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能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复杂的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能用计算器进行数的乘方的运算。
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复杂的混合运算,这就要求使用科学计算器。
因此,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就成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Powerpoint幻灯片、科学计算器。
的求知欲。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
并带着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一、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手中的计算器是B
合示意图介绍按键的使用方法。
二、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出示幻灯三)
例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通过计
3.(-3.45)
%的住房贷款
交流自己的收
给予鼓励性的
(1)
1 111 111
附:板书设计:
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
1.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运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运算;
3.运用计算器探究数学规律。
教学反思:
1.只停留在powerpoint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能演示使用计算器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2.更新教学观念,最好以学生自学使用计算器的方法为主,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教师主导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创新思维及个性化发展。
而通过网络或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易忽视教师的作用,过分的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成本也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