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卷命题:施笑程 校对:郑益芳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Al —27 Cu —64 Mg —24 Na —23 K —39 P —31 Cl —35.5 Fe —56 Ca —40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 ,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 、NO x 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 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 2,铂起催化作用B .汽车尾气中NO x 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 2C .CO 在铂表面可能和O 2、NO x 反应D .NO x 、CO 、CO 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O 188C .NH 4Cl 的电子式:D . 碘的外围电子排布:4s 24p 53、(CN)2、(SCN)2、(OCN)2称“类卤素”,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而其阴离子性质也相似,如:2Fe + 3(SCN)2 === 2Fe(SCN)3,2Fe + 3Cl 2 === 2FeCl 3。
以此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CN)2 + H 2O HCN + HCNO B .(SCN)2 + 2Cu2CuSCNC .(OCN)2 + 2NaOH === NaOCN + NaOCNO + H 2OD .MnO 2 + 4HSCN(浓)(SCN)2 + Mn(SCN)2 + 2H 2O4、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 4的是5、下列各项操作中,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 ② 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 ③ 向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 ④ 向Na 2SiO 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 只有②③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6、能说明镁比铝还原性强的事实是A、镁原子的价电子数比铝少B、镁遇冷浓硝酸和硫酸,表面不能钝化,而铝均能C、镁带能在空气中和在盛CO2的集气瓶里燃烧,而铝箔均不能D、铝的硬度、延展性、熔点均比镁大、好、高7、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加以解释和说明的是A.氯化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C.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后均会变质D.二氧化硫气体均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8、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23+O2+xOH Fe3O4+S4O-26+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1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molB.Fe2+和S2O-23都是还原剂C.1mol 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1/3molD.x=69、已知25%的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5%的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于15% B.大于15%C.小于15% D.无法确定10、在下列条件下,各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B.室温下,pH=0的溶液中: Na+、Fe3+、NO3-、SO42-C.含有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D.由水电离的c(H+)=1×10-14的溶液中:K+、Ca2+、Cl-、HCO3-11、接触法生产H2SO4的过程中,对废气、废液、废渣和“废热”的处理正确的是①尾气用氨水处理②污水用石灰乳处理③废渣用来炼铁、制水泥等④将“废热”通过“废热”锅炉产生蒸气发电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D.全部12、用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 NA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③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 NA④2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 NA⑤2.9g 2CaSO4·H2O(2CaSO4·H2O式量为290)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 NA⑥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 NA⑦含0.1mol溶质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A.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13、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 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B .ab 段反应是:SO 2+2H 2S===3S ↓+2H 2OC .原H 2S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D .b 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14、取相同体积的KI 、Na 2S 、FeBr 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氯气,当反应恰好完成时三种溶液消耗氯气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
则KI 、Na 2S 、FeBr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6:3:2B 1:2:3C 3:6:2D 2:1:315、酸根RO 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 3-的电子数多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 和N 元素的原子含有相同数目的未成对电子B .RO 3-中R 的化合价与NO 3-中的N 的化合价不相等C .RO 3-和NO 3-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D .R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 的电子层数多116、现将等物质的量的CuSO 4、FeCl 3、Zn 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除SO 42-、Cl -外,还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A .Zn 2+、Cu 2+、Fe 3+B .Zn 2+、Cu 2+、Fe 2+C .Zn 2+ 、Fe 2+、Cu 2+、Fe 3+D .Zn 2+、Fe 3+17、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mol )A .图1:n (HCl )=1mol ,K 2CO 3逐步加入到HCl 溶液中,在敞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B .图2:n (NaOH )=1mol ,CO 2逐步通入到NaOH 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C .图3:n (O 2)=1mol ,高温下C 和O 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D .图4:n (HNO 3)=1mol ,Fe 和稀HNO 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 )18、气体X 可能由NH 3、Cl 2、HBr 、CO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 通入AgNO 3溶液时产生浅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 3溶液,若将X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 的成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一定含有HBr ,可能含有CO 2 ②一定不含CO 2 ③一定不含NH 3、Cl 2 ④可能含有Cl 2、CO 2A .只有①B .只有③C .①和③D .②和③19、FeS 与一定浓度的HNO 3反应,生成Fe(NO 3)3、Fe 2(SO 4)3、NO 2、N 2O 4、NO 和H 2O ,当NO 2、N 2O 4、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 与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6 B.16∶25 C.2∶11 D . 1∶720、将Mg 、Cu 组成的2.64 g 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NO 气体0.896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 mol/L 的NaOH 溶液60 mL 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质量为A .4.32 gB .4.68 gC .5.36 gD .6.38 g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只有1-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宣传科学,介绍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教育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 .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油B .稻草可变成酒精C .在异地“发功”给人治病D .用碘化银人工降雨22、某学生想利用下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 H 2 ②Cl 2 ③CH 4 ④HCl⑤NH 3 ⑥NO ⑦NO 2 ⑧SO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烧瓶是干燥的,由A 进气收集①③⑤ B. 烧瓶是干燥的,由B 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 C. 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 进气收集①③⑤⑦ D. 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 进气收集⑥2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HSO 3溶液中投入过氧化钠粉末:4HSO 3- +2Na 2O 2 == 4SO 32- + O 2 ↑ + 4Na +B .明矾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3Ba 2+ +6OH — + 2Al 3+ + 3SO 42— ═ 3BaSO 4↓+ 2Al(OH)3↓C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 3-+Ca 2++OH -=CaCO 3↓+H 2OD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Fe 2++ 4H ++NO 3-= Fe 3++2H 2O+NO ↑24、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A .2Na 218O 2 + 2H 2O = 4Na l8OH + O 2↑ B.NH 4Cl + 2H 2O NH 3·2H 2O + HCl C .2KMnO 4 + 5H 218O 2 + 3H 2SO 4= K 2SO 4 + 2MnSO 4 + 518O 2↑ + 8H 2OD .K 37ClO 3 + 6HCl = K 37Cl + 3Cl 2↑ + 3H 2O25、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溶液,分别由K +、NH 4+、Ag +、Ba 2+、Fe 3+、Cl -、OH -、CO 32-、SO 42-、NO 3-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五种离子化合物所含阴、阳离子各不相同)。
已知:①室温时,0.1 mol·L -1乙溶液的pH=10,②丙、丁、戊三种溶液的pH 均小于7,③丙溶液分别与其他四种溶液反应均生成沉淀,④甲溶液与丁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既产生白色沉淀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以推断A.甲为K 2SO 4溶液B.乙为K 2CO 3溶液C.戊为Fe(NO 3)3溶液D.丁为(NH 4)2SO 4溶液 三、填空题:(共5小题, 共50分)26、A 、B 、C 、X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