤的适水温度为5~30℃,最适温度为21~27℃,但对水温急剧变化适应力不强。
如果温度升高或下降3℃以上时,鱼就会生病;超过10℃时,鱼就会死亡。
2、锦鲤在强烈阳光下生长缓慢,因此要为它创造有荫蔽的环境,如可在塘角或喂食处盖一个遮荫凉棚。
3、锦鲤在水中生活依靠鳃吸收溶解氧,将氧气送到鱼体中和吸收的食物营养成分结合而产生能量以维持生命。
所以,水中是否有充足的氧气是养好鱼的关键,放养密度宜稀一些为好。
4、锦鲤是杂食性的,一般软体动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以及细小藻类都是锦鲤的美食。
夏季锦鲤摄食较多,到冬季则摄食较少或几乎不进食。
因此,投喂时可视季节不同而有所增减。
春天水温在12℃以上时,每天可投放三次饵料;水温降到12℃以下时,一天只喂一次就够了。
5、锦鲤是卵生动物,雄鱼2龄成熟,雌鱼3龄成熟,每年产卵一次,产卵期一般在每年的4~6月。
这时,性成熟的雌鱼,在早晨4~10时产卵,卵粘性,直径约2.5毫米左右,白色或淡黄色,体外受精,受精卵最好捞起单独孵化。
一般经过4~5天孵化,仔鱼便破壳而出。
刚孵出的仔鱼可喂轮虫和小枝角类,还可用捏碎的蛋黄喂养。
6、锦鲤适于PH值在7.2~7.3的弱碱性低硬度的水。
若水质硬度偏高,则体表经常会有少许充血状态。
7、锦鲤的寿命很长,一般可达70年。
锦鲤的年龄测定,与多数鱼类相同,测定鳞片的年轮数,即表示锦鲤的寿命。
三、锦鲤的品种分类及主要特征锦鲤经过不断杂交、改良和选育,现已培育出一百多个品种,日本锦鲤根据色彩、斑纹以及鳞片的分布情况,主要划分为13类。
1、红白锦鲤:体表底色为银白色,镶嵌有变幻的红色斑纹。
2、大正三色锦鲤:鱼体底色雪白,又浮现出绯红、乌黑两色斑纹。
3、昭和三色锦鲤:鱼体以黑色为底色,上有红、白花纹。
4、写鲤:鱼体以黑色为底色,上面有三角形的或白或红或黄的斑纹。
5、别光锦鲤:在白、红、黄的不同底色上,呈现黑斑纹。
6、浅黄秋翠锦鲤:背部呈深蓝色或淡蓝色,而鳞片的外缘呈白色,左或颊颚、腹部和各鳍基部呈红色。
7、衣锦鲤:是浅黄锦鲤和红白锦鲤或三色锦鲤杂交的后代。
8、黄金锦鲤:鱼体全身为金黄色。
9、光写锦鲤:写鲤与黄金鲤杂交而成的后代。
10、花纹皮光鲤:无鳞鲤形成两色以上花纹。
11、金银鳞锦鲤:通过不断杂交,鱼体全身有金色或银色鳞片,闪闪发光。
12、丹顶锦鲤:头部具有一块鲜艳圆形红斑,酷似丹顶鹤头顶上的红冠。
13、变种鲤:除以上12种外,其他品种归属此类。
一、红白锦鲤1、红白的定义白底上有红色花纹者称为红白。
红白是锦鲤的代表品种。
常言道:“锦鲤始于红白而终于红白”,意思是说初学者刚看到红白觉得美妙非凡,于是开始饲养,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觉得其它品种也不错,如浅黄、秋翠、九纹龙、黄金等,但随着对锦鲤了解的不断深入,最后还是觉得红白最好。
2、红白的历史最早发现具红白二种颜色的鲤鱼是一八零四年至一八二九年间。
当初由真鲤突然变异产生头部全红的“红脸鲤”,再由其产生的白色鲤与绯鲤交配,产生腹部有红色斑纹的白鲤,之后逐渐忙改良成背部有红斑的锦鲤。
一八八零年左右,红白在日本新泻县山古志地方普遍饲养,经过不断改良,已经有相当好的品种出现。
特别是后来由兰木的互助,友右卫门及弥五左卫门等名家的努力,成功地固定了“近代红白”的遗传性。
3、斑纹应具的条件红白最重要的是白底要纯白,象白雪一样,不可带黄色或饴黄色。
红色愈浓愈好,但必须是格调高雅明朗的红色。
一般来说,应选择以橙色为基盘的红色,因其色调高雅明洁,一旦增色,品位较高。
而如果是以紫色为基盘的红色较为不雅,虽色彩浓厚且不易褪色,但难以给人明快的感觉。
另外红斑必须颜色均匀,不能模糊不清乃至有白斑出现。
红斑边际要清晰分明,但靠近头部部分有时会模糊不清,这是由于鳞片覆盖着下层色彩的结果,称为“插彩”。
这种插彩别具风格。
4、斑纹的位置条件锦鲤的斑纹必须全身均匀分布,左右对称。
只有左半边或右半边的花纹称为“@花纹”,这种花纹配置不理想。
以小型斑纹分布全身的称为“小花纹”,它不如斑纹集中成大块花纹的“大花纹”为佳。
因为随鱼体长大,“大花纹”会逐渐显现出锦鲤色彩,花纹具有的魄力。
下面说明斑纹分布的位置条件:(1)头部头部一定要有红斑。
即使躯干上有非常发现的花纹,但头上没有红斑者称为“和尚”,没有观赏价值。
头上红斑愈大愈好,但不可渲染到眼、颚、颊、嘴吻,以红斑前部到达鼻孔线最好,至少也应到达眼线。
红斑到嘴吻的“掩鼻”或头部全红者“覆面”品格不雅。
嘴吻上有小圆红斑称为“口红”。
如头部有大红珏时最好不要有口红,但如果头部红斑只到眼线或比眼线稍高时,“口红”的存在就美妙绝伦了。
最近有些人比较欣赏头上有变化的花纹,如斜钩型、鞋拔型等具个性的花纹。
如连获全日本锦鲤品评会等二十二届,二十四届总合冠军的著名红白“楼兰”即具有非常独特个性的头斑。
(2)躯干部躯干部花纹必须左右对称,最好靠近头部的肩部有大块斑纹,这是整条鱼的观赏焦点。
头部与躯干部之间红斑应有白地切入,最好不要是单调的直线花纹。
靠近尾部也须有红斑,称为“尾结”。
尾结距尾部2cm左右最为理想,切不可泻染到尾部。
但如果是大型鲤,则可允许尾结靠前或无尾结。
总之,红斑切不可头重尾轻或不均匀,不谐调,应以头尾平衡,左右谐调为佳。
5、红白的种类(1)段纹红白的红斑呈一般一段分布者称为段纹。
据此可分为“二段红白”、“三段红白”、“四段红白”。
这种斑纹均衡美丽,很受欢迎。
(2)一条红或称“一品绯”。
自头至尾结只由一条毫无变化的红斑纹构成者的红白。
(3)闪电红白自头至尾结有边续弯曲红斑称为“闪电红白”。
(4)德国红白德国鲤有红白斑纹者称之。
(5)白无地、赤无地红白系而无斑纹者称之。
全身白色者称“白无地”,全身红色者称“赤无地”或“绯鲤”,都是毫无价值的鱼,第一次选别时即要淘汰。
另外丹顶红白归类于丹顶,鹿子红白归类于变种鲤,白金红白归类于花纹皮光鲤,金银鳞红白、归类于金银鳞。
此四种将在后面详述。
6、观赏红白时应注意的事项(1)底色一定要洁白而近纯白色者最好,尤其是鲜艳的白底为最,如泛黄的白底或有黑斑点者,评价低劣。
(2)红色斑纹的边际明显而未呈模糊状者最好。
(3)绯色的色调呈深红色者最好。
(4)不论是大斑纹还是小斑纹,在头部一定要有红色斑纹,但头部全为红色者之“覆面”鲤,观赏价值较低。
(5)绯盘或斑纹的配置要左右对称。
(6)头部与躯干部之间红斑有的也切入者为佳。
红色不可渲染至嘴吻、眼部、胸鳍、背鳍及尾鳍等处。
二段红白四段红白德国三段红白二、大正三色1、大正三色的定义白底上有红色及黑色斑纹者称为“大正三色”。
头部只有红斑而无黑斑,胸鳍上有黑色条纹者为基本条件。
与红白同为锦鲤的代表品种。
2、大正三色的历史大正三色是星野荣三郎氏于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固定其性状,因而得名。
之后逐渐改良而产生“甚兵卫”、“寅藏”、“定藏”等优良血统。
3、斑纹应有的条件白底与红白要求一样,必须纯白,不要呈饴黄色。
红斑也与红白要求一样,必须均匀浓厚,边缘清晰。
头部红斑不可渲染到眼、鼻、颊部,尾结后部最好有白底,躯干上斑纹左右均匀,鱼鳍不要有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