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洪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防洪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综述1.1 编制依据1.1.1 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1.1.2 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等文件和《防洪标准》(GB50201-2014)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DL/T5113.1-2005)《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DL/T5113.2-2005)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20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0123-1999)《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GB/T13663-2000)《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 677-2014)《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水工砼试验规程》(SL 352-200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 172-2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1.1.3 公司制定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手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企业施工工艺标准》及《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1.1.4 现场踏勘考查资料及设计图纸等;1.1.5 我部以往施工经验和现有施工能力。

1.2 编制指导思想1.2.1 以满足发包人对施工度汛、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以及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为前提。

1.2.2 以细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设备配备,以及保证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为关键,力求经济合理。

把确保质量、保证工期及文明施工建立在科学可行的技术基础之上。

1.2.3 以涵闸拆除重建及地基处理等为施工重点难点,采取合理可靠的施工措施和高效充足的机械设备,保证重点难点的顺利实施;1.2.4 以“精”和“严”为准则,对施工全过程的各种活动进行高标准控制,即方案上“精益求精”、工艺上“精雕细刻”、配合上“精诚合作”、管理上“严格要求”、“严格控制”、“严格奖惩”。

1.3 编制内容根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技术条款要求,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明确了指导思想,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别对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导流和围堰、对工程施工重点、技术关键点的理解和认识、安全度汛、冬雨季施工措施、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备、质量、安全管理及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4 项目成果目标抽调有类似工程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大力弘扬“敬业、诚信、创新、拼搏”的企业精神,科学实施“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经营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实现以下管理目标:1.4.1 工期目标计划施工期:18 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10月1 日,(具体以监理工程师开工令日期为准);计划完工日期:2019年3月31日。

1.4.2 质量目标优良或业主规定的其他要求。

1.4.3 安全目标确保本工程不发生重伤及以上的安全事故。

1.4.4 文明施工按创建文明建设工地的规划和办法,履行职责,承担相应责任。

1.4.5 环境保护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到水土不流失,施工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技术关键点的认识与理解2.1 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世行贷款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流域城镇发展示范项目中的子项目之一。

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进贤县城北部的青岚湖,与城区紧密相连。

为了与已实施的防洪堤衔接,结合环青岚湖城区规划,圩堤北面从青岚湖大桥开始沿青岚湖(内湖)至五七堤为止,西南面从胡家村再沿青岚湖(内湖)至英山堤湖夏周村为止;涉及七里乡、罗溪镇居民及工业园区、县政府所在地民和镇。

堤线全长14.25km。

2.1.1 工程范围包括:江前家段至邓家咀段防洪堤、青岚湖大桥段至上附家渡段防洪堤、胡家至湖厦周村段防洪堤、王家排涝站、下姜家排涝站、江前家排涝站以及王家、李家、周村、邓家咀、青岚等自排控制闸等,以及相应的工程管理设备。

2.1.2 防洪治理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土堤设计断面为堤顶宽8.0m,临水坡、背水坡均为1:2.5,临水侧采用生态格栅预制块护坡,厚度0.1m,背水坡采用草皮护坡。

临水面在18.50m高程设一宽2.5m的亲水休闲平台,堤顶设6.0m宽的C30砼路面。

在桩号S4+761及桩号N3+400新建2座1孔X 2mX 2m钢筋砼箱涵(自排闸)、在桩号S0+038桩号S0+676桩号S2+718及桩号S6+637新建4座1孔X 4mX 3m钢筋砼箱涵(自排闸),在桩号N1+935新建1座3孔X 4m X 3m钢筋砼箱涵(自排闸);在桩号S0+275桩号S1+293桩号S1+450桩号S1+514 桩号S1+882及桩号S2+013新建6座①0.4m圆涵;在桩号S2+317桩号S5+395桩号S5+878及桩号S6+251新建3座①0.8m圆涵;兴建环湖路正南段桩号S0+000~ S8+800m S环湖路正北段桩号N0+000~ N5+450n段防洪堤(兼防汛及区域环湖交通公路),以使环青岚湖(内湖)区形成一个封闭的防洪体系,防洪堤总长14.25km;另外在桩号S3+475桩号N0+750及桩号N4+350新建王家排涝站、下姜家排涝站及江前家排涝站。

2.2 气象水文和工程地质2.2.1 地形地貌进贤县地处赣中,区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丘陵岗地和滨湖地貌。

山顶低矮,多呈浑圆状,高程一般为20〜30m,冲沟发育,植被较发育;滨湖高程一般为12.0〜15.8m,具二元结构。

未发现有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2.2.2 气象进贤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7.5 C,全年最冷时为1月份,平均气温为5 C,极端气温为—12.1C,最热时期为7 月份,平均气温29C,极端最高气温40C,,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5m/s。

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82天,平均日照时数1900至2000小时。

全年平均雨量为1587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2326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1079毫米,降雨时间集中在4〜7月,而初夏5至6 月最多,隆冬12 月最少。

2.2.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据区域资料,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残坡积和冲湖积层、白垩系红层、中元古界板岩、变沉凝灰岩、粉细砂岩等。

第四系冲湖积层(Q4al+l ):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粉质粘土、壤土及砂壤土,下部为中粗砂、砂卵砾石。

分布于县城以北青岚湖畔。

第四系残坡层(Q2edl):主要为含砾粉质粘土、壤土。

分布于县城以北青岚湖畔。

白垩系(K):主要为泥质砂岩和砂砾岩等,分布于县城以北青岚湖畔。

中元古界(Pt2 )岩性:为板岩夹变沉凝灰岩、粉砂岩和变流纹岩、变细碧岩,底部有变余杂砾岩。

防洪堤沿线为第四系丘陵岗地和滨湖地貌,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残坡积含砾粉质粘土,冲湖积粉质粘土、中粗砂和砂卵砾石等,下伏为白垩系紫红色泥质砂岩和砂砾岩等。

2)进贤县城东南地势相对较高,以丘陵岗地为主。

地表水主要为水库和水塘,水量受气节变化影响大,旱季水量贫乏;城西北地势较低为滨湖地形,水塘密布,地表水丰富,汛期堤内积水;地下水赋存于砂、砂卵砾石层中,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

地表水与地下水均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湖区排泄。

地下水动态类型属降雨—径流型。

根据吉安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和南昌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的成果资料,工程区共采取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各三组水样进行了水质分析。

水的PH值7.98,总矿化度为121.951mg/L,游离CO含量7.674mg/L,侵蚀CO含量- - 2-0mg/L, HCO离子含量1.26mmol/L, CL离子含量2.17mg/L , SQ-离子含量11.845mg/L , eV 离子含量21.363mg/L , Mg+离子含量1.993mg/L。

根据舒卡列夫分类法,水化学类型为HCQCf 型水,属软水。

地下水的PH值6.93 ,总矿化度为246.999mg/L,游离CO含量19.184mg/L,侵蚀CO 含量Omg/L, HCO离子含量2.10mmol/L , CL离子含量11.571mg/L, SQ2-离子含量43.323mg/L, CeT离子含量42.725mg/L , M$+离子含量6.974mg/L。

根据舒卡列夫分类法,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 • SO2-CaT型水,属微硬水。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 2008)附录L环境水腐蚀性评价,地下水和地表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任何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2.3交通环境工程区位于进贤县县城,对外陆路交通发达,京福高速、昌厦高速以及320国道、316国道过境,现场外部交通十分方便。

但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匮乏,需大量修建。

2.4工程技术关键点的认识与理解2.4.1工程难点的认识与理解242工程技术关键点的认识与理解第三章施工现场规划与总平面布置3.1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3.1.1 总体布置原则以既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创建文明建设工地为前提,充分利用现有对外交通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本工程规模、施工方案、工期、造价等因素,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标准,本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施工、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原则规划生产生活区、对内对外交通、供电供水、停车场、备料场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