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快乐孕育孕妇学校高级教程第九讲产褥期保健课件
快乐孕育孕妇学校高级教程第九讲产褥期保健课件
第九讲
产褥期保健
学习内容
一、概述 二、产褥期妈妈的生理变化 三、产褥期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四、如何科学“坐月子” 五、产后需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概 述
■ 产褥期和“月子”是一回事吗?
产褥期:指胎儿娩出至满6周(42天) “月子”:指胎儿娩出至满月(30天) 二者不完全一致!
二、产褥期妈妈的生理变化
3.心 理
• 不知所措 • 依赖 • 失望 • 禁忌 • 郁闷/抑郁 • 抑郁症
4.饮 食
坐月子能吃蔬 菜水果吗?
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
增加鱼、禽、蛋、瘦肉及海产品摄入; 适当增饮奶类,多喝汤水; 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 忌烟酒,避免浓茶和咖啡; 科学运动和锻炼,恢复健康体重。
哺乳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
异常恶露
2.产后尿潴留
■ 预防措施
鼓励产后2~6小时内尽早排尿 多饮水、增加尿量 要注意每次的尿液是否排干净
3.产后便秘
■ 预防措施:
应尽早下地活动或做产后健身操 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刺激性食物 养成排便习惯
■ 一旦便秘,可用性质温和的缓泻剂, 勿用强泻剂!
四、如何科学“坐月子”
1. 休养环境 2. 休息 3. 心理 4. 饮食 5. 预防“生育性肥胖” 6. 活动 7. 个人卫生 8. 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1.休养环境
• 清洁、舒适、安静、方便、阳光充足 • 适宜室温22 ℃ ~24℃,湿度50%~55% • 如果使用电风扇和空调,应避免直吹产妇 • 要经常开窗换新鲜空气,注意勿让产妇直接吹风 • 预防产后中暑
2.休 息
• 休息时间与宝宝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 • 要保证每天8~9小时的睡眠 • 卧床姿势宜经常变换 • 避免长时间仰卧,以防恶露排出不畅 • 会阴有伤口者,多向伤口的对侧保持卧位或坐位
5.预防“生育性肥胖”
• 尽早活动 • 均衡饮食
母乳喂养 做产褥操
避免节食减肥!
6.活 动
■ 产后尽早活动
活动以个人舒适为原则,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 产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以防动作太猛引起 血压变化,导致摔伤; 产后10天后即可做一些轻微家务, 忌久站、久蹲、用力过猛。
产褥操
7.个人卫生
“月子”期间,产妇能不
? 能洗澡
关于洗澡
• 洗澡可以消除疲劳、舒畅心情、改善睡眠及 食欲、预防感染;
• 没有伤口:产后疲劳恢复后,随时可以洗澡; • 有伤口:伤口愈合后洗澡; • 要洗淋浴,不宜盆浴; • 要保持浴室温暖,水温适宜; •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 洗澡后及时穿好衣服,包好头巾,预防感冒;
• 衣物选择;
穿纯棉内衣裤、衣着宽松、质地吸汗、厚薄适中
• 勤洗勤换; • 注意口腔卫生,做到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 • 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干爽; • 床单、被罩、卫生巾和护垫都要勤更换。
勤刷牙、勤漱口、衣物用品勤更换。
8.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 丈夫参与 • 家庭支持 • 朋友支持 • 社区产后访视
五、产后需特别关注的问题
1. 哺乳期用药注意事项 2. 产后复查 3. 产后什么时候恢复性生活 4. 产后避孕
1.哺乳期用药注意事项
• 应有明确指征再用药; • 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 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 • 尽量减少乳汁中的药物含量。
哺乳后立即服药,推迟至少4小时候后再哺乳。
2.产后复查
• 一般产后月经复潮前多有排卵,要注意避孕!
三、产褥期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 恶露异常 2. 产后尿潴留 3. 产后便秘
1.恶露异常
• 注意观察恶露的量、色、气味变化;
血性恶露多,持续时间长 恶露发臭、颜色暗褐、污浊 掉出膜样或肉样物
• 发现恶露异常应及时就医; • 注意半卧位休息,利于恶露排出。
产后42天到分娩 所在的医院进行 母婴健康检查。
3.产后什么时候恢复性生活
• 产后6~8周内忌性生活; • 经产后42天复查,生殖系统已经恢复正常后
开始性生活; • 一旦恢复性生活,要做好充分的避孕措施。
3.血液循环系统的恢复
皮肤排出
妊娠期间体 内水分增多
肾脏排出
呼吸排出
多汗
多尿
产后2~3周循环血量恢复!
4.皮肤的变化——多汗
• 产后多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态的 虚弱;
• 产后1~2周后恢复至未孕状态; • 需勤换衣物,避免受凉,不必特殊处理。
5.泌尿系统的变化——多尿
• 产后1周内尿量增多,无需特殊处理; • 产后易出现尿潴留,尤其产后24小时内。
•油25~30克 40-60克
•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 200~300克(其中鱼类、禽类、
蛋 类各50克)
•蔬菜类300~500克( 绿叶菜占2/3) 水果类200~400克
•谷类、薯类及杂豆350~450克(杂 粮 不少于1/5) 适当增加饮水量
6.消化系统的变化——易便秘
• 妊娠期胃肠动力减弱,产后1~2周恢复; • 易口渴:多进流食或者半流食; • 易便秘: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
7.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恢复月经和排卵
• 不哺乳
产后6~10周恢复月经 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
• 哺乳
月经恢复延迟,部分哺乳期一直月经不来潮 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内分泌系统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分娩后
乳房 血液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1.生殖系统的复旧
生殖系统复旧
外阴、阴道充 血水肿消失
子宫复旧
骨盆底肌肉、 筋膜张力恢复
子宫复旧——宫底下降
• 子宫从分娩前的1000克恢复到未孕时的50克; • 子宫收缩变硬,逐渐缩小; • 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未孕大小;
• 产后子宫复旧时引起的下腹部阵发性剧痛; • 经产妇多见; • 产后1~2天出现; • 持续2~3日消失; • 哺乳时可刺激宫缩,疼痛加重; • 不需要特殊用药。
子宫复旧——恶 露
• 什么是恶露 ? • 恶露的变化与子宫恢复情况有关。
一定要注意观察恶露情况!
如何观察恶露是否正常
• 从恶露颜色和持续时间观察
血性恶露持续3天 浆液性恶露持续10天 白色恶露持续3周
• 从恶露的气味观察 •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无臭味
共持续 4~6周
2.乳房的变化——泌乳
■ 分娩后开始有乳汁分泌; ■ 早吸吮、早开奶; ■ 吸吮刺激是乳汁不断分泌的关键; ■ 坚持母乳喂养——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