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8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word教案(1)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8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word教案(1)

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表演话剧再现历史,可以让学生在编、导、演的过程当中,自觉的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的目的,做到“润物细无声”。

能力目标1.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搜集整理,加工润色,进而编成表演性很强的剧本,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整合、概括、运用能力。

2.采取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凝固的历史材料中,赋予自己独立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组织安排能力,而且诸多环节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之间整体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德育目标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搜集学习、表演评价,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为了祖国的疆土,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的先辈们所做的抉择与奉献。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课前搜集材料,整理剧本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教学难点活动秩序的维持●活动要求1.历史短剧是今天的人演过去的事,要尽量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再现已逝的历史。

2.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完成短剧的编排、演出任务。

3.历史短剧的背景知识和主要情节要符合历史史实,但同时也可以加一些合理的想象、发挥,使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有趣。

4.选若干名同学组成评委,商议制定评比项目和评比规则,要让大多数同学有获奖机会。

评委要做到客观、公正。

●活动准备1.按剧情发展,将全班分成3个组,分别饰演“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历史片段。

2.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监制。

其余同学分任编剧、导演、演员、旁白、服装美工设计、配乐等。

允许兼职。

3.各小组成员在确定任务后,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去搜集相关材料及演出用的道具,编剧写出剧本初稿后,请老师商议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然后由组长组织全组同学进行讨论、修改。

4.导演根据已经修改好的剧本,组织演员进行排演。

在此过程当中一定要发挥导演和演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不好演的剧情或是无法布置的道具,可用旁白或是投影。

5.演出完毕,历史科代表组织全班同学投票选举最佳男演员、女演员、配角、编导等。

6.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的同时,提出意见或建议,为日后的课外活动积累经验。

●拉开剧幕音乐响起。

(最好是舒缓的适合朗诵的)旁白:比海水更深的蓝,飘浮在天空。

阳光舞蹈着,穿梭于大地空旷的长廊里。

雄伟的布达拉宫上空,悠远的钟声回荡着,黎明下的祈祷覆盖了远方的人群,无数的藏袍,无数的智慧,随风吹去。

雪山高耸,静静的俯视着这块神奇的土地,白色的光泽垂直而下,大片的帐篷如一朵朵巨大的花盛开在布达拉宫周围……这就是神秘的西藏,一千三百多年前,这里被人们称为“吐蕃”。

公元636年,勇敢智慧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上其他的部落,建立了以逻些为中心的强盛王国。

勤奋好学的国王松赞干布早就对大唐的强盛和富庶羡慕不已。

634年,唐太宗李世民见吐蕃日益强大,便派使节前往安抚,松赞干布在逻些城接见唐使后,对唐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对唐朝的制度、文物、礼乐、冠裳向往神慕,很想与唐王朝联姻,学习中原文明,于是他派使臣东入长安,向唐朝进贡并请求娶公主为王后。

当时向长安求婚的,还有已经表示愿意臣服唐朝的东突厥和吐谷浑使节,李世民便优先考虑了早到的吐谷浑,而婉言谢绝了吐蕃和东突厥的请求。

求婚心切的松赞干布听完后大怒,立刻出兵攻打素来和睦的邻邦,并把吐谷浑赶到了青海湖以北地区。

第二年,得胜的松赞干布一面派使臣带聘礼入唐迎娶公主,一面派大兵压境来迫使唐朝允婚。

但是,唐太宗并没被吐蕃咄咄逼人的阵势所压倒,相反却立即迎战吐蕃,不到十天,唐军便打败了吐蕃。

回国不久,松赞干布就转向泥婆罗(即今天的尼泊尔)国王求婚,娶回了该国美丽的尺尊公主,经过一年多的冷静思考,松赞干布还是不能放弃同大唐通婚和好的愿望。

但这时他已意识到,必须诚心通好才能娶回公主,于是公元640年,他又一次派出使节出使长安,表示谢罪之意并诚意通婚……第一幕吐蕃使者求婚时间: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地点:皇宫附近的旅馆出场人物:禄东赞(吐蕃丞相)及随从。

旁白:贞观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傍晚,吐蕃国使者——大相禄东赞率随从一百多人,奉吐蕃国王松赞干布之命,一路晓行夜宿,历尽跋涉后终于来到长安。

因为此时朝见皇帝已经太晚,所以禄东赞等人只好下榻在皇宫附近的旅馆里,随行人员都已经睡着了,上床后的禄东赞尽管已是疲惫不堪,但由于满腹心事,所以一时还是无法入睡。

傍晚在长安城见到那些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建筑至今还使他叹慕不已;那熙熙攘攘的人流,百业兴隆的繁华景象更使他流连止步;更重要的是,明天的金殿一行,使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自己能不能完成赞普交给的任务,将美丽的公主迎回本国,就在于明天自己的举止和言行了。

心情难以平静的他翻身下床,向店主人要了一壶酒,一个人踌躇满腹的喝起来。

老板娘送菜,见此情景,不禁问道:“客官打扮,不像本地人氏,一个人喝酒,定然有心事,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禄东赞感激的望了一眼这位大嫂,坦率地说:“不瞒大嫂说,我是来向大唐求婚的使节,明天要去朝见皇帝,但我心里还没十分把握能娶回公主,所以睡不着,只好一个人喝酒解闷。

”老板娘听完,脱口说道:“公主聪明美丽,博学多才,怎么舍得远嫁他乡?”“大嫂怎知道的?”“我怎么会不知道,我从前在宫里侍奉过公主,公主的秉性、爱好我怎会不知,她的双眉间有一颗红痣……哎哟,我怎么会说起这些呢,客官你早些休息吧!”老板娘见禄东赞已伏案睡着,便轻轻的带上房门走了……禄东赞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他急忙洗漱、穿戴整齐,带着随从去皇宫朝见大唐天子。

地点:大唐金殿出场人物:禄东赞、唐太宗、传令宫女、各国使节禄东赞:“吐蕃大相禄东赞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唐太宗:“爱卿平身,不知爱卿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大唐为了何事?”禄东赞再次跪拜:“臣此次来到大唐,是代表赞普向陛下来请罪的,前番攻打松州一事,实在是两国之间的误会,还请陛下谅解吐蕃人的鲁莽,这里有黄金五千两、珍宝数百件,请陛下收下我们的诚心。

吐蕃乃蛮荒之地,远离中原文明,既已归属大唐,吐蕃人愿从此学习中原文化,所以,臣这次仍然斗胆向大唐求婚,希望得到大唐公主的教化。

”旁白:唐太宗对禄东赞的才干十分欣赏,对吐蕃人的诚心和恒心也已心中有数,更重要的是,他对吐蕃的崛起不敢有丝毫的忽视。

于是,唐太宗:“松州一事双方都有失误,我们就不要再旧事重提了。

至于求婚,因为求婚者甚多,而大唐公主只有一个,让朕好生为难。

幸好公主聪慧,她出了五道题目来考验众使节的智力,谁最后取得胜利她就嫁给他的国君。

”旁白:禄东赞在本国一向以聪明机智闻名,他环顾了一下金殿上其他国家的使节,见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便爽快干脆的答应下来。

第一道题在禄东赞入座不久就上来了,一个俏丽的宫女手托托盘,盘中放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

宫女:“这颗明珠叫九曲明珠,是公主珠串中的一颗。

公主今天拆下来,看诸位谁有办法再把丝线从孔中穿进去。

”旁白:众使节一听都站起身凑向前去观看,不看还好,一看全都泄气了,那明珠的孔不但小,而且极弯曲,用手工针线都无法穿过。

使节们回到座位后都议论、喧哗、摇头。

禄东赞不露声色的站起来说:“让我来试试。

”他让手下人从殿外捉来一只蚂蚁,将丝线缚在蚂蚁的腰部,轻轻把蚂蚁放进明珠的孔内,然后对着孔内吹气,立不住身的蚂蚁便不停地向里爬。

不一会儿,带着丝线的蚂蚁便从明珠的另一个孔中钻了出来,线也就穿好了。

第二天,他们被带到了一个大牧场上。

那儿马匹混杂成群,都在埋头吃草,这时候仍是那个小宫女出来。

小宫女:“这是100匹母马和100匹马驹,马驹在牧场自由惯了,不肯回到母马身边,看谁有办法在两天内将它们母子分别寻认出来。

”旁白:禄东赞一听差点乐出声来,这个问题对于以畜牧为生的吐蕃人来说真是太简单了,他恐怕别国使节抢走答题的机会,因此宫女话音刚落,他便接声说:禄东赞:“那还不简单,先将母马和马驹分别圈养起来,然后断绝马驹的草料、饮水,一天以后,这些马驹就会自己去找母马吃奶”。

旁白:第二天,按照禄东赞的办法圈养的马驹早已又饿又渴,一放出来,他们立刻到自己的妈妈身边,没命地吃起奶来。

转眼到了第四天,这一天早上众使节还没去朝见,便收到了太宗派使送来的100缸酒和100只羊。

使者:“皇上有旨,要各国使节在一天内喝完酒,吃完肉,还要把羊皮鞣好。

”旁白:各国使节一见肥羊和美酒,都匆忙把羊杀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肉还未吃完,人已酩酊大醉,根本鞣不了多少羊皮。

而智慧的禄东赞却让随从的骑士排好队,杀完羊后,一面小口喝酒,小口吃肉,一面鞣皮子,天还没黑,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第四个问题却迟迟不肯宣布,第五天晚上,宫中忽然敲起鼓来,就在使节们晕头转向之时,有人传来圣旨。

使者:皇上有旨:各国使节火速进宫商议国事。

旁白:其他使节都睡意惺忪的跟着入宫,禄东赞却在后面一边走一边做记号,到了皇宫。

唐太宗:这是公主出的第四道题,看你们能不能顺原路返回,各位使节请吧!……第六天,上朝的使节除了禄东赞之外,其余的一个个神情沮丧。

太宗:“诸位不要灰心,还有一道题没做呢,这次谁最后胜利了,公主才许给他的国王。

”各国使节一听,兴致立刻提了起来,太宗朝后宫拍了拍手,只见两队如花似玉的年轻宫女从里面鱼贯而出。

太宗:“这三百名服装扮相相同的宫女中,只有一个是真正的公主,谁能凭运气认出公主,谁就能最后获得胜利。

”旁白:禄东赞一听,立刻后悔万分,他责备自己第一夜不该昏睡过去,而顾不上向老板娘打听一下公主的容貌,现在,只好凭那颗红痣去认公主,对不对,只能听天由命。

当他看到其中一个宫女眉间有痣时,一时大喜。

刚要喝出声,那宫女一回头,禄东赞忽然认出她是那个两次传令的宫女。

直到三百个宫女走完,他也再没发现第二个眉间有痣的宫女。

禄东赞站起来,激动地说:“我找到公主了!”第二幕文成公主西行旁白:公元641年正月十五日,送亲的队伍在宫外排了长长的一列。

公主的随从人员中有乐队、文士、农技人员、工匠、厨役,在他们的身后是大量的车队,依次是金银器皿、珠宝饰物、绢帛绸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学、医药、历法和记载各种生产技术的书籍,各种农作物蔬菜种子、碾磨、纸、酒等细微的日用品。

送亲的队伍到了长安城西十里的送客亭,文成公主拜别了皇帝和送行的诸大臣,细细的北风刮了起来,车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唐都。

文成公主入吐蕃,路途漫漫,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青海有座日月山,唐朝时是唐和吐蕃的分界线。

据说文成公主在离开时,唐太宗特地为她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文成公主途经此地时,拿出宝镜东照长安,不觉潸然泪下。

可是一想到唐蕃友好的局面,她毅然扔掉日月宝镜,随着宝镜“哐当”落地,那里竟慢慢隆起两座山,这就是我们今天在青海西宁市看到的日月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