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语文汉语拼音部分知识点及易错点分析和相关巩固练习
一、要能熟练地默写且规范书写23个声母(还要每个拼音字母的笔顺,即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后附有资料。
)、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默写更好,如不能默写,但要能辨认出来且准确读出来。
比如练习题:
1、按照规范笔顺写拼音字母。
例:t ( ) ( ) (参考语文书第27页四线三格里的写法,显然第一个括号里写“竖右弯”,第二个括号里写(竖右弯、横)即写完成这个字母。
(这样的题是最基础的知识点的检验,孩子们易写错的字母有:t, x, b, p, d, f, j, i ,请督促孩子看书上的笔顺再练习,确认孩子是否真写对了。
另外,孩子在写字母或拼读音节时,往往把b-d, f-t, p-q弄混,针对孩子情况也特别关注一下。
)2、按照声母顺序填空。
如:b m t (等等,要知道按顺序往下填空白的声母。
当然韵母的顺序也要知道填,整体认读音节不做要求)
3、按要求分类
b o i ai wu iu er m f en ong an yi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4、用单韵母a, o, e, i, u, ü组合成复韵母(共八个)。
(ai)()()()()()()()二、要能正确地书写音节。
比如练习题:
(这样的题是要让孩子指导音节的分与合,不但要注意“ü”与j, q, x 相拼的规则,还要注意有声调的要带着声调写。
)
三、要能熟练地拼准音节和运用音节,并会给音节注上正确的声调。
比如练习题:
1、看图把音节补充完整
(这样的题孩子往往把声调的位置打错或声调打不准确。
)
2、看图选择音节,在正确音节后打“√”。
(这样的题,会有图给孩子,降低了一些难度,但孩子往往不太能辨认出哪个是正确的音节,因为对于是否是轻声,孩子的经验还不够;对于一些错误的音节的写法,如:“iè”本身就是孩子平时犯的错。
是要让孩子特别关注和练习的地方。
3、下面音节中声调符号的位置对吗?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此题就是检验孩子是否会正确运用声调规则,孩子们往往会背诵规则,但真正到用,就不会正确标声调了,特别是“i u 并列标在后”,往往标错。
)
四、认识生字且能正确拼读
比如练习:
1、把生字与相应的韵母连起来。
有牛草就好
ao ou iu
2、把生字与相应的声母连起来。
z h l d t
条做画乐弟
3、拼一拼,连一连。
huà gè huā fú xǐ jī
花画个鸡服洗
(这样的题既检测孩子是否认识了生字(即每课后横栏里的生字,也就是书后115页“识字表”的生字,也检测孩子是否掌握了字的整个音节、声母、韵母。
)
五、音节与句子的练习。
如练习题:
1、看图选句子。
2、把错乱的音节练成句子写在横线上。
gāng zài yuàn xiǎo zi shéng lǐ tiào
(以上类似的题首先是要求孩子要能准确拼读音节,还要建立一定的语感,不但能说完整话,还要能把打乱的句子梳理通顺。
这对孩子们来说挺难的,特别是对于少部分基础较弱的孩子来说就更难了,需要家长协助巩固相关练习。
)
附汉语拼音笔顺资料:
很多人不清楚汉语拼音的笔顺,在教孩子书写时只能含糊地说这样写那样写,这样既容易使孩子犯糊涂,更加大了汉语拼音的学习难度。
事实上,一年级语文书上已经有笔顺示意图,我们完全可以指导孩子学会看笔顺,自己掌握书写顺序。
剩下的问题是:汉语拼音笔画究竟怎么读?
汉语拼音共有十种基本笔画,它们的名称是:横、竖、左弯竖、右弯竖、竖左弯、竖右弯、左半圆、右半圆、左斜、右斜。
下面是6个单韵母和20个声母的笔顺:
a:第一笔左半圆,第二笔竖右弯
o:左上起笔,一笔写成
e:中间起笔,从左至右一笔写成
i:第一笔竖,第二笔点
u:第一笔竖右弯,第二笔竖
ü:先写u,后从左至右写两点
b:第一笔竖,第二笔右半圆
p:第一笔竖,第二笔右半圆
m:第一笔竖,第二笔左弯竖,第三笔左弯竖
f:第一笔右弯竖,第二笔横
d:第一笔左半圆,第二笔竖
t:第一笔竖右弯,第二笔横
n:第一笔竖,第二笔左弯竖
l:竖,一笔写成
g:第一笔左半圆,第二笔竖左弯
k:第一笔竖,第二笔左斜右斜
h:第一笔竖,第二笔左弯竖
j:第一笔竖左弯,第二笔点
q:第一笔左半圆,第二笔竖
x:第一笔右斜,第二笔左斜
z:一笔写成
c:左半圆一笔写成
s:一笔写成
r:第一笔竖,第二笔右弯
y:第一笔右斜,第二笔左斜
w:两笔写成
注:zh ch sh 笔顺参考z c s h的笔顺。
拼音考查常见题型:
1.声母韵母(单韵母、复韵母的区分)整体认读音节的分类,所以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必须熟练会背会默。
2.音节分级,如给出一个音节填声母或韵母。
3.标声调规则
4.音节与图形连线
5.jqx与v(鱼)相拼两点去掉规则。
6.根据图形补充音节
7.根据拼音的意思归类。
如水果类,文具类等。
8.图形与句子的连线,根据图形选出相关句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