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5、熟地黄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药材
核对品名、数量、产地、物料合格证、除去外皮等
净选
除去杂质,大小分2-3档
洗润
洗净,闷润2-4h,
蒸制
表面及断面乌黑色。
干燥
干燥温度:50℃-60℃,干燥时间:2-4h 摊料厚度:2-5cm,翻料频次:2h/次
切制
中间产品检验
刀距:4-5mm,韩切机切制为2-4mm厚片
量,在每一容器上悬挂状态标志,应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品批 号、操作日期、操作人等。检查合格后净药材转交下一道工序。
生产过程中,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 理。
7.2.1.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 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1.4 物料平衡: 净选结束后,计算工序物料平衡,超出正常范围(98%~100%),应 及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有关人员调查处理。 7.2.1.5 清场: 7.2.1.5.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 -QJCG00102)进行清场。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 《拣选台清洁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2502)清洁设备、工器具。 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不相关的 文件。 7.2.1.5.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 等“已清洁”标示。 7.2.1.5.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 (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 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2 洗润 7.2.2.1净洗 接上一工序转来的净药材生地黄后,核对品名、批号、数量等。确 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净选后的生地黄置XYJ-700型洗药机内,按《XYJ-700型滚筒式洗
直接包装的熟地黄QA人员按《中间品取样操作规程》(WSQYCG00502)取样,填写中间产品请验单。经QC人员检验水分小于 15.0%,杂质小于3.0%,即产品合格后转交下一道工序(内包或切 制)。
转切制工序:熟地黄需烘制八成干时转切制工序。 7.2.4.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 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4.4 物料平衡: 干燥结束后,计算工序物料平衡,熟地黄(个)物料平衡限度(98% ~100%),熟地黄(片)物料平衡限度(96%~100%),超出正常范 围,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有关人员调查处理。 7.2.4.5 清场: 7.2.4.5.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 -QJCG00102)进行清场。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 《3550型隧道式烘房清洁操作规程》(WS-QJCG03200)清洁设备、工器 具。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不相 关的文件。 7.2.4.5.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 等“已清洁”标示。
药机标准操作规程》(WS-SBCG00902)操作,每次装生地黄约4050kg,采用喷淋水,连续清洗的方法清洗,净洗时间:8~10min清洗完 成。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做好记录,复核无误,QA检查合格后转交 下一道工序(浸润)。新购置地黄含水量较大可在净洗后转入蒸制工 序。
7.2.2.2 浸润 净药材浸润软化前应先核对待软化的净药材的品名、批号、数量及 日期等,质量应符合规定,确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 产遗留物。取净药材地黄,置不锈钢润药池中,在常温下浸润2-4h,经 检查药材无干心,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盛器中,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 做好记录,复核无误后,转交下一道工序。 7.2.2.3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 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2.4 清场: 7.2.2.4.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 -QJCG00102)进行清场。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 《XYJ-700型滚筒式洗药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3002)、清 洁设备、工器具。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 产品生产不相关的文件。 7.2.2.4.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 等“已清洁”标示。 7.2.2.4.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 (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 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3净药材的蒸制 7. 2.3.1蒸制前应核对品名、批号、日期等,质量应符合规定,确 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文件名 称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 TS-SCGY00090一3 、 码
修订 人
审核 人
批准 人
修订日 期
审核日 期
批准日 期
颁发部 质量管理 颁发数



生效日 期
接收部 门
○总经理 ○总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师 ○生产副总 ○质量受权人 ○办公室 ○质量管理部 ○生产技术部 ○销售部 ○财务经营部 ○QA ○QC ○仓库
编号: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1、品名、代码、规格、批量 2、原料、辅料及用量 3、标准依据 4、产品概述 5、熟地黄生产工艺流程图 6、熟地黄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的规定 7、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8、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及平衡限度 9、质量标准及包材清单 10、质量控制要点、项目、检查频次 11、主要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 12、劳动组织、岗位定员、生产时间 13、安全及劳动保护 14、卫生 15、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6、附页 16.1标签样稿 16.2修订历史
7.2.4.2 用3550型隧道式烘房干燥。按照《3550型隧道式烘房操作 规程》(WS-SBCG02000)操作,将炮制好的熟地黄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烘 盘中,控制烘盘中的饮片厚度2-5cm,置烘箱内,按3550型隧道式烘房 标准操作规程,开启电源,设定干燥温度为50℃~60℃,连续烘制。 (直接包装需烘制4-6小时,转下个工序切制需烘制2-4小时)干燥过程 中每2h翻料一次,并记录。干燥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出料,装入 洁净的容器中。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并做好记录,复核无误,进行 物料平衡检查,计算结果在规定范围内,转入中转站。
○质量副总 ○采购部 ○车间
修订依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修订 据
目 的:建立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明确熟地黄生产过程的要求 和内容,规范熟地黄生产和质量管理,保证熟地黄产品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熟地黄生产的工艺过程。
三、责 任 人: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员。
四、正 文:
1、 品名、代码、规格、批量
.1 品名及代码:(蒸)熟地黄(个)C009-1 (蒸)熟地黄
(片)C009-3
1.2规格:厚片或个
1.3批量: 20kg~1000kg
2、原料、辅料及用量
原料: 地黄 代码:Y008 用量:依据生产批量 3.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 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 4、产品概述 4.1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 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 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4.2 炮制 蒸法:取生地黄,大小分档,加清水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 器内,用蒸汽蒸至黑润,取出,干燥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 即得。 4.3 性状 熟地黄(片):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 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 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熟地黄(个):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 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4.4 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 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 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4.5 用法与用量:9~15g。 4.6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4.7 贮存期:暂定二年。 4.8 包装规格:1000g,500g,100g。
干燥
干燥温度:50℃-60℃ 干燥时间:4-6h
摊料厚度:2-5cm,翻料频次:2h/次
包装
严密性检查
成品
成品检验合格
入库
6、熟地黄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以下规定: 6.1 生产环境为一般区,温度10~30℃,湿度45~75%。 6.2 生产用水为饮用水;不同中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洗药用流动 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它药材。 6.3 生产用原料、辅料均检验合格并有物料放行单,相应的供应 商均进行了评估。 6.4 中间产品、包装材料与物料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得靠墙存 放。应悬挂物料状态卡,标明名称、批号、数量等。 6.5 不同物料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防止混淆。 6.6 生产中使用的贮存容器(塑料周转箱或不锈钢容器等)应 符合药品质量要求,不得对中药饮片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6.7 贮藏应置通风干燥处。 7、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2.3.2蒸制 7.2.3.2.1取净生地黄,大小分档,置蒸药锅内,按照《600型常 压蒸煮锅标准操作规程》(WS-SBCG02200),用塑料铲把已洗润合格的 地黄装入笼内,每层笼内装80-100 kg,每次装约200~600kg,(新购置 地黄蒸制48--72h,放置未满3年地黄蒸制24—48h,放置3年以上地黄蒸 制12-24h)。用蒸汽加热蒸制12小时,焖12个小时,再加热蒸制12个小 时,焖12个小时。蒸制温度100℃,夹层压力0.1 MPa ~0.2MPa。蒸至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放入洁净的不 锈钢盛器中,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做好记录,复核无误,QA检查合 格后转交下一道工序(干燥)。 7.2.3.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 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3.4 清场: 7.2.3.4.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 -QJCG00102)进行清场。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 《600型常压蒸煮锅清洁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3400)清洁设备、 工器具。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 不相关的文件。 7.2.3.4.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 等“已清洁”标示。 7.2.3.4.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 (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 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4 干燥 7.2.4.1确认本岗位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 物,接蒸制工序产品,干燥前应核对品名、批号、日期等,质量应符合 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