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庄河市第一电镀厂搬迁改造建设项目简本
庄河市第一电镀厂搬迁改造建设项目简本
废水污染物产生环节及产生量分析见表:
4.2.3.2大气污染物产生环节与产生量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有燃油锅炉烟气;电镀中的酸雾、铬酸雾;电泳中的有机废气。
1、电镀车间废气
酸雾产生量的计算
镀前的酸蚀采用盐酸,盐酸易挥发,所以该过程中会产生盐酸雾;硫酸只用于电镀中以增加电镀液的导电性,难挥发,因此只有极微量硫酸蒸气产生;镀铬过程中,由于电流效率低,电解时产生少量的氢气和氧气,这些气泡在逸出时由于液面表面张力大而带走较多能量,出液面破裂时,把液膜剧烈的分散成极细的雾飞溅到空气中。由于镀液加温,在溶液蒸发时,会带走些铬酸,形成铬酸酸雾。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废包装物、生活垃圾等。
⑴、废包装物
废包装物产生量约1t/a。
⑵、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产生1kg计算,则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30t/a。
4.2.3.5废渣、废液产生情况
本项目运营后所产生的废渣废液主要有:
(1)污水处理装置的渣泥,主要成分是铬镍渣,属于国家明令的危险废物,满负荷生产情况下全年产生量约115t(含水);
改扩建企业基本情况
2.1.1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庄河市第一电镀厂搬迁改造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庄河市第一电镀厂
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2.1.2建设项目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项目用地及总图布置
项目选址地块位于庄河市临港工业区,该地块现为空地,土地使用性质为工业用地,本项目东侧为临港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其余三侧均为空地(工业区预留用地)。
1 总论
项目由来
略
评价目的
本评价将通过现状调查和工程污染分析,查清建设项目拟建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找出项目排污环节,确定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量,预测项目投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合理、可靠性,并按照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提出避免污染、减少污染的措施和建议,为建设单位的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项目在规划图上的位置见表,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见图。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庄河市第一电镀厂搬迁改造总占地面积8391.6m2,总建筑面积5922m2,包括综合厂房、办公楼、食堂宿舍、门卫等。庄河市第一电镀厂搬迁改造厂区总平面布置详图,建(构)筑物明细一览表和综合技术指标见表和表。
图 项目地理置图
(2)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3)噪声
略
(4)固体废物
略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规定,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等级划分。
(1)大气环境
根据(—2008)中推荐的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明PHCLmax=%;PCrmax=%;P二甲苯max=%,均小于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因此本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图庄河临港工业区总体规划及监测位置图
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用地面积
m2
2
建筑占地面积
m2
5566
3
建筑面积
m2
5922
4
建筑密度
%
5
绿化率
%
20
表 建(构)筑物明细一览表 Nhomakorabea序号名称
层数
建筑面积
(m2)
备注
1
办公楼
2
712
二层
2
生产厂房
1
4600
3
食堂
5
150
4
宿舍
1
420
5
门卫
略
2.4.3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情况见表。
略
公用及配套工程
略
生产班制及定员
略
项目进度计划
略
3 建设区域环境概况
略
社会环境概况
略
4 工程污染分析
施工期工程污染分析
略
运营期工程污染分析
4.2.1生产工艺
略
主要工序说明
略
4.2.2物料平衡及水平衡
4.2.2.1物料平衡
略
4.2.2.2水平衡
略
4.2.3污染源分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3、燃油锅炉烟气
锅炉房产生的烟气,年运行时间2100多小时,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使用柴油做燃料,不配备除尘器,直接经过排气筒高空排放。
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气排放情况见表。
4.2.3.3噪声产生环节与源强分析
项目投产后,产生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噪声与机械噪声。建设项目主要噪声源产生情况见表。
4.2.3.4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表。
4.2.4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排放汇总
根据前面的分析,对本项目运营后所排放的各项污染物进行汇总,见表。
根据前面的分析,将本项目运营后所排放的各项污染物与企业搬迁改造前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对比,见表。
本项目搬迁改造后电镀能力将比原来有所提高,生产设备及工艺均比原有的先进,而且废水、废气排放执行的标准将比搬迁改造前更为严格,因此本项目搬迁改造后废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既本项目通过搬迁改造电镀能力提高了,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
1
40
6
总计
5922
图 项目周围建筑和道路分布图
图 项目平面布置图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生产规模
本项目具体生产规模详见表。
表 项目生产规模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产量/台
备注
1
镀硬铬
75万m2
本项目主要是来料电镀加工
2
镀锡
万m2
3
镀锌
150万m2
4
镀装饰铬
150万m2
5
电泳
200万m2
2.4.2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基本性质
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略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略
声环境现状
略
6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略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6.2.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1) 估算模式简介
估算模式(SCREEN3)是一种单源高斯烟羽预测模式,可计算点源、面源和体源等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以及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地面浓度。估算模式中嵌入了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包括一些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此类气象条件在某个地区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浓度大于进一步预测模式的计算结果。对于大于1小时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估算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
由表可知:
正常排放情况下氯化氢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m3,占标率为%,对应的距离为337m;
铬酸雾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m3,占标率为%,对应的距离为308m;
2、电泳车间废气
本项目电泳过程中会挥发有机废气,有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二甲苯,据建设单位提供本项目二甲苯的最大挥发速率为h,由集气罩收集后经活性炭纤维处理(吸附设计净化效率90%,设计风机风量3000 m3/h),由不低于15m高的排气筒排放。由此核算二甲苯排放量为h,排放浓度m3,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限值(二级,15m),即排放量1.0kg/h,最高允许浓度70mg/m3。
编制依据
1.3.1法律法规
略
1.3.2评价技术规范
略
1.3.3相关文件
表 环评编制依据—其它相关资料
项目
文 件 名 称
文件来源
时 间
其它相关资料
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庄河市第一电镀厂搬迁改造
2009年10月
关于庄河市第一电镀厂征地情况的说明
庄河市临港工业区管委会
2009年10月14日
庄河市临港工业区分区规划
(5)铬酸雾收集后进行过滤、吸收,过滤材料主要是钢丝网,定期更换,一年的产生量约为30 kg,吸收采用铬雾回收剂吸收,产生量约为300kg/a,铬雾回收剂这部分固废和铬泥一道送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公司安全处理;
(6)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装置中的活性炭需定期的更换,产生量约为5t/a,更换下来的含有机物的活性炭也属于危险废物。
①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重点对盐酸雾、铬酸雾、有机废气排放等进行定性及定量的统计分析,通过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使项目符合各项环保要求;
②对本项目生产废水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通过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使项目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③对本项目的噪声源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
④对本项目固体废物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对危险废物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
(2)大气污染物排放参数
项目污染源为点源,点源排放速率(kg/h),烟囱几何高度(m),烟囱出口内径(m),烟囱出口处烟气排放量(m3/h),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K)。项目大气污染物有氯化氢、铬酸雾、二甲苯。
项目大气污染物正常排放情况下参数调查清单见表。
(3)估算结果分析
项目污染物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见表。
图 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图
(2)声环境
略
(3)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中旱地标准,其标准值见表。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燃油锅炉废气:执行国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2001)中的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见表。
氯化氢、铬酸雾等工艺废气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标准限值见表。电泳有机废气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具体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