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评价“这本书是儿童的幸福的源 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愿与天下父母共读 之。” 书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活教育”,“活教 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活实践、社会 现实紧密相联,犹如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促进儿童 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本书共十三章,围绕 儿童的心理、儿童的知识学习、儿童道德习俗的 养成、儿童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几个大的 方面展开,每章都有十几项原则。
玩。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儿童知识的学习
▲父母应给孩子准备适当的游戏,在游戏中获得 知识。 ▲知识的传授中应注意:
• •适时性:幼稚期人称为可塑期或者可教期,盖因为在这个 时期小孩子学得很快。
•适当性:小孩做事,不宜太容易,也不宜太难,须在他的 能力以内,而仍非用力不可的。 •完整性:小孩子不仅喜欢做事的途径,也喜欢得着做事的 结果。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儿童道德习俗的养成 ▲ 家庭教育中道德习俗的教育,实质上就是教育 子女如何“做人:倘使做父母的行为乖张,举止轻狂,实在足以 引起做子女的轻视之心。 •道德在交往活动中养成并一以贯之:小孩子伦理、知识是 萌于本能,生于交往,成于习惯,毁于例外。 •循序渐进:不但对于道德之培养我们应当实地施教,就是 对于知识之灌输,我们也要从具体而抽象的。 •父母的要有自我批判意识:我们做父母的往往有一种偏见, 就是以为小孩子总是错的,父母总是对的。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儿童的心理 •好游戏:小孩子应有玩沙、玩水的机会;不要骤然命令
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游戏式教育法。
•好模仿:做父母的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替他选择环境
以支配他的模仿的原则。
•喜欢成功、喜欢称赞: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
多;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喜欢合群:小孩要有适宜的伴侣。 •喜欢野外生活:大自然是活教材;多领小孩到野外玩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儿童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一致性: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 面前取同一态度。
•不以个人威严恫吓孩子:以父亲的名义恐吓孩子,孩子可 能不敢做,但他的心是很不高兴的。最好使得孩子高兴去做, 而且明白做这件事的缘故。 •做细心的观察者和敏锐的感受者:孩子由于年龄限制,不 能行动,无法言语。无法与父母沟通,而自己又不能解决问 题,所以,只好哭闹了。
陈鹤琴《家庭教育》 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家庭教育》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作者简介
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
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 学家、教授。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 ,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 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 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 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 教授和教务主任。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 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三、《家庭教育》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二)不包办替代 (三)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做伴侣 (四)切不可欺骗小孩子
感谢观看!
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