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卫医师三基试题1

公卫医师三基试题1

公卫试题姓名:单位:成绩: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B 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2.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制度。

C 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D疫苗接种3.(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D 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4、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A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B.性行为C.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D.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5、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30分钟内不能吃()。

AA.热东西B.冷饮C.辣椒D.海鲜6.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 A )。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B《卫生许可证》C《医疗机构登记证》D《工商营业执照》7.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 B )年,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A 2年B 3年C 4年D 5年8.医疗事故分为( )级,其中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属( )级。

BA 四级;四级B 四级;一级C 三级一级D 三级;四级9.在一定范围的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具有相同症状和体征的病人。

这种现象一般描述为( A )A.短期波动B.季节性C.大流行D.地方性10.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为(A)A.依地酸二钠钙 B.二巯基丁二酸钠 C.二巯基丙醇 D.二巯基丙磺酸钠11.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 A )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A 6小时B 12小时C 24小时D 36小时12.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分为( B )。

A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乡村医师考试B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C医师资格考试和乡村医师考试D专科医师考试和全科医师考试13、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 A )A.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B.高血红蛋白、高尿蛋白、高尿糖等C.肥胖、吃盐过多、精神紧张等D.贫血或血液浓度过高14.叶酸主要预防什么?( A )A.预防神经管畸形B.预防妇女心脏病C.预防胎儿贫血D.提高妇女食欲15.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 C )A.吃得多、喝得少、尿得多、体重多B.吃得多、喝得多、尿量少、体重多C.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少D.吃得少、喝得多、尿量多、体重多16.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B )。

A.传染源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D.空气和水17.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是( A )A.先见于耳后、发际、颈部,逐渐蔓延至额面、躯干及四肢B.先见于四肢,渐出现于躯干、面部C.先见于躯干,渐延及四肢、面部D.先见于手足,渐延及四肢、躯干、面部18.《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已经于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D )日起实施。

A. 2004年12月31日B. 2005年1月1日C. 2005年5月1日D.2005年6月1日19.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是:( A )A.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B.高收入人群C.无偿献血者D. 青少年人群20.可通过皮肤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 )A.汞 B.尘土 C.碳 D.乙醇21.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哪种物质增加( B )A. CO B. CO2 C.氟利昂 D.SO222.引起痛痛病的化学元素是( A ) A.镉 B.铍 C.铅 D.铬23.慢性汞中毒的三大典型表现是( D )A.胃肠炎、易兴奋症、皮炎B.神经症、口腔炎、间质性肺炎C.脑病、麻痹、口腔炎D.易兴奋症、震颤、口腔炎24.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等于食物中的含氮量乘以( C ) A.8.25 B.7.25C.6.25D.5.2525.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A ) A.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B.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C.赖氨酸、色氨酸、胱氨酸D.苏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26.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 B ) A.肉类B.海产品及腌菜C.海带及蛋类D.剩饭剩菜27.老年人膳食中食盐量应控制在每日( A ) A.6g以下B.8g以下C.10g以下D.12g以下28.疾病自然史就是( C ) A.临床病人的自然转归过程B.病人接受临床治疗后的愈后过程C.疾病在人群中自然发展过程D.疾病在野生动物中自然发展过程,可传染给人29.自病源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开始出现的这一段时间称为( A ) A.潜伏期 B.外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感染期30.以下社区诊断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A.重点是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康复B.可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供求状况C.用于确定社区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D.应用社会学与流行病学的方法和手段31.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主要优点是(C)A.可以早期发现病人B.能得到可靠的人群信息C.节省资源D.可用于发病率特别低的疾病32.人体健康是指( D )A.人体不患病B.对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有调节和适应能力C.自我感觉良好 D.身心、社会等方面的健全与完美状态33.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D )A.经日常生活媒介、性接触和血液传播B.经血液、蚊虫叮咬和母婴传播C.经吸食毒品、共用物品和性接触传播D.经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34.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特点是(C)A.设有研究因素的暴露组与非暴露组B.可同时对多种疾病进行研究C.通过组间暴露史的比较,分析暴露是否与发病有关D.从因至果35.目前我国HIV感染的主要途径是(D)A.注射吸毒 B.输血 C.使用血液制品 D.性乱36.下列哪项属于一级预防?(B)A.遗传咨询B.产前检查C.普查、筛查D.康复治疗37.我国法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是(D)。

A.鼠疫、炭疽B.伤寒、霍乱C.鼠疫、肺结核D.霍乱、鼠疫38.下列有关病毒性肝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传染病B.经粪-口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甲型和戊型C.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坚持0、1、6月三针程序D.甲、乙、丙型同为血源传染39.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是(A)。

A.膳食中富含植酸和草酸B.膳食中富含蛋白质C.膳食中富含维生素DD.乳糖40.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B)。

A.病原体毒力增强B.易感人口的迁入C.计划免疫D.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的增加4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中,新生儿应该填写:( C )A.出生日期B.月龄C.日龄D.以上都可42.叶酸是什么?( C )A.一种矿物质B.一种蛋白质C.一种B族维生素D.一种氨基酸4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以下 ( ABCD )A.传染病疫情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44.《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 C )A、1年B、2年C、3年D、5年45.男性患者28岁,农民,1998年夏季因在田间喷洒农药,突然晕倒在地,急诊入院。

体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消失,多汗,流涎,全身抽搐,语言不清,血压18/12.5kPa(135/94mmHg)。

急性中毒治疗原则( E )。

A.及时使用复能剂B.病情好转后,仍应使用阿托品维持量4~6日C.严密观察病情变化D.经常测试血液ChE活力及心电图E.全都进行46.我国成年人膳食中碳水化物提供能量占全日摄入总能量的适宜百分比为( C )A.40%以下 B.40~54% C.55~65% D.70%以上47.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包括( C )A.硫、铁、氯B.碘、镁、氟C.铁、铬、钴D.钙、锌、碘4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 B)的一个变种引起的。

A.流感病毒 B.冠状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4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以(B )传播为主的传染病。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接触50.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A、活动性肺结核病人B、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C、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D、痰培养阴性肺结核病人51.对乙类传染病中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措施的有( A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艾滋病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艾滋病D、手足口病、甲流52.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共2种,分别为( A )A、鼠疫和霍乱B、麻疹和疟疾C、霍乱和肺结核D、乙脑和梅毒53.传染病爆发是指:( C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54.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A ) 制度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5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B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56.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管理,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B )的≤7周岁的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57.疫苗在保、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D )A、计划免疫B、冷链工程C、扩大免疫规划D、冷链系统58.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D)年。

A、3B、5C、7D、1559.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B )A.偶合反应 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 D.以上均不是6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 C )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61. 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 B)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

A:1次 B:2次 C:3次 D:4次62.疑似暴发疫情( A )A、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有联系的3例或3例以上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B、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14天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C、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14天内连续发生10例或10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D、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63.传染病报告卡中( D )岁以下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