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初高中衔接语法

(精选)初高中衔接语法


(7)假设复句: 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 /再A,也B。 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 (8)条件复句: 无论(任凭)A,都(也)B,/只要A,就B,/只有(除 非)A,才B。 如:无论正确也好,鲜明、生动也好,就语言方面来讲, 字眼总要用得恰如其分。这样表现的概念才会准确,也 才能使人感到鲜明。
讽齐王纳谏》 ❖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 2.借助于“乃”、“是”、“为”、“则”、 “悉”、“本”等词构成。
❖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2)斯是陋室《陋室铭》 ❖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 (6)臣本布衣《出师表》 ❖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
而耻学于师 ❖名词意动:吾从而师之
特殊句式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 一、判断句 ❖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
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
❖ 〔从早上〕工作〈到晚上〉(表示时间〈起点和终点〉) 〔在阅览室〕看书(表示处所)
举例
一个 绿色的 念头 悄悄地 睡 着了。
(数量)(形容词)(名词) (形容词)(动词) (助词)
定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 ) ( ) === 〔 〕
〈〉
合成词构成的形式
并列式:领袖、是非、开关、发展、高大 偏正式:粗心、红色、大战、高中、金黄 动宾式:求学、打球、提水、走路、看书 补充式:提高、扩大、放大、缩小、说明 主谓式:地震、脸红、雪白、腰酸、背疼 附加式:老师、老虎、学者、木头、初一 重叠式:走走、说说、潇潇、皎皎、常常
一、并列短语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词与词 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中间常用顿号或“和、及、又、与、并” 等连词。如:今天或明天、调查研究、光 辉灿烂、我和他、四面八方
❖ 并列短语各词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 别也有不同。如:
姐姐和我 (名+代)
勤劳、勇敢、不怕苦 (形+形+动)
例1、什么叫做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 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定语 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 来修饰、限制名词的。
中国 的历史有 自己 的特点。 雪野中有 血红 的 宝珠 山茶, 白中隐青 的 单瓣 梅花。
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 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的。
情状副词 明明、猛然、互相、赶紧、怪 不得
语气副词 难道、毕竟、简直、也许、何 必
肯定否定 一定、当然、没、莫、的确 副词
❖ 介词:介词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短语”, 整体修饰谓词性词语,表示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 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如:
❖ 表示时间、处所、方向:从、自从、打、往、由、趁、 当、当着、沿着
如:在这种情形之下 在校园里 从屋子里向外着
❖ 十、量词短语 ❖ 数量短语:一个 二斤 四里 三次 ❖ 指量短语:这种 那种 这堆 这次 那回
❖ 十一、介词短语
❖ [为人民]服务
[对群众]说
❖ [从现在]起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
❖ [按规定]办理 [从胜利]走<向胜利>
十二、助词短语
❖ 1、“的”字短语 ❖ 卖报纸的、举重的、 ❖ 该来的不来,不该走的也走了
C、我=没到过北京。
2 A、说说容易。 B、勤劳使人更聪明。 C、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D、提高产量靠采用先进技术。 E、群众教育群众是一个好办法。 F、发光的不都是金子。
充当主语的可以是: 名词、动词、形容词、联合词组、动宾词
组、主谓词组、“的”字结构等。
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
❖ 表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比较:按、按照、遵照、 依照、靠着、通过、根据
❖ 表示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
❖ 表示施事、受事:被、给、让、叫、归、由、把
❖ 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关于、跟、和、给、替、向、 除了
❖ 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要构成介词短语做状语, 少数还可以合起来做补语。
表示存在、 在、存在、有、发生、演变、
变化、消失 发展、生长、死亡、消失
判断动词 是
能愿动词 能、肯、应该、可以、敢、会
类别
举例
一般 好、大、热、优秀、
形 形容词 光荣、美丽、雪白、

重要

非谓 形容词
正、副、慢性、大型、 人为、共同、主要
类别
举例
范围副词 都、总、共、凡、只、仅仅、 才
副 时间频率 立刻、已经、刚刚、时常、曾 词 副词 经
短语(初中八年级下册248页)
❖ 短语是词的组合,也叫词组。组合不限于 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 语文”是两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是三 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就由四个词 组成。
❖ 汉语组成短语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语序就 是词语排列的前后顺序。词和词按照不同 的顺序就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学校管 理(偏正短语)”和“管理学校(动宾短 语)”。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 同的短语,如“父亲的母亲(偏正短语)” 和“父亲和母亲(并列短语)”。
“怎么样”。
例1 A、明天晴天。
名词性
B、这个人好本领。
C、这些书图书馆的。
2 A、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动词性 B、主席作工作报告。
C、同志们举手表决。 D、大家推选他当代表。
3 A、树叶黄了。 B、他的学问比我好。
形容词性
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 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 类的问题。
类别
举例
一般名 天、教室、雷锋、思想、 名 词 花朵 词 方位词 上、下、前、后、以上、
之后
时间词 秋天、早晨、明年、现在
处所词 中国、亚洲、里屋
类别
举例
一般动词 跑、吃、整理、研究、恨、喜 欢、开始、竞赛
趋向动词 来、去、起来、下去、进来、

出去
心理活动 爱、怕、恨、喜欢、羡慕、希

动词 望、讨厌
(数量+动)
❖ [明天]放假
(时间名词+动)
❖ [按规定]办事 (介词结构+动)
三、主谓短语
❖ 两个词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被 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用语序和 词类表明其间的陈述关系而不用虚词表 示。表示被陈述对象的是主语,用来陈 述的是谓语。 “谓语”可以是动词、 形容词、名词。如:
养分多 天气好 举止稳重 (名如:
❖ (祖国)大地
(名+名)
❖ (一朵)茶花
(数量+名)
❖ (我)的想法
(代+名)
❖ (前进)的步伐 (形+名)
❖ (快乐)的他
(形+代)
❖ (2)状+中(动、形),如:
❖ [很]好
(副+形)
❖ [已经]来了
(副+动)
❖ [独立]思考
(副+动)
❖ [一把]拉住
基础语法
——初高中衔接
现代汉语部分
词类
根据功能标准,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先 划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指有词汇 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虚词指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 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现代汉语的词可以 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 2、比况短语 ❖ 石头似的站着
暴风雨般的掌声
❖ 3、“所”字短语 ❖ 所想 所需要 所认识
所闻
所忆
句子成分分析
(初中八年级下册249页)
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 “什么事物”。
例:1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B、北京我没到过。 ===
比赛(动·动·动) ❖ 七、兼语短语 ❖ 鼓励我前进 令人信服 使大家高兴
❖ 八、同位短语 ❖ 首都北京 厂长老王 他自己 咱们学生
春秋两季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 九、方位短语 ❖ 井冈山上、月光下(名+方)
吃饭前、改革中(动+方) ❖ 六十分以下、三十岁以上 (数量+方)
爱情这两个字(名+名短) ❖ 摔跤这种运动(动·名) ❖ 方位词常跟介词一起组成介词短语。
(同一种) 语言 [ 在不同的地方 ]
经历 〈 着==〉=(== 不同的 ) 变化。
————
~~~~~
(一)单句 单句是由短语和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二)复句 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 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组成的句子 称为复句。 2.根据分句间不同逻辑关系可以把复 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 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 等类型。
战》 ❖ (2)(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 3.宾语省略 ❖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 (3)輮(之)以(之)为轮 ❖ 4.介词省略 ❖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4)选择复句: 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 /是A,还是B/与其A,不如B。 如: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因果复句: 因为A,那么B,/既A,就(那么)B。 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 气馁。 (6)转折复句: 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 而”“却”。 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