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酸钙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碳酸钙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碳酸钙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碳酸钙遍布于自然界,矿物以方解石、冰洲石、钟乳石、大理石、石灰石、珊瑚、贝壳、白垩等形式存在。

一、方解石
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

其化学成分为CaCO3,因此,方解石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

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

它是生产重质碳酸钙的主要原料。

特性:有完全的菱面体解理,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条痕白色,,硬度3.0,比重2.71,加稀盐酸剧烈起泡。

形状: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等。

色泽:因其中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如含铁锰时为浅黄、浅红、褐黑等等。

但一般多为白色或无色,也有少量的灰色、红色、棕色、绿色和黑色。

方解石
二、冰洲石
无色透明的方解石也叫冰洲石,这样的方解石有一个奇妙的特点,就是透过它可以看到物体呈双重影像。

因此,冰洲石是重要的光学材料。

产状:在泉水中可沉积出、在火成岩内亦常为次生矿物、在玄武岩的孔穴中、沉积岩的裂缝内常有方解石填充而成细脉或坑窝状。

冰洲石
三、钟乳石
石灰岩中可以形成溶洞,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等其实就是方解石构成的。

自然界中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大的碳酸轻钙,溶有碳酸轻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轻钙就会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石柱。

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CaCO3+CO2+H2O= Ca(HCO3)2
Ca(HCO3)2=CaCO3↓+CO2↑+ H2O
钟乳石
四、大理石
又称云石,它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软,并在所含矿物质发生变化时重新结晶形成大理石。

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其主要成分约占50%以上。

颜色很多,通常有明显的花纹,矿物颗粒很多。

摩氏硬度在2.5到5之间。

大理石主要用于加工成各种形材、板材,作建筑物的墙面、地面、台、柱,是家具镶嵌的珍贵材料。

还常用于纪念性建筑物如碑、塔、雕像等的材料。

大理石
五、石灰石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一般含量分布为:碳酸钙91.17%,二氧化硅2.62%,三氧化二铝0.21%,三氧化二铁0.52%,氧化镁1.10%;摩氏硬度在3到4之间。

而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

石灰石是生产生石灰的主要原料。

在现代工业中,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石灰、电石的主要原料。

石灰石
六、贝壳及珊瑚礁
透过生物学作用,碳酸钙以贝壳或珊瑚礁的方式产出。

贝壳是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贝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

珊瑚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石灰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

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黑色、红色、粉红色和橙红色。

摩氏硬度 1.5-3,密度 2.6-2.7g/cm3,性脆。

遇盐酸强烈起泡。

用贝壳及珊瑚为原料生产出的碳酸钙为生物重质碳酸钙,简称生物钙,其特点是白度高、粒度好、硬度低。

贝壳珊瑚礁
七、白垩
白垩,又称白土粉、白土子、白埴土、白善。

是石灰岩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是有古生物的残骸集聚形成的。

白色,质软,分布很广。

白垩是一种微细的碳酸钙的沉积物,是方解石的变种。

作为矿物的白垩一般用来制造粉笔等产品。

白垩主要是由单细胞浮游生物的遗骸(颗石)构成。

其中含有海绵骨针、浮游性有孔虫壳、菊石、箭石、海胆和贝类化石等海生动物的壳。

而纯是在海洋中形成的。

成构白垩的颗石来源的球藻是一种植物性的鞭毛虫类,它有两条等长的鞭毛,体呈球状大小为3—35微米,在其细胞表面覆盖的大量微小的石灰质壳就是颗石,为1—11微米大小的扁圆状或扁椭圆状,有时具喇叭状突起。

一种特殊的泥晶灰岩,色白而疏松多孔.成分很纯,几乎全部由方解石组成.孔隙可达36—63%,是由微体生物化石(如颗石藻含量高达80%)堆积而成.常混入少量的粘土杂质、有孔虫、放射虫及软体动物碎屑.主要形成于浅海环境.
白垩
常德市磊鑫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