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21 杨氏之子(文言文)1.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

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2.《杨氏之子》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在姓后面加“氏”表示尊重。

那杨氏就是姓杨的意思。

“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子:古时候称男孩子为子,这里指儿子。

课题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3.《杨氏之子》这篇小古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氏族阶层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它是魏晋轶事小说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的先驱。

全书共有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多则数行,少则三言两语。

4.记准读音:甚shèn 聪惠huì诣yì其父家禽qín 梁liáng 国应yìng 声答曰为wèi 设果5.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梁国:此指汉高祖以来所封的梁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甚:很。

“惠”通“慧”,这是通假字,“智慧”的意思。

句子意思:梁国姓杨的人家的儿子九岁,很聪明。

7.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君平:孔坦,晋朝人,字君平,孔子的第26代后子孙,学识渊博,是当时的庭尉。

诣:拜见。

其父:他的父亲。

乃:就,于是。

句子意思: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可是他父亲不在家,于是把他的儿子叫出来。

8.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设。

为设果:为他摆出水果。

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出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9.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以:来。

示:给……看。

以示儿:指给小儿看。

曰:说。

此:这。

君:您。

句子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小儿看,说:“这是你家里的水果。

”10.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应声:马上、立即。

未:没有。

闻:听见。

夫子:先生,古时对年长者或者读书人的尊称。

家禽:家里的鸟。

句子意思:小儿马上回答说:“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11.全文翻译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很聪明。

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

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吧。

”小孩马上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呀。

”12.课文主要讲了孔君平去拜见杨氏,可杨氏恰巧不在家,杨氏之子拿水果招待孔君平时发生的故事。

1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是(杨氏子)以及人物的主要特点是(聪惠)它起到了总起全文的作用。

14.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来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君平与孩子很熟悉。

15.为设果,果有杨梅。

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从这里体会到这是一个很有礼貌,会招待客人的小孩。

16.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孔君平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17.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小孩称孔君平为“夫子”,说明什么?“应声答曰”又说明什么?小孩称孔君平为“夫子”,说明他对孔君平的尊敬,“应声答曰”又说明小儿思维敏捷,反应很快,不假思索。

18.九岁的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孔君平拿小孩的姓氏开玩笑,孩子也拿他的姓氏开玩笑,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立不住脚。

19.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杨氏之子是个有礼貌、聪明、机智、反应敏捷的孩子。

10.词语积累:出口成章能说会道慧心妙舌能言巧辩伶牙俐齿对答如流口角生风口齿伶俐妙语连珠巧舌如簧油嘴滑舌花言巧语三寸不烂之舌22 手指1.作者丰子恺,现代散文家、画家。

浙江崇德县人。

长期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美术和文学创作。

他的漫画、书法自然潇洒,风韵别致,称誉艺坛。

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等。

我们以前还学到过丰子恺的《白鹅》丰子恺的文章主要特点:幽默风趣的语言。

2.记住字音:按弦xián 揿qìn电铃搔sāo 痒窈窕yǎo tiǎo 秽huì物拧nǐng 螺丝轧yà伤纽niǔ扣周仓cāng 薄bó弱鼻涕tì附庸yōng 爱憎zēng3.会写词语:拇指搔痒秽物轧伤纽扣相貌周仓渺小鼻涕享乐附庸爱憎关节强硬试探冒险接触堂皇贴身冲撞功劳团结拧螺丝养尊处优4.词语解释:堂皇:形容气势宏大。

附庸: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

窈窕:女子心灵仪表兼美的样子。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扶衬:扶助,衬托。

5.课文先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6.五根手指的特点大拇指: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但最肯吃苦。

食指: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中指: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但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7.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这段话开门见山地指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也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在全文起总起的作用。

8.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助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例如”列举了在生活中大拇指的具体表现,这段话既用词准确,而且用了排比句式表达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9.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10.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1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12.手指的启发: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3.生活的感悟:人各有所长,我们既要看到人的长处,也要看到人的短处。

彼此谅解,相互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14.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生活,如果你能细心发现,用心感受,就会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15.有关团结的成语、名言警句、俗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23 童年的发现1.作者费奥多罗夫俄国天文学家作家、哲学家,1827年毕业于塔尔图大学 1837年起任基辅大学教授,测定了西伯利亚一些地方的坐标。

曾参加1842年1851年日全食的观测。

2.记住字音胚pēi 胎祸huò患huàn 天赋fù痴chī迷嘿hēi嘿困窘jiǒng伊yī万诺nuò夫3.识记词语情不自禁随心所欲翻来覆去一本正经默不作声不怀好意4.词语解释澄澈:水很清澈能见到底。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

一本正经:很规矩,很庄重。

5.课文主要写作者“我”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及过程,“我”因此受到的惩罚和感受。

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6.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九岁、完全、独立”这三个词显示着作者“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感!7.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8.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出版《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9.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

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为什么作者说“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因为作者这种想法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作者说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

10.这样的文章开头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开头,巧妙地利用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制造了悬念,足以激发起读者的读书欲望,这是作者写故事的高明之处。

11.“我”的发现的具体内容是人是由细胞构成的…… 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12.“我”的发现的过程:①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