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1、各种食品及其原料必须有专人负责采购,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
采购食品时必须索证、进货验收并建立台帐。
2、实施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制度的食品包括:(1)食品(食用油及食品原料);2)食用农产品; ((3)食品添加剂;(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规定的索证项目。
3、在采购以上食品时,应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索证销售者或市场管理者出具的购物凭证并留存备查。
购物凭证包括发票、收据、供货清单、信誉卡等。
4、从食品生产企业或批发市场批量采购食品时,应查验食品是否有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由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产品,不得采购。
5、采购生猪肉应查验是否为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的产品并查验检疫合格证明;采购其他肉类也应查验检疫合格证明。
不得采购没有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类。
6、从固定供货商或供货基地采购食品的,应索取并留存供货基地或供货商的资质证明,供货商或供货基地应签订采购供货合同并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7、餐饮业经营者应实施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在食品入库或使用前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进行台账记录。
台账应如实记录进货时间、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8、妥善保管索证的相关资料和验收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使用完毕后6个月。
1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于食品原料乃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使食品添加剂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广大消费者心中的疑点。
由于不了解食品添加剂定义和基本知识,不了解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工艺中的重要作用,不了解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法规,很多媒体和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很深的误解,很多人误将在食品中添加的非法添加物说成食品添加剂,将食品安全事件的起因归咎于食品添加剂。
另一方面,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里,故意在标签中隐去食品添加剂,甚至写上“不含防腐剂”、“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等字样,这样写是很不科学的,一是很难做到,二是这样也写不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以下介绍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以下介绍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法规和标准等。
1,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为“营养强化剂”。
因此,营养强化剂显然也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
在食品加工和原料处理过程中,为使之能够顺利进行,还有可能应用某些辅助物质。
这些物质本身与食品无关,如助滤、澄清、润滑、脱膜、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和发酵用营养剂等,它们一般应在食品成品中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
对于这类物质特称之为食品加工助剂。
2,食品添加剂是如何分类的,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方法有多种:(1)按来源分:有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品两大类。
天然食品添加剂又分为由动植物提取制得和由生物技术方法由发酵或酶法制得两种;化工合成法又可分为一般化学合成品与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如天然等同香料、天然等同色素等。
(2)按生产方法分类,有化学合成、生物合成(酶法和发酵法)、天然提取物三大类。
(3)按作用和功能分类: 根据中国1990年颁布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12493-1990)规定,按其主要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 2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和其它共21类。
因食品用香料品种太多单独列出,有《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GB/T 14156-1993)。
3,食品添加剂有什么作用,各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必须依据加工产品特点选用合适的食品添加剂。
因此,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工业以后,发挥着以下重要作用:(1)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
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口感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食品加工过程一般都有碾磨、破碎、加温、加压等物理过程,在这些加工过程中,食品容易褪色、变色,有一些食品固有的香气也散失了。
此外,同一个加工过程难以解决产品的软、硬、脆、韧等口感的要求。
因此,适当地使用着色剂、护色剂、食用香精香料、增稠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等,可明显地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和口味的需要。
(2)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防腐剂和抗氧保鲜剂在食品工业中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对保持食品的营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食品中适当地添加一些营养素,可大大提高和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
这对于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保持营养平衡,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食品保藏和运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各种生鲜食品和各种高蛋白质食品如不采取防腐保鲜措施,出厂后将很快腐败变质。
为了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保持应有的质量和品质,必须使用防腐剂、抗氧剂和保鲜剂。
(4)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
食品超市的货架,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
这些食品除主要原料是粮油、果蔬、肉、蛋、奶外,还有一类不可缺少的原料,就是食品添加剂。
各种食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品种的不同、口味的不同,一般都要选用正确的各类食品添加剂,尽管添加量不大,但不同的添加剂能获得不同的花色品种。
(5)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
食品加工过程中许多需要润滑、消泡、助滤、稳定和凝固等,如果不用食品添加剂就无法加工。
(6)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用蔗糖,又要满足甜的需要。
因此,需要各种甜味剂。
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因而发展了添加有矿物质、维生素的配方奶粉。
(7)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仅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和提高了品质,而且在生产过程使用稳定剂、凝固剂、絮凝剂等各种添加剂能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收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我国及其它国家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数量比较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崛起,食品添加剂的地位日益突出,世界各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也越来越多,其使用水平已成为该国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产值最高的国家,其销售额占全球食品添加剂市场的三分之一,其食品添加剂品种也位居榜首。
在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所列2922种食品添加剂中,受管理的有1755种。
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1100种,其中包括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六版)所列化学合成品350种。
欧洲约使用1500种。
我国至2003年3月已公布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1694种(含食品用香料)。
5346,什么是酸度调节剂,我国批准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哪些,酸度调节剂亦称pH调节剂,是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它主要有用以控制食品所需的酸化剂、碱剂以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类。
酸化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许多功能特性,例如改变和维持食品的酸度并改善其风味;增进抗氧化作用,防止食品酸败;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具有阻止氧化或褐变反应、稳定颜色、降低浊度、增强胶凝特性等作用。
我国现已批准许可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等18种。
酸度调节剂除可调节食品的pH、控制酸度、改善风味之外,尚有许多其他功能特性。
其有效应用主要受食品所需特性控制,通常以有机酸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为主。
又由于很多有机酸都是食品的正常成分,或参与人体正常代谢,因而安全性高,使用广泛。
7,什么是抗结剂,我国批准使用的抗结剂有哪些,抗结剂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其颗粒细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强。
易吸附导致形成结块的水分、油脂等,使食品保持粉末或颗粒状态。
我国许可使用的抗结剂目前有5种: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
8,什么是消泡剂,我国批准使用的消泡剂有哪些,5消泡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在食品加工时,如发酵、搅拌、煮沸、浓缩等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正常操作的进行,必须及时消除或使之不致产生。
消泡剂大致可分两类:一类能消除已产生的气泡,如乙醇等;另一类则能抑制气泡的形成如乳化硅油等。
我国许可使用的消泡剂有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等7种。
9,什么是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称为抗氧化剂。
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表现如油脂及富脂食品的酸败、食品退色、褐变、维生素被破坏等等。
抗氧化剂的使用不仅可以延长食品的贮存期、货架期,给生产者、经销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安全感。
10,什么是漂白剂,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退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分氧化漂白及还原漂白两类。
漂白剂除可改善食品色泽外,还具有抑菌等多种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甚广。
氧化漂白剂除了作为面粉处理剂的过氧化苯甲酰等少数品种外,实际应用很少。
至于像过氧化氢,我国仅许可在某些地区用于生牛乳保鲜、袋装豆腐干外,不作氧化漂白剂使用。
膨松剂是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分碱性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两类。
膨松剂主要用于焙烤食品的生产,它不仅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而且也有利于食品的消化吸收,这在今天大力发展方便食品并强调其营养作用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膨松剂中的铝对人体健康不利,因而人们正在研究减少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等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并探索用新的物质和方法取代其应用,尤其是取代我国人民在长期习以为食的油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