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宋元)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盛世下的危机(明清)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宋元)
一、北宋
1、建立:960年;后周武将赵匡胤(宋太祖);通过“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定都东京(汴京)
979年;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并没有实现全国统一)
2、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背景:针对唐末以后频繁改朝换代和地方割据混战的积弊.宰相赵普提出军权钱的措施
(2)措施:
①(军事)控制军权.削弱大将兵权;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禁军定期换防;
将各地州镇士兵的精锐选入禁军.(强干弱枝;拱卫京师)
②(政治)强化君权.
中央: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财政三个互不统属的平行机构.
地方:设置通判监督知州.(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③(经济)集中财权.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各地赋税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其余全部交给
中央. (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3)影响:积极:有利于维护统一和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带来机构重叠、效率低下、开支庞大;以及军队作战指挥不畅、战斗
力低下等弊端;导致积贫积弱的严重后果.
3、重文轻武(偃武兴文)
(1)措施:①专派文臣担任知州;管理地方;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③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④以不杀大臣、士人、谏官为“祖宗家法”;
(2)积极影响:提高了官僚集团的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二、宋辽
1、辽的建立: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建立辽政权;定都上京.
2、宋辽之战
(1)宋辽战争中;北宋经常失败;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
(2)1004年;辽进攻北宋;北宋宰相寇准;和皇帝宋真宗;坚决反抗;北宋胜利.
(3)1005年;宋辽和议(澶渊之盟):①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②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4)影响:消极: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积极:澶渊之盟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此后;南北贯通;
互市不绝;持一百余年和平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繁荣景象.
三、宋夏
1、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在兴庆称帝.
2、北宋与西夏:
(1)北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经常胜利;但是由于:战争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北宋中断了对西夏的粮食供应;西夏统治者向北宋提出和议.
(2)和议(1044年签订)内容:①夏对宋称臣
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③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辽、西夏与宋的贸易市场称为:榷场)
四、宋金(北宋、南宋和金)
1、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
2、北宋灭亡过程:金先灭掉辽;后来又灭掉北宋;北宋变成了南宋.
3、北宋的灭亡:时间:1127年;皇帝:宋钦宗;事件:“靖康之变”
1127 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和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
4、南宋的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
5、南宋人民的抗金斗争:
(1)抗金英雄:岳飞
(2)重大胜利:1140年;郾城大捷
(3)影响、意义:遏制了金兵南下;使南方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利益.
(4)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①正义战争;维护了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根本原因)
②岳飞:家庭教育;名师培养;国家危难以及军旅生活的磨炼;决心精忠报国.
③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④其它抗金力量的配合
(5)结果:岳飞最终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南宋与金和议.
6、宋金和议内容:1141年;宋金和议.
①南宋对金称臣;向金送交岁贡.
②两国以淮水和大散关为界;形成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宋与辽、西夏、金的发展趋势:民族融合
一、宋代的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1、过程: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就有南移趋势.
一直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结束.
2、含义: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3、影响:使南方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4、原因:①北方战乱;南方安定;
②人口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③国家的有利政策;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5、表现:(1)农业:
①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改进.例子:秧马
②优良水稻品种占城稻大面积推广;水稻成为粮食产量首位.
③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2)手工业:①煤;当时称石炭;开采量世界第一.
②铁、铜等金属冶炼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③陶瓷制作精美;畅销世界;中国被称为“瓷之国”(景德镇:瓷都)
(3)商业:①出现大量集市和城镇(《清明上河图》:商业市镇的繁荣)
②北宋前期;四川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流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4)海外贸易:①重要港口设置专供外商居住的“藩坊”;并设有“藩市”“藩学”;
②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③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重要的港口:泉州
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答: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技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二、宋代的城市与乡村生活
1、人员构成统治阶层:皇室、官僚、地主
社会主体:士:多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读书人;地位较高
农:拥有少量田产:自耕农、半自耕农
租种他人土地:佃农
工:官营、私营的手工业作坊雇佣工匠;身份相对自由
商:缴纳商税;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城市生活
(1)城镇大量涌现;人口大量增加;北宋都城汴京为世界第一大城市;
南宋临安、建康人口达百万.
(2)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订为坊郭户
(3)随着城镇规模扩大和居民人口增加,文化(瓦舍);体育(蹴鞠)等各种活动蓬勃开展.
城市中的固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瓦舍
瓦舍的出现;意味着都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趣味.
3、乡村生活
物质:宋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乡村;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
文化:①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在农村的流行;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改善.
②宋代流行的传统节日:元旦、寒食、冬至
三、科技和文学(唐、宋、元)
1、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时间;印纸;印刷中心;
《金刚经》
(2)活字印刷术:时间;人物;影响(①②);传播(中、
外)
科技2、火药(1)发明:()时期;人物();配方在();()
运用于军事
(2)运用:分为()三类;
有()等.对欧洲社会巨大影响
3、指南针(1)发明:战国();宋代()又叫()
(2)应用:一发明;宋朝就运用到()
(3)影响:由()人传到欧洲;对()和()
提供重要条件.
4、郭守敬:()代;()家.研制新型浑天仪叫();修订
()测定一年365.2425天
5、黄道婆:()代;棉纺织业革新(3)
(1)李白:被称为();诗歌特点:
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1、唐诗(2)杜甫:被称为();他的诗叫()
沉郁顿挫;感情真挚细腻;反映现实生活
(1)什么叫词
2、宋词(2)类型豪放派:苏轼:特点;作品
文学(苏辛) 辛弃疾;:特点;作品
婉约派:柳永:委婉含蓄;市井气息
李清照:靖康之变;时代变迁
含义:把···结合;演出···的艺术
(1)元杂剧代表作:关汉卿的()
王实甫的()
3、元曲(2)散曲含义:由···;可以···
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发展达到高峰的原因?
①宋元时期政治发展;经济繁荣;各民族各地区相互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②继承隋唐时期的文化;继承和发扬外来文化;③各地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元朝的统一与拓展
铁木真:①②③
1、元
(1)目的:巩固统治
忽必烈2、改革(2)内容:
政治:建立();中央()全国最高行政机
构;地方();管理边疆.
经济:①推行();把()恢复为();禁
止掠夺()
②设置专门管理()的机构();把农业作
为衡量官吏政绩的标准.
③另()编写()
文化:提倡();设立()
(3)影响:
3、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文天祥、回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