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3-6年级下册1-3单元小语教材课文朗读指导
四年级
四下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朗读指导:
这首诗写诗人在春天丽日之下,漫步小径中的所见所感,写出了大自然之宁静优美,表现出作者心情之喜悦闲适。
第一诗节讲漫步小径的近处所见所感,第二、第三诗节与“走走”呼应,讲怎么走,讲在走中放眼看到了、感到了什么。
诗歌感情饱满丰富、想象丰富奇特、情景交融,诗歌语句清新自然、优美流畅,节奏明快、韵律感强。
我们朗读时,要通过明快、深情、赞美的语调语气把这些表达出来。
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通过各种景物与行为的组合意象来表达的,情感表达是具体可感的,我们要边读边想象,在眼前过电影,把诗句描绘的美好事物都在眼前一幕幕地给放出来。
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把泥路、小草、小白菊、风蝶儿描写得那么可爱,要对比着读出它们的生机与可爱。
第二小节的前两句要与第一诗节的前两句读出呼应与感情的提升,声调要提高一点。
第三小节后两句要读出诗句的跳跃、流动、变化,读出诗人心情的快乐悠闲与节奏的跳跃起伏。
晕皱,是指溪水泛起的小圆圈与波纹。
“山间移动的暗绿”指的是飘动的云彩在山间投下的阴影,作者把它比作“云的脚迹”,非常贴切形象新颖。
这首诗的双数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是韵脚,读稳了,有助于读出诗的韵味。
经过一冬的宅家抗疫,现在来读这首诗会倍感春光的美好、此诗的美妙!
四下第11课《白桦》朗读指导:
这首诗写的是北方雪中的白桦。
诗人叶赛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它的挺拔、高洁之美,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的整体意境是宁静优美的。
诗的第一、第二小节从白桦的自身来写,第一节从整体上写出雪中白桦的高大美丽,第二节从局部写出白桦的美丽;第三、第四小节从白桦与环境的融合方面来写,写出白桦在朦胧寂静中、在灿灿的金辉里、在姗姗来迟的朝霞中的变化之美。
朗读时,要随着诗句进行想象,眼前出现一幅幅画面,才能读出诗人描绘的美的形象和宁静的意境,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每节诗第二句和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韵脚,要注意读出来,才能读出此诗的韵味。
流苏,是指装在车马、楼台、帐幕、锦旗等上面的穗状物,皑皑,是形容霜雪洁白。
四下第10课《绿》朗读指导:
《绿》是艾青先生写的一首现代诗,主要写大自然令人喜爱的绿,表现诗人对绿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诗节讲大自然到处都是绿,第二诗节讲看到的各种绿的色彩,第三诗节讲自己感受到的绿,第四诗节讲各种绿集中在一起,最后一个诗节讲绿在风中一致飘动。
诗人大胆想象,通过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把绿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写得美丽动人。
我们要带着喜爱、赞美的情感来读,读时眼前要能看到诗句所写形象。
这些地方要读出变化:第二诗节中6个带“绿”的词语,第三诗节中风、雨、水和阳光的诗句,第四诗节三个“在一起”的诗句。
四下第9课《短诗三首》朗读指导:
冰心奶奶1923年1月出版的组诗《繁星》共164首,以母爱、自然、童真和人生感悟为主题。
诗作温柔、细腻、雅丽,微带忧愁,微含哲理,有超凡脱俗的韵味。
组诗是作者在繁星下的一些形象思考,所以朗读时语调不要过高,音量不要过大,语速不要过快。
每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