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银花

金银花

《中国药典》:金银花【拼音名】 Jīn Yín Huā【英文名】 FLOS LONICERAE【别名】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毛萼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性状】忍冬: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mm。

表面黄白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

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角形,被毛。

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

花柱无毛。

山银花:长1.6~3.5cm,直径0.5~2mm。

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毛花柱忍冬:长2.5~4cm,直径1~2.5mm。

表面淡黄色微带紫色,无毛。

花萼裂片短三角形。

开放者花冠上唇常不整齐,花柱下部多密被长柔毛。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 5ml,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 6~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备注】(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

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

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

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

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4)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

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摘录】《中国药典》页首《*辞典》:金银花【出处】《履巉岩本草》【拼音名】 Jīn Yín Huā【别名】忍冬花(《唐本草》),银花(《温病条辨》),鹭鸶花(《植物名实图考》),苏花(《药材资料汇编》),金花(《江苏植药志》),金藤花(《河北药材》),双花(《中药材手册》),双苞花(《浙江民间草药》),二花(《陕西中药志》),二宝花(《江苏验方草药选编》)。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

5~6月间,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花蕾,摊席上晾晒或阴干,并注意翻动,否则容易变黑。

忌在烈日下曝晒。

宜保存于高燥通风处,防止生虫、变色。

【生境分布】我国大部地区均产,而以山东产量最大,河南产的质量较佳。

【性状】干燥花蕾呈长棒状,略弯曲,长约2~3厘米,上部较粗,直径约1.5~3毫米。

外表黄色或黄褐色,被有短柔毛及腺毛。

基部有绿色细小的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无毛。

剖开花蕾,则见5枚雄蕊及1枚雌蕊。

花冠唇形,雌雄蕊呈须状伸出。

气芳香,味微苦。

以花未开放、色黄白、肥大者为佳。

【化学成份】花含木犀草素、肌醇约1%及皂甙、鞣质等。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在体外对多种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以及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对各种细菌的敏感性,各家报告有些不同。

一般而言,对沙门氏菌属,作用较强,尤其对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在体外有较强的抑制;高浓度时对志贺菌属均可抑制,低浓度时则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作用较强,舒氏痢疾杆菌较次,弗氏痢疾杆菌几无效。

亦有谓金银花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而对大肠杆菌则否。

对慢性气管炎中某些常见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也有抑菌作用(平板法)。

另在体外能使敏感细菌发生菌体膨大的形态变化,而革兰氏染色的性质不受影响。

高压消毒,可显著影响其抗菌效力。

煎煮后作用亦减弱。

其真正有效成分,迄未提出,早年报告为一种不挥发的油状物,其水溶性很高,性质较稳定,冷藏液可维持3~4周,仍有抑菌作用。

据云叶较花有更强的抗菌作用,尚待研究。

金银花在体外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

在对小鼠接种人型结核杆菌后的实验治疗中,金银花亦能较显著的减轻肺脏病变,但器官的直接涂片及培养仍能查到结核菌。

其水浸剂(1:4)在体外对若干皮肤真菌有轻度抑制作用。

煎剂在体外对皮肤真菌的作用虽很小,但在含金银花(30%)的培养基上,某些真菌呈现不同程度的绿晕现象,其意义尚待阐明。

水煎剂在体外对钩端螺旋体的抑菌作用强于醇提取物,弱于黄连或荔枝草。

它还能延缓呼吸道病毒对细胞的病变作用。

银翘散合剂在体外对PR株流感病毒有灭活作用;但在鸡胚体内,对病毒繁殖无任何影响。

②其他作用给禁食大鼠服大量胆甾醇,如同时服金银花(2.5克/公斤),则血胆甾醇水平较对照组为低,故金银花似能减少肠道对胆甾醇的吸收。

流浸膏对家兔及犬的呼吸、血压及尿量均无明显影响,呼吸幅度略有增大,血压微有变动,但不一致;口服或注射,吸收皆不完全;对局部有刺激作用。

毒性很小,小鼠皮下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53克/公斤。

另据报道,金银花热水浸剂对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有轻度预防作用,如与猪肾、茯苓、人参、芡实及真珠等组成合剂,则预防作用更强;上述合剂的提取物,对癌细胞无直接作用,但能减轻患癌动物肝脏中过氧化氢酶及胆碱酯酶活性的降低。

【炮制】金银花:筛去泥沙。

拣净杂质。

银花炭:取拣净的金银花,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甘,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本草正》:"味甘,气平,其性微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太阴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①《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

"②《生草药性备要》;"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

"③《本草备要》:"养血止渴。

治疥癣。

"④《重庆堂随笔》:"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厥癫痫诸症。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治外感发热咳嗽,肠炎,菌痢,麻疹,腮腺炎,败血症,疮疖肿毒,阑尾炎,外伤感染,小儿痱毒。

制成凉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附方】①预防乙脑、流脑:金银花、连翘。

大青根、芦根、甘草各三钱。

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连服三至五天。

(《江西草药》)②治太阴风温、温热,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服。

(《温病条辨》银翘散)③治痢疾:金银花(入铜锅内,焙枯存性)五钱。

红痢以白蜜水调服,白痢以沙糖水调服。

(《惠直堂经验方》忍冬散)④治热淋:金银花、海金沙藤、天胡荽、金楔子根、白茅根各一两。

水煎服,每日一剂,五至七天为一疗程。

(《江西草药》)⑤治胆道感染,创口感染:金银花一两,连翘、大青根、黄芩、野菊花各五钱。

水煎服,每日一剂。

(《江西草药》)⑥治疮疡痛甚,色变紫黑者:金银花连枝叶(锉)二两,黄芪四两,甘草一两。

上细切,用酒一升,同入壶瓶内,闭口,重汤内煮三、二时辰,取出,去滓,顿服之。

(《活法机要》回疮金银花散)⑦治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初起发热,并疔疮便毒,喉痹乳蛾:金银花(连茎叶)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之,以滓敷上,败毒托里,散气和血,其功独胜。

(《积善堂经验方》)⑧治痈疽发背初起:金银花半斤,水十碗煎至二碗,入当归二两,同煎至一碗,一气服之。

(《洞天奥旨》归花汤)⑨治一切内外痈肿:金银花四两,甘草三两。

水煎顿服,能饮者用酒煎服。

(《医学心悟》忍冬汤)⑩治大肠生痈,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金银花三两,当归二两,地榆一两,麦冬一两,玄参一两,生甘草三钱,薏仁五钱,黄芩二钱。

水煎服。

(《洞天奥旨》清肠饮)⑾治深部脓肿: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马兰、甘草各三钱,大青叶一两。

水煎服。

亦可治疗痈肿疔疮。

(《江西草药》)⑿治气性坏疽,骨髓炎:金银花一两,积雪草二两,一点红一两,野菊花一两,白茅根一两,白花蛇舌草二两,地胆草一两。

水煎服。

另用女贞子、佛甲草(均鲜者)各适量,捣烂外敷。

(《江西草药》)⒀治初期急性乳腺炎:银花八钱,蒲公英五钱,连翘、陈皮各三钱,青皮、生甘草各二钱。

上为一剂量,水煎二次,并分二次服,每日一剂,严重者可一日服两剂。

(《中级医刊》(3):167,1964)⒁治乳岩积久渐大,色赤出水,内溃深洞:金银花、黄芪(生)各五钱,当归八钱,甘草一钱八分,枸橘叶(即臭橘叶)五十片。

水酒各半煎服。

(《竹林女科》银花汤)⒂治杨梅结毒:金银花一两,甘草二钱,黑料豆二两,土茯苓四两。

水煎,每日一剂,须尽饮。

(《外科十法》忍冬汤)⒃解农药(1059、1605、4049等有机磷制剂)中毒:银花二至三两,明矾二钱,大黄五钱,甘草二至三两。

水煎冷服,每剂作一次服,一日二剂。

(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各家论述】①《本草通玄》:"金银花,主胀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账利风虚之用,余于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