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试论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试论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摘要:我国国有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加大改进的力度,而运用好员工激励机制能够使企业提高竞争力,创造更多财富。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我国自改革开放并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已经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我国企业引进了许多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逐渐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

通过学习这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进行了许多变革,在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以及吸引、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人事管理机制有了比较好的改善,但在员工激励方面仍有着许多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将员工的潜力全部激发出来,必须分析企业和员工现状,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使企业充满活力。

1 在国有企业中建立员工激励机制的意义
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只是一味地强调搞好企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做为企业的主人,没有工作的积极性,致使劳动效率低下,员工价值得不到体现,优秀的人才流失,企业的经营管理受到极大的影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企业不
再有竞争力。

我国国有企业应学习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建立合理、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1.1 国有企业首先要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通过了解,我们知道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之所以竞争力强,实力雄厚,其吸引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如较高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广阔的发展前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员工的潜力需要激发,才能促使其发挥全部的聪明才智
1.3 企业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全体员工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2 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有企业历史悠久,企业管理机制固守老的传统,只重视产品生产、销售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仍旧停留在老的管理模式中,没有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没有把人才也当作一种资本,劳动效率不高。

(2)分配和激励制度不合理。

在国有企业中,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平均主义,无论企业经营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还是一般员工干得好与坏收入的差别很小,其创造力得不到充
分发挥,工作积极性不高。

(3)激励措施单一。

许多国有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其结果却适得其反。

(4)员工培训。

国有企业应提供良好的成才环境,尊重人才,给予人才培训和发展的机会,而不能只是管理和使用,这样效益很难达到最大化。

3 员工激励机制的主要形式
员工激励的形式有很多,如让员工积极参与决策、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给予员工信任和支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的嘉奖、提供发展空间等。

国有企业应分析企业现状,实事求是选择运用切实可行的各种激励方式。

我们在选择运用激励方式时,除了保留传统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方式以外,还应当与现代管理机制相结合,努力探索运用工作激励、感情留人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提供发展空间激励和培训激励等新的激励模式。

3.1 工作激励
分析员工的能力、特点,看哪里适合他的位置,对其工作予以信任,使其工作面对更大的挑战性,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

天津市
玻璃纤维总厂在探索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时,打破了常规的、一成不变的用人格局,采用双向选择,拿出包括一般岗位和中层管理岗位来让广大员工参加竞聘,让一些有能力的员工走上适合的岗位,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受到了广大员工的欢迎。

3.2 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就是以人为本,国有企业管理者应注重与员工的感情交流,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家,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如果管理者亲切,具有亲和力,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关心、爱护员工,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员工就会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自然会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将企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增强,效益自然会提高。

3.3 参与激励
在当代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探索中,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员工都有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愿望。

国有企业应打破用人的条条框框,做到各尽所能,为人才才华的施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充分发挥其才智和创造力。

3.4 荣誉激励
国有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取得非凡成绩时,应给予相应的荣誉,切勿搞一刀切,挫伤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对企业其他员
工也会起到鼓舞的榜样作用。

3.5 提供发展空间激励
国有企业员工处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对于生活需求已得到满足的员工来说,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在工作中是否有成就感,自我价值能否实现,企业应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计划,提供发展空间,使员工看到企业和自我发展的前景。

3.6 培训激励
员工激励机制不可缺少的是人才的培训,它能够开发人的潜能,激励员工增强个人素质,开拓进取,从员工的角度,获得培训机会,一方面意味着知识和技能会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晋升和发展的机会也将大大增加。

4 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国有企业不同的经营状况决定了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应采取适合自己企业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但每一项激励政策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有可能因而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时,一定要谨慎,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使激励机制的效果和作用最大化。

4.1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只是基础,精神激励才是根本,首先两者应相互结合,然后再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4.2 引导性原则
激励措施通过引导逐步转化为被激励者自身的意愿,效果才会显著。

4.3 时效性原则
要把握激励的时机,激励越及时和适当,越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激情,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创造力。

4.4 按需激励
激励要满足员工的需要,而员工的需要分阶段,分个体差别,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随时了解和掌握员工需要和需要结构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才能收到实效。

4.5 奖惩分明
管理者要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这也是激励机制的一种体现,不仅作用于当事人,促使其更好的工作,同时能够警示周围其他人。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国有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个企业千差万别,建立激励机制应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
各种激励措施和方法,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把激励的手段和目标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