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姓名:XXX职称:工程师单位:XXXX热电厂时间:XXXX年XX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我叫XXX,XXXX年毕业于XXXX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
自从分配到XXXX热电厂以来,先后在职教科、电气分场和生产技术科三个部门工作。
现将参加工作十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成绩简要总结如下。
1990年10月至1991年2月,在我厂职教科工作。
当时正是#1发电机组安装、调试的前期,为了保证安装、调试和验收的高质量进行,厂部组织各部门绘制系统原理图,本人独立完成了#1发电机变压器组原理接线图的绘制工作。
1991年3月1995年3月,在我厂电气分场保护班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班长职务。
在此期间,自己将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991年3月至1991年11月,参加了我厂#1机组电气部分的安装、调试工作,并对部分施工质量进行了认真的监督。
91年5月份,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即将进入定值整定阶段,厂部抽调本人参加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整定小组,专业负责对我厂#0高备变、厂用分支和汽机锅炉辅机的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定值整定计算,当时时间短、任务重,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加班加点到现场收集各种技术数据,研究讨论选取合适的整定系数,最终提前计算出了保护定值。
91年8月份,我厂进行了110KV母线送电、#0高备变返送电工作,本人主要参加了电气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检查、投入和试验工作。
91年10月份,省电力安装公司面对6KV高压电动机采用的新型两相过流继电器,无法解决其整定调试问题,为了不耽误工期,分场把这项任务交给我,这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又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
本人查阅了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最终圆满解决这个问题,确保了#1发电机的按时并网发电。
1991年12月,我厂#1发电机进入整组启动试验状态,本人参加了#1发电机变压器组的空载、短路和零起升压试验,进行了发电机并网发电前后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查、投入和带负荷后的测试工作,保证了#1发电机一次并网发电成功。
#1发电机投运以后,配套的KFD-3自动励磁装置却一直未投运,严重违反了运行规程。
省安装公司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该装置,干脆不干了。
厂部为了发电机的安全运行,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我们保护班。
本人查阅了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结合我厂实际制订出了《#1发电机KFD-3相复励自动装置调试投运方案》,经厂部审批后,本人于1992年2月份主持进行消缺、调试和投运工作,投运后运行状况良好。
我厂110KV线路保护自投运以来,出现过几次异常和故障情况,造成误动或拒动,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充分了解线路保护的现状,1992年4月至6月,本人主持了我厂110KV濮电线、电化线和母联开关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首次定检。
此次定检,我们克服了资料不全、仪器落后等种种困难,发现并消除了省安装公司遗留的零序方向元件接线错误、盘内短接线错误、整定错误等11项重要隐患,为我厂110KV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1992年6月至7月,专业负责进行了我厂厂用电系统保护的定检工作,发现并消除了省安装公司遗留的高备变差动保护接线错误、低厂变瓦斯保护接线错误等4项重大隐患和其它14项各种小隐患,为日后厂用电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
我厂#1发电机的转子两点接地保护与一点接地保护自投运以来,经常误发信号,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1992年8月,本人经过研究分析,对继电器的校验采用新的标准,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误发误动问题。
1992年10月至11月,本人写出了《6KV高压电动机保护的改造设计方案》,经厂部批准后进行了实施,共节省了价值千元左右的SL型继电器近40只,受到了厂部的奖励。
1992年12月至1993年4月,厂部安排本人编写规程。
在此期间,本人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询,结合我厂实际设备的检验方法,按时编写出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规程》,为职工的日常学习和日后大、小修中的保护检验工作提供了方便和依据。
1993年5月至6月,我厂扩建工程II濮电线、电北线进入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的安装、调试和投运阶段。
由于省安装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在外地施工,为不影响工期,厂部安排保护班施工。
本人带领班内主力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安装接线、传动试验,确保了两条线路一次投运成功,为我厂#2发电机的并网发电奠定了基础。
1993年7月至8月,我厂#2发电机进入了整组调试、投运阶段。
本人组织进行了#2发电机变压器组、厂用分支、机炉辅机的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检查、试验和投运工作,为#2发电机的一次并网发电成功奠定了基础。
1993年9月,省局举办“河南电网首届继电保护知识竞赛”,厂部安排本人参加,经过努力,取得了优胜奖。
1993年10月至11月,我厂首热站扩建工程进入二次安装、调试和投运阶段。
本人主持了电气部分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的安装、调试和投运工作,做到了一次投运成功,保证了向全市及时供热。
1994年4月至6月,我厂#1发电机组首次进行大修。
大修中,本人主持完成了#1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的全面检验、传动试验和投运工作,由于是首次定检,对每一个回路、每一个端子都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发现并消除各种遗留隐患13项,不仅提前完成检修任务,而且给以后的检验工作留下了参考依据。
此次大修中,本人还荣获了厂部颁发的“立功劳动竞赛个人优胜奖”。
1994年8月至10月,本人主持完成了电烯线安装中线路保护、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的安装、调试和投运工作,并一次投运成功。
1995年4月至1999年3月,在我厂生技科工作,先后担任值长、副科长职务。
在此期间,本人主要完成了当值运行指挥协调和全厂运行管理工作。
1995年4月至1997年7月,本人在我厂生技科担任值长,从事运行指挥管理工作。
在这两年多中,本人一直在运行X值指挥协调,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每天当值都要求汽机、锅炉、电气、燃料和化水各运行班班长做好当班期间的事故预想,保证了事故情况下的及时、正确处理。
一直坚持每一个季度做一次全值反事故演习,主要完成了电气联络线跳闸、锅炉灭火、汽机主汽门误关闭等重要演习,大大提高了全值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
1996年11月28日,电网系统出现故障,造成我厂与系统解列带濮阳地区负荷孤立运行,由于平时事故预想做得及时到位,面对这一严重情况,本人指挥全值人员进行了准确、果断的处理,不仅保住了我厂#1、#2机组的安全运行,而且保证了对濮阳地区及中原乙烯、中原大化等重要用户的供电、供热,受到了河南省电力局的表彰和用户的称赞。
担任值长期间,为了抓好本值的大指标竞赛活动,多次召开汽机、锅炉、电气、燃料和化水各运行班班长会,对发电量、厂用电率、供电煤耗和除盐水等指标进行分解,认真研究挖潜方案,寻找机组最佳运行方式。
在厂部的大指标竞赛中,本值先后取得了五次第一名、两次第二名的好成绩。
对于大型操作,本人始终坚持到现场指挥,及时了解进展情况,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担任值长期间,主要指挥进行了汽轮发电机组启停、锅炉启停、电气母线倒闸操作、主设备检修做安措等重大操作二十多次,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和障碍,为全厂的安全运行做出了贡献。
特别是1997年5月7日,#1炉#1机大修后进行启动试验、并网发电工作,本人带领本值顺利完成了锅炉、汽机和电气的各项试验,并一次并网发电成功,受到厂部表彰。
1997年7月至1999年3月,本人在我厂生技科担任副科长,主抓全厂运行生产管理工作。
一年多中,针对全省电力市场疲软的形势,结合全厂的“学邯钢”活动,大力开展内部挖潜,节能降耗,确保全厂设备的最佳运行方式。
任职期间,积极组织参加每季度的双达标无泄漏检查,并负责技术资料检查小组的工作。
每次检查都做到了认真仔细,深入发现各种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实施,提高了各分场的整体管理水平,保证了省局复查验收的合格。
任职期间,为加强生产系统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先后制定和修改了《生产系统小指标考核细则》、《超发电竞赛考核办法》、《清水耗量竞赛考核办法》、《生产系统综合效益奖考核办法》、《燃油承包办法》和《巩固双达标无泄漏电厂实施办法》等各种管理办法。
由于这些办法的实施,尽管九八年全省发电形势不好,但我们还是完成了7.76亿KWH的发电量,并且较计划节约用油588吨,节约用水103.3万吨。
任职期间,对于各种重要操作和特殊运行方式,本人都坚持制定必要的启停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现场督促落实。
一年多中,针对各种情况、各种运行方式,先后制定机组启动方案、机组停运方案等重大操作方案三十多份; 制定《春节期间运行方式》、《保厂用电措施》、《设备安全经济渡夏的技术措施》、《调峰时期单炉两机运行安全措施》等二十多种各类措施,各类方案和措施有力地指导了现场的工作,保证了全厂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任职期间,全面开展运行分析工作,定期组织汽机、锅炉、电气、燃料、化水和热工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及时解决运行生产中的各种疑难问题,为厂部的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做出了贡献。
任职期间,大力组织开展值际劳动竞赛,为了更好地开展五个运行值之间的值际劳动竞赛,将原来的每季度评比一次改为每月评比一次,并制定出详细的考核办法,采取重奖政策,极大地提高了运行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在各运行值间掀起了竞赛的高潮,为年度生产任务的超额完成做出了贡献。
任职期间,针对原来各专业运行规程长期未进行修订的问题,组织了有关技术人员对机、炉、电、燃的运行规程进行了修订,修改了原来规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原来规程中没有的新增设备的运行进行了补充,方便了运行人员的操作和事故处理。
1999年3月至今,本人在我厂电气分场工作,担任副主任,主管电气运行工作。
针对运行班组基层工作的特点,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确保运行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交接班会是当天当班者讲安全的第一课,也是传达厂部文件、讲解技术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此,本人每天主持白班、中班两次交接班会,从运行方式的调整、设备存在的缺陷、巡检的重点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安排,及时指出各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问题解决不过天。
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又适时提出了“对口交接”的新标准,即按设备承包者进行交接,避免了以往只有班长进行交接班的缺陷,使每一个运行人员都对设备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搞好设备巡检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消除设备隐患的前提。
为此,本人经常深入现场,既做到了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又可以在巡检中放置“巡检条”,督促运行人员提高巡检质量,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微杜渐。
在过去的一年半中,由于运行人员巡检认真到位,共计发现各类设备缺陷达800多项,其中属于设备因接触不良引起的发热缺陷为300多项,多次避免了各种事故和障碍,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