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6课洋务运动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6课洋务运动

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 整体认识。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学习新课 1、组织学生欣赏一段关于洋务运
动的视频。 2、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自学卡。
观看视频,初步直观感受洋务 运动。
(1)什么是洋务派。
分小组自主学习,在自学卡的
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课文,提 (2)洋务运动(时间、代表人物、 炼课文中有效的信息
最近有的影视剧对李鸿章进行了 莫名其妙的美化,把他塑造成“爱国者” 了!但是,把课本 “文献资料·李鸿 允许学生争论,发表各自观 章的自白”与民间“宰相合肥天下瘦” 点,只要“自圆其说”就给分。 的说法相对照,能说李鸿章是爱国的 吗? 四、课堂总结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 看待问题的能力。树立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负我们孤儿寡母吗?
4、解决重难点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概 括出原因。
(1)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失败的原因:
①、出示材料解析题,(幻灯片 出示)
1) 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
强,不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 材料 1:洋务派在办洋务洋务运动 术;
的的整个过程中机器主要靠进口,技术 人员主要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
目的、性质、结果、标志)。
(3)洋务运动的内容。(表见后面)
学习小组内各成员可以相互
质疑释疑,合作交流
3、检查自学效果。(幻灯片出示) 。
最近网上流传一本新编历史剧《洋
务运动》,请根据教材知识,判断下列
剧情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有错误,指
出错在何处。
根据学习收获,从剧情中找出
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说出理由并 剧情 1:在乾清宫,慈禧召集 修改,进一步掌握洋务运动的目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的精神。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的积极性,并在自主学 习过程中发现疑问,自 主解决。
引导学生给剧情挑 错的题,既激发学生学 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 加深对洋务运动的目 的、内容的了解。
剧情 2: 1872 年某月某日慈
),
李鸿章前日上奏折,说是要引进西方的
政治制度,开国会,设议院,这不是欺
首先,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洋务 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也没 有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其次,洋 务运动还是有它的进步意义的,表现 在: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 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
分组讨论,概括答案。 结合所学和问题进行正确的 评价。
制度。
材料 4 “西人立国……育才于
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
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
为后面戊戌变法、辛
也。轮船、火炮、水雷、铁路、电线,
亥革命的学习埋下伏
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理解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 笔。
②、思考问题:依据上述材料概括 先进技术,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
年级
教 学 目 标
八年级 知识 技能
过程 方法
情感 态度
课题
第6课 洋 务 运 动
课型 新授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 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 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 “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 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 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
而维护的是清朝封建统治,这样
③、重点强调根本原因。
生产关系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
展,所以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2)评价洋务运动 出示如下问题:
①、什么事件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 产?
②、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 强起来?
③、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 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指出:洋务运动的评价:
概括、复述本堂课的主要知 识,理清知识结构。 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以 史为鉴,面向未来。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 结构,培养学生的概括、 归纳能力。
作业 设计
开放性的试题。(出示幻灯片)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们是生活在 19 世纪六七年代的一群非常有思想的年轻人,有 心为国家强盛作点贡献,而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延续自己的 统治,向你咨询意见,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怎样改革才能使国家迅速走向强大?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三个图片(鸦片战争、第
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 索,讨论回答问题: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
2、根据三幅图片讲述:步入近代 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
的清王朝,遭到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危害?
成大业; 材料 2:慈禧太后权利欲极重,又
善于玩弄权术,大力扶植那些反对 和洋务派的顽固势力,用以牵制奕 和 洋务派。
材料 3:1875 年后,慈禧太后极
力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拉拢奕寰,并利用他排斥奕 ,奕寰宠 信日隆,势力也随之膨胀,而奕 的权 4) 根本原因:没有彻底变革封建
利处于日渐减弱之势。
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
2.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 的情况有哪些不同?
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现实,统治集
通过图片来吸引学 生精气凝神,使他们在 上课伊始就能投入学 习。
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 19 世纪 60 年代,
出现了一次统治第 6 课《洋务运
动》。
2) 顽固派仇视一切外洋事
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如崇厚筹办的 物,并阻饶、破坏;
为了更好地突破这 个难点,同时培养学生 论从史出的能力与习 惯。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
天津机器制造局,他不懂洋务,委托英 国人总管,筹备了三四年,耗资不少,
3) 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
但进展不大。
领导核心,力量分散、有限,难
3、释题。
《洋务运动》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第二单元是近代化的探索。所谓近代
理解近代化的含义,为学习
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 新知识做好铺垫。
的出路的过程。
同时结合目录了解本单元的主要
知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内容。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运用目录体会新教 材的特点:单元主题式 知识结构。
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倭仁等大臣 的、内容。
商讨国事,李鸿章提出要修铁路,遭到
张之洞的坚决反对,张之洞说:“电线
铁路,冶铁织布,变华为夷,鄙见迂疏, 。
期期以为不可。”双方激烈辩论,难分
高下,慈禧问倭仁意见,倭仁说:“购
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使学生形象直观地 从整体上对洋务运动有 一定了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在自学卡的指导下, 进行自主阅读课文,找 到课文的主干知识。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9 世纪 60-90 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 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 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 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 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 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 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 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 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
板书 设计
洋务 运动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
背景
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培养新式人才
评价
结果: 目的: 性质: 积极意义:
教学 反思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
学会从结果、局限性、进步 性等方面全面评价洋务运动。
培养学生一分为二 辨证看问题的能力。 把握历史学习的一项基 本原则:史由论出,论 从史出。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
初中历史精品教案
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 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民族工业的 兴办,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 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课堂延伸
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 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 一些抵制作用。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