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方法
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来源广泛,学生的学前知识累积参差不齐,以及多种
多样的方言具有的差异性,客观上给一年级拼音教学造成了很大影响。
而汉语拼音是识字和
学习普通话最基本的工具。
所以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于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
那么如何面对现状,化不利为有利,把拼音这一环节抓好,这是小学一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科教学不可轻视的工作。
通过对多年的拼音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特殊性和个别差异,参考相关教
育方法和规律的情况下,我认为仅在我市所可以接触和了解的客观范围之下,要做好小学一
年级拼音教学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加强自身能力培养,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每
一年都选择责任心强、文化素质水平较高、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一年级教学工作,并
采取多种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1.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与教育学有关知识,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也要
勤写业务笔记、教育随笔,多参与不同班级、校的交流讨论。
通过学习,使以新的理念指导
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相关教育机关应提供相应的平台,并组织一年级教师参加各级的
新教材培训、小学生心理健康培训、班主任培训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
在培训中,注意
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动机,调动教师积极思考与实践,以主体的身份主动投入到培训中,提
高培训效果。
二、遵循客观规律,科学施策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点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
们必须认真分析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刚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性,
抽象思维较弱。
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
因此,要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那
些枯燥乏味的拼音,就必须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使他们初次接触学校与课堂,就建立起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将会带来积极
的影响。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多彩的课外活动相结合
一年级新生刚开始适应不了对小学生身份的转换,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借助外部刺激来集
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取了游戏、儿歌、活动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激
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游戏。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深受学生欢迎。
例如,在教学中让同学们
想办法用肢体拼出字母大概的样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记忆。
2.儿歌。
儿歌由于其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
抓住特点,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3.图片。
从儿童心理角度来看,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他们对于抽象的字母的学习,往往会
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需要借助直观教具这一外部的刺激来集中注意力,图片能把抽象
的无意义的字母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字母的读音和
字形,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上课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
插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再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字形和图片上相似的地方,把他们的有
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结合起来。
4.在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效率的同时,应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以配合、巩
固课堂教学的效果。
除了普通的拼音验收以外,学校应每年举办拼读拼写比赛,奖励拼音学
得好的学生,激励学生学好拼音,说好普通话。
或者鼓励学生写日记,即使会出现很多错误,但久而久之也让学生的拼写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拼音的重
要性,并学以致用,巩固了学习效果。
四、校内外相结合,形成教育接力赛
1.家长的积极响应。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校和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每个一年级入学之初,我们都及时召
开家长会,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和建议,并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作专题报告。
并与
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力求及时沟通,在教育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最大限
度地争取家长的支持。
2.做好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期工作。
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其学校生活,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改变。
为使学生顺利适应这一转变,我们积极与周围的幼儿园联系,派一年级的教师到幼儿园去听大班的课,也请幼儿园老师到学校来听课、座谈,听取他们的
意见,也向他们提出我们的建议,相互取长补短,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学校生活。
总之,教无常法,但所教之法又相通相融。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前要用心备课,教时要善于思
考变通,在教后勤于总结归纳,这样,我们就能找到一个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教师和学生的
真正的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