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动__量(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4)一、动量的概念1.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2.定义式p=mv。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kg·m/s。
4.方向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动量的运算服从矢量运算。
[特别提醒] 在计算动量时必须规定正方向,与正方向同向为正,与正方向反向为负。
二、动量守恒定律1.系统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成立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3)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动量守恒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意义动量守恒定律既适用于宏观领域,又适用于微观或高速领域,它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1.判断:(1)物体的质量越大,动量一定越大。
( )(2)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动量可能不变。
( )(3)物体动量大小相同,动能一定相同。
( )答案:(1)×(2)√(3)×2.思考:如图121所示,两个穿滑冰鞋的小孩静止在滑冰场上,不论谁推谁,两人都会向相反方向滑去。
在互相推动前,两人的动量都为零;由于推力作用,每个人的动量都发生了变化。
那么,他们的总动量在推动前后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呢?提示:系统的总动量守恒,系统内的每个人的动量发生变化,但系统的内力(相互作用力)不会改变系统(两个人)的总动量,推动前、后总动量都为零。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5)正确理解动量的概念1.通常说物体的动量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动量,动量的大小可用p=mv表示。
2.动量的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
有关动量的运算,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则选定一个正方向后,动量的矢量运算就可以转化为代数运算。
3.动量的相对性物体的动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同一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同,通常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物体的动量是指物体相对地面的动量。
4.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其表达式Δp=p2-p1为矢量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当p2、p1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5.动量与速度的关系(1)联系:动量和速度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都是矢量,动量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p=mv。
(2)区别: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动量描述运动物体的作用效果。
6.动量与动能的关系(1)联系: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E k=p22m=12pv,p=2mE k=2E kv。
(2)区别: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动能从能量的角度描述物体的状态,动量从运动图1-2-1物体的作用效果方面描述物体的状态。
动量是矢量,两个物体的动量相等,说明其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
1.关于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B.动量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C.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D.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小的惯性大解析:选CD 动量大的物体,质量不一定大,惯性也不一定大,A错;同样,动量大的物体,速度也不一定大,B也错;动量相同指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均相同,而动量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故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C对;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小的质量大,惯性大,D也对。
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2.对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的三点理解:(1)系统的总动量是指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总动量不变指的是系统的总动量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2)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但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量可能在不断变化。
(3)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任意两个时刻的总动量都相等,不能误认为只是初、末两个状态的总动量相等。
3.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1)条件性: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先判断系统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形,如宇宙中两星球的碰撞,微观粒子间的碰撞都可视为这种情形。
②系统受外力作用,但所受合外力为零。
③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外力远远小于系统内各物体间的内力,系统的总动量近似守恒。
例如,手榴弹在空中爆炸的瞬间,弹片所受火药爆炸时的内力远大于其重力,重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系统的动量近似守恒。
④系统受外力作用,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2)矢量性: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一个矢量式,其矢量性表现在:①系统的总动量在相互作用前后不仅大小相等,而且方向也相同。
②在求初、末状态系统的总动量p=p1+p2+…和p′=p1′+p2′+…时要按矢量运算法则计算。
如果各物体动量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要选取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计算时切不可丢掉表示方向的正、负号。
(3)相对性:动量守恒定律中,系统中各物体在相互作用前后的动量必须相对于同一参考系,通常为地面。
(4)同时性:动量守恒定律中p1、p2…必须是系统中各物体在相互作用前同一时刻的动量,p1′、p2′…必须是系统中各物体在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动量。
(5)普适性:动量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
如果一个系统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它的总动量方向是满足守恒条件后的总动量方向。
如果受力情况变化,要注意不同受力情况下是否满足守恒条件。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系统不受外力作用,则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若系统不受外力作用,则该系统的动量守恒C.平抛运动中,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力,则水平方向的动能不变D.平抛运动中,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力,则水平方向的动量不变解析:选BD 若有内力做功,则系统机械能不守恒,A错误;由动量守恒条件知,若系统不受外力作用,则系统动量守恒,B正确;动能是标量,不能将动能分解,C错误;动量是矢量,某一方向不受力,该方向上动量不变,D正确。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现形式及解题步骤1.(1)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量p′。
(2)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与另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Δp=0:系统总动量增量为零。
(4)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3.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v的A球与质量为2m静止的B球碰撞后,A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
则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A.0.6v B.0.4vC.0.3v D.0.2v解析:选A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 A+2mv B,规定A球原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可知v A为负值,则2mv B>mv,因此B球的速度可能为0.6v。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6)对动量守恒条件的理解[例1] 如图1A B m A m B缩的弹簧,放在平板小车C上后,A、B、C均处于静止状态。
若地面光滑,则在细绳被剪断后,A、B从C上未滑离之前,A、B沿相反方向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2A.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也守恒B.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也不守恒C.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A、B、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 .以上说法均不对[解析] 当A 、B 两物体组成一个系统时,弹簧的弹力为内力,而A 、B 与C 之间的摩擦力为外力。
当A 、B 与C 之间的摩擦力等大反向时,A 、B 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动量守恒;当A 、B 与C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时,A 、B 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动量不守恒。
而对于A 、B 、C 组成的系统,由于弹簧的弹力,A 、B 与C 之间的摩擦力均为内力,故不论A 、B 与C 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否相等,A 、B 、C 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之和均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
[答案] AC在同一物理过程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系统的选取密切相关,判断动量是否守恒,首先要弄清所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即哪个系统在哪个过程中,常见的判断方法是:(1)分析系统在所经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看合外力是否为零。
(2)直接分析系统在某一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量,看它们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例2] (A B 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
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 对A 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 对B 的速度。
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 的玻璃球A 以速度v 0碰撞质量为m 的静止玻璃球B ,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 、B 的速度大小。
[解析] 设碰撞后两球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2mv 0=2mv 1+mv 2,根据题意有v 2-v 1v 0=1516联立以上两式解得:v 1=1748v 0,v 2=3124v 0。
[答案] v 1=1748v 0 v 2=3124v 0(1)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要充分理解它的同时性、矢量性,且只需抓住始、末状态,无需考虑细节过程。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是正确地选择系统和过程,并判断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多个物体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例3] (山东高考)如图123,光滑水平直轨道上两滑块A 、B 用橡皮筋连接,A 的质量为m ,开始时橡皮筋松弛,B 静止,给A 向左的初速度v 0。
一段时间后,B 与A 同向运动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
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碰撞前瞬间A 的速度的两倍,也是碰撞前瞬间B 的速度的一半。
求:图123(1)B 的质量;(2)碰撞过程中A 、B 系统机械能的损失。
[解析] (1)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设B 的质量为m B ,A 、B 碰撞后共同速度为v ,由题意知:碰撞前瞬间A 的速度为v2,碰撞前瞬间B 的速度为2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2+2m B v =(m +m B )v ①由①式得 m B =12m ②(2)从开始到碰后的全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m +m B )v ③设碰撞过程A 、B 系统机械能的损失为ΔE ,则ΔE =12m (v 2)2+12m B (2v )2-12(m +m B )v 2 ④联立②③④式得ΔE =16mv 02 ⑤ [答案] (1)12m (2)16mv 02善于选择系统和过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