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练习12----原子和原子核(3-5)一、选择题1、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个氦(42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D(08全国1卷)A.X核比Z核多一个原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2、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m,相应的能量△E=△mc2=2.2MeV是氘核的结合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08全国2卷)A.用能量小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B.用能量等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C.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D.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3、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
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08北京卷)A.核反应方程是11H+10n→31H+γ 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m m∆=1+m2-m1C.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 D.γ光子的波长2123()hm m m c λ=+-4、一个氡核22286nR衰变成钋核21884oP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g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22286nR衰变成21884oP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B(08天津卷)A.0.25g,α粒子B.0.75g,α粒子C.0.25g,β粒子D.0.75g,β粒子5、放射性同位素针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氧,其衰变方程为23290Th→22080Rn+xα+yβ,其中A.x=1,y=3 B.x=2,y=3 C.x=3,y=1 D.x=3,y=2 D(08重庆卷)6、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C(08上海卷)A.30301514P Si+x→B.2382349292U Th+x→C.2712713012Al+n Mg+x→D.2743013215Al+He P+x→7、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2723Al+42He→X+10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D(08广东卷)A .10n是质子B .10n是中子 C .X是2814Si 的同位素 D .X是3115P的同位素8、用具有一定动能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使这些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n (n>2)的激发态。
此时出现的氢光谱中有N 条谱线,其中波长的最大值为λ。
现逐渐提高入射电子的动能,当动能达到某一值时,氢光谱中谱线数增加到N ’条,其中波长的最大值变为λ’。
下列各式中可能正确的是AC(08灾区卷)A .N ’=N 十nB .N ’=N 十n -1C .λ’>λD .λ’<λ9、某核反应方程为21H+31H →42He+X.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31H 的质量为3.018u, 42He 的质量为4.0026u,X 的质量为1.0087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06四川卷)A .X 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 .X 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C .X 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 .X 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10、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
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AC (06广东卷)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nHe H H 10423121+→+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nKr Ba n U 1092361415610235923++→+C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mc E ∆=∆D .“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21mc E =11、一个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6天津卷)A .X 原子核中含有 86个中子B .X 原子核中含有 141个核子C .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D .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12、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A(06北京卷)A .裂变,核燃料为铀B .聚变,核燃烧为铀C .裂变,核燃烧为氘D .聚变,核燃料为氘13、卢瑟福通过对a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AC06(上海卷) 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14、某原子核AZX 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由此可知 A.A=7,Z=3 B.A=7,Z=4 C.A=8,Z=3 D.A=8,Z=4 A(06全国1卷) 15、现有三个核反应:①2411Na→2412Mg +01-e ②23592U +10n→14156Ba +36Kr +310n ③21H +31H→42He +1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06全国卷)A 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B 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C ①是β衰变,②是裂变,③是聚变D 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16、用大量具有一定能力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
用△n 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 之差,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 和E 的可能值为AD(07全国1卷)A .△n=1,13.22 eV <E<13.32 eVB .△n=2,13.22 eV <E<13.32 eVC .△n=1,12.75 eV <E<13.06 eVD .△n=2,12.75 eV <E<13.06 Ev17、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 ),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
假定光子能量为E 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 =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1ν、2ν、3ν、4ν、5ν和6ν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 等于C(07江苏卷) A .)(13νν-h B .)(65νν+hC .3νh D .4νh16.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07四川卷)A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B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中, a 粒子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C .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衰变D .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 二、计算题1、(1)场强为E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两小球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m 2,电量分别为q 1、 q 2.A 、B 两球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A 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2)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P3015衰变成i S 3014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P3215是P3015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mg P3215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 mg的P3215经多少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08年江苏卷) g m m q q E )()(2121+=+;正电子 56天 2、 (1)(6分)天然放射性元素23994Pu 经过 次衰变和 次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 。
(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20682Pb 、20782Pb 、20882Pb中的一种)(08宁夏卷)答案:(1)8 4 20722Pb3、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谱线属于巴耳末线系。
若一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发出的谱线中只有2条属于巴耳末线系,则这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最多可发出 条不同频率的谱线。
6(08山东卷)4、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α衰变或β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_____辐射。
已知A 、B 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 1和T 2,经过t =T 1·T 2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m A :m B =_____。
(08上海卷)γ,2T2 : 2T15、(1)放射性物质Po21084和Co6027的核衰变方程为:(07广东卷)12068221084X Pb Po +=260286027X Ni Co +=方程中的X 1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X 2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
eH 42(或α) e 01-(或β)6、如图所示,铅盒内装有能释放α、β和γ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E 或磁场B ,在图(a )、(b )中分别画出射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
(在所画的轨迹上须标明是α、β和γ中的哪种射线)人类认为原子结构研发利用原子能经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卢瑟福、波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请选择其中的两位,指出他们的主要成绩。
① ② 在贝克勒又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研发进行了深入研究。
下图为放射线在同一磁场中运动轨迹,请从三种射线中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名称和一种轨迹。
(07山东卷)E(a )B(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