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时期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儿童心理及智力发展、疾病治疗和护理,以及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儿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对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广泛性的护理,是护理专业必修的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及心理的特点,掌握儿童保健和临床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够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宣传,能利用护理程序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
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关心患儿,做好儿童身心全面护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3.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示教、实验、自修、电教、小组讨论、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课堂参与、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4.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41学时,实验13学时。
实践项目及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技能实验、临床见习、个人作业、病例讨论、电教、自修等评价方法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个人作业:书写护理病历、见习报告、讨论报告等。
课堂参与:出勤、发言的质量、讨论发言次数。
评价标准(百分制)1、评分比例理论考试60%技能考试20%个人作业10%课堂参与10%2、评价等级90分及以上优80分及以上良70分及以上中60分及以上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第一章绪论一、绪论:1h二、本章描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及素质要求,以及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简述儿科护理学的定义、任务、范围。
2.陈述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
理解目标:3.展望儿科护理学的发展方向。
应用目标:4.从儿科护理学的任务、范围方面分析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第二章生长发育一、生长发育:5h二、本章描述:本章介绍了小儿生长发育的概念、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描述了小儿体格生长与发育、认知发展、心理社会发展、游戏发展的有关知识。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能给生长、发育下定义。
2.复述胎儿期、新生儿期、围生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概念。
3.陈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4.列出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5.列出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6.说出出生时各体格生长发育指标的概念、平均值、增长规律、体重及身长的计算公式、上部量和下部量的概念。
7.列出常用的体格生长评估的方法。
8.说出前囟的概念、正常值、闭合时间以及后囟的闭合时间。
9.描述脊柱三个自然弯曲的形成过程。
10.说出乳牙的数目、出牙时间、出牙顺序、换牙时间和顺序。
11.复述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的3个阶段。
12.说出出生时脑重及发育情况。
13.复述小儿动作发育遵循的规律,粗、细动作的发育过程。
理解目标:14.解释测量前囟的意义。
15.举例说明小儿认知的发展过程、心理社会发展过程。
16.讨论游戏的功能。
应用目标:17.熟练完成小儿各项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方法。
18.比较男女生殖系统发育的时间和特点。
19.根据各年龄阶段游戏的发展特点,指导家长选择合适的玩具和游戏。
20.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小儿发展特点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技能实验: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测量自修:认知发展、心理社会发展、游戏发展第三章儿童保健一、儿童保健:1h二、本章描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童保健的定义、我国儿童保健组织、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以及预防接种的有关知识,说明了儿童保健对于减少儿童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意义。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简述儿童保健的概念、我国儿童保健组织机构。
2、说出新生儿家庭访视的时间安排及访视内容。
3、复述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保健重点。
4、说出预防接种的概念。
5、描述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的概念。
6、列出几种常用免疫制剂。
理解目标:7、解释计划免疫的意义及程序。
8、陈述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
应用目标:9、新生儿家庭访视时,对父母进行健康宣教。
10、应用各年龄期不同的保健重点对儿童实施健康保健。
11、结合预防接种时的注意事项,按步骤完成预防接种工作,并做好接种后反应的观察和处理。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自修: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
第四章健康小儿的营养一、健康小儿的营养:5h二、本章描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热能、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及其需要量、婴儿喂养方法、儿童和少年的膳食安排及其注意要点。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说出小儿对能量需要的五个方面。
2、说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的概念。
3、叙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4、列出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5、复述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及顺序。
6、列出儿童、少年膳食安排及进餐的注意要点。
理解目标:7、解释各营养素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8、确认供能营养素间的适宜比例。
9、区别补授法和代授法。
10、讨论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及少年的膳食安排要点。
应用目标:11、能正确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12、为人工喂养儿配制牛奶及计算奶量。
13、熟练完成小儿的人工喂养。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电教: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技巧。
技能实验:牛奶配制。
第五章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一、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6h二、本章描述:本章介绍了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来源、住院儿童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描述了小儿用药的特点和护理,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液体疗法的护理,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儿科护理病历的书写。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列出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来源。
2、复述小儿常用药物的种类。
3、列出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
4、说出常用液体的种类,口服补液盐的成分。
5、说出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
理解目标:6、举例说明各期儿童对疾病认识的差异。
7、陈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住院的反应。
8、陈述各类药物的适应症及用药注意事项。
9、区别低渗性、等渗性、高渗性脱水的机制、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
10、解释低钾血症的概念、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1、解释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2、明确液体疗法中补液量、补液种类、补液速度。
应用目标:13、运用所学知识能采取有效减轻住院儿童压力的护理措施。
14、按步骤完成口服、注射、外用等给药法。
15、判断患儿的脱水程度。
16、能简易配制几种常用的混合溶液。
17、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液体疗法的护理。
18、按步骤完成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19、按护理程序书写1~2份护理病历。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临床见习:口服、外用、注射给药法;与患儿沟通。
技能实验:常用混合溶液的配制、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个人作业:书写见习报告;书写一份儿科护理病历。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一、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5h二、本章描述:本章描述了新生儿分类、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其护理措施,介绍了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脐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钙症等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列出新生儿的分类方法。
2、复述各种新生儿的概念。
3、描述足月儿、早产儿的特点。
4、说出足月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5.描述各种新生儿疾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理解目标:6、讨论足月儿、早产儿的常见护理诊断。
7、陈述各种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8、陈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9、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应用目标:10、选择最佳护理方案为足月儿和早产儿实施护理。
11、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自修: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脐炎、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钙症。
第七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3h二、本章描述:本章介绍了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介绍了维生素D、A、B1、C的来源和生理功能,以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锌缺乏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实施健康教育。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说出营养不良和小儿肥胖症的概念、病因。
2、复述各种维生素的来源、生理功能及缺乏的原因。
3、描述各种维生素缺乏病、锌缺乏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理解目标:4、陈述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5、陈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营养不良和小儿肥胖症的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7、运用护理程序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自修:其他维生素缺乏、锌缺乏症。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h二、本章描述:本章描述了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介绍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并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护理。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复述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说出呼吸系统各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理解目标:3、解释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与本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
4、陈述小儿肺炎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
5、陈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6、应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儿,提出常见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自修: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h二、本章描述:本章描述了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介绍了口炎小儿腹泻、急性坏死性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实施健康教育。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复述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说出各种口炎的病原体、临床表现。
3、说出小儿腹泻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4、复述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生理性腹泻的概念。
5、说出急性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理解目标:6、陈述各种口炎的治疗原则。
7、解释小儿腹泻、急性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应用目标:8、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口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9、能运用护理程序分析小儿腹泻有关病例,实施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自修:急性坏死性肠炎临床见习:小儿腹泻个人作业:见习报告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h二、本章描述:本章介绍了小儿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及其分类,临床常见的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指征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还描述了病毒性心肌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