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明市生态功能区划

昆明市生态功能区划

Ⅰ2-5
普渡河上游中山山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3488.用不合理
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防止农田环境污染和水体污染
Ⅰ2-6
轿子山高山峡谷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161.42
Ⅲ3
南盘江、甸溪河岩溶低山丘陵水土保持生态亚区
Ⅲ3-1
南盘江、甸溪河岩溶低山丘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790.36
森林覆盖率低,质量差,水土保持能力低,人口密集,土地利用过度引起的潜在石漠化,局部地区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防止石漠化;降低土地利用强度,开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以亚热带经济林木为主的生态建设;发展清洁生产,适当限制矿产资源和小水电的开发
加强区域的水源涵养能力,规范管理,严禁不符合保护目标的生产活动和人为活动。
Ⅰ2-2
棋盘山中山山原水源涵养及旅游生态功能区
456.18
水土流失较严重,旅游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
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防止旅游造成进一步的生还环境破坏和污染,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减少水土流失
Ⅰ2-3
安宁海口低山盆地工业生态功能区
开展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目的的退耕还林还草、植被培育工作,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体污染










Ⅱ1
滇池湖盆城镇与工业生态亚区
Ⅱ1-1
滇池湖泊及湖滨水生生态系统多功能生态区
639.04
滇池水体污染严重,旅游活动造成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湖滨带开发过度,侵占天然湿地现象严重。
Ⅱ2
阳宗海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多功能生态亚区
Ⅱ2-1
阳宗海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多功能生态区
18.54
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
重点保护阳宗海水质
Ⅱ2-2
阳宗海湖滨旅游度假生态功能区
43.12
森林质量差,水源涵养能力低,人为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
封山育林,提高森林的数量和质量,加强水源涵养能力,严禁不符合保护目标的生产和旅游活动,限制化肥农药的施用,推行清洁生产,防止水体污染
Ⅰ3-1
牛栏江上游中山河谷林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1081.91
森林覆盖率低,树种单一,水土保持能力差,土地垦殖过渡,地表破坏严重
改变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质量,发展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生态建设,提高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能力
Ⅰ3-2
嵩明低山盆地农业生态功能区
1107.18
森林覆盖率较低,土壤侵蚀隐患大,水土保持能力差,化肥农药施用不当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
Ⅰ1-2
小江流域中山峡谷生态修复生态功能区
2676.94
土壤侵蚀高度敏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突出;森林质量差;河谷地带人口密集,工业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并采取相关工程或生物措施修复破坏和退化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大规模开发建设,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
Ⅰ1-3
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带,生境高度敏感和一定程度的破碎化,并有一定的人为活动
区内应参照国家和昆明市的相关规划,加强管理,重点保护:1、以急尖长苞冷杉为主的寒温性针叶林、高山柏灌丛、高山草甸及雪茶、雪莲、高山报春、景天、绿绒蒿、松萝等构成的高山植被景观;2、大王杜鹃、乳黄杜鹃、乌蒙宽叶杜鹃、毛脉杜鹃等33种高山杜鹃;3、珍稀、濒危动植物及药用生物资源;4、洼地和冰碛湖等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5、普渡河谷苏铁保护区
森林覆盖率低,易水土流失,种植业结构较单一,农业产出不高,化肥农药大量施用造成的农田环境污染
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开展多种经营,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快成为昆明市生猪和禽蛋基地,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旅游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627.26
局部地区由于工业生产造成大气和水污染严重,森林质量差,面源污染严重
加强工业生产的“三废”治理,减少大气和水污染,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控制面源污染;安宁市和晋宁县交界处的双河-磨南德水源林保护区,土壤侵蚀较敏感,需重点保护
Ⅰ2-4
富民低山盆地农业生态功能区
1340.45
石漠化隐患大,土地垦殖强度大,生产力低,农业面源污染
调整和改善土地利用,防止石漠化,提高土地生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Ⅲ2-2
石林岩溶峰丘旅游生态功能区
370.74
以岩溶地貌为主,土层较薄,地表植被一旦破坏较难恢复,旅游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风景区生境破碎化
在保护基础上发展岩溶景观生态旅游,保护现有森林,合理利用荒山荒地,防止石漠化,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Ⅲ1-2
九乡岩溶山原旅游生态功能区
165.91
以岩溶地貌为主,局部区域有旅游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加强景区管理,限制外来物种引种,防止生境破坏,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综合防治石漠化,严格经济开发活动,发展生态旅游
Ⅲ2
宜良、石林低山盆地农业城镇生态亚区
Ⅲ2-1
宜良、石林低山盆地农业与城镇生态功能区
961.55
清水海中山山原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214.42
林种单一,水土保持能力差,土壤侵蚀较敏感,石漠化潜在危险大
在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改变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涵养水源,提高水土保持功能,防止水源污染
Ⅰ2
普渡河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功能亚区
Ⅰ2-1
二街河、鸣矣河中山山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功能区
1262.29
区域内有崩塌、坍塌、滑坡、冲沟及岩石风化等地质现象,坡地垦殖极易形成水土流失;人为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
Ⅱ1-4
滇池面山水源涵养区
724.49
森林覆盖率低,树种单一,森林质量差,土壤侵蚀较敏感,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柴河水库Ⅳ级水质,宝象河和大河水库Ⅲ级水质,未达到功能目标
严格封山育林,林地建设以水源涵养林为主,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加大污染源的控制力度,减少水体污染,提高水质,达到饮用水功能目标
Ⅱ1-3
昆明城市生态功能区
1049.44
滇池水体和其周围生活污染严重,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市发展加剧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紧缺,并侵占了一部分农田,森林覆盖率低,树种单一
按照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治理“城中村”现象;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滇池污染治理,严格化肥农药的施用,防治面源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Ⅲ1
南盘江中山山原水源生态亚区
Ⅲ1-1
宜良南盘江上游中山山原林业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1354.14
石漠化较敏感,局部地区由于陡坡垦殖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
严格退耕还林,控制水土流失;加强对林区管理,严禁不适宜生态建设建设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发展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生态建设,推行循环经济
加强污染治理,防治富营养化,严禁开展不符合保护目标的生产和旅游活动,重点保护:1滇池水质及海菜花、轮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和星云白鱼、多鳞白鱼、云南盘鮈、昆明裂腹鱼、中华倒刺鲃、长身刺鳑鲏、青鳟等22种土著鱼类;2西山森林公园、筇竹寺、黑龙潭、金殿、大观楼、翠湖、圆通山及咸阳王赛典赤墓、晋宁郑和公园等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3保护残存的森林类型(主要有滇清冈林、元江栲林、云南油杉林以及云南松、华山松人工林)和古树(筇竹寺天王殿前的元代柳杉、黑龙潭公园的宋柏等)
附件一昆明市生态功能区划















面积
(km2)
主要生态问题
控制对策










Ⅰ1
金沙江、小江高山峡谷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亚区
Ⅰ1-1
金沙江干流中山峡谷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1191.51
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质量差;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生态灾害严重
封山育林,改善森林的数量和质量,保持水土,维护高山、峡谷等原始原貌
Ⅰ2-7
掌鸠河中山山原水源涵养区
769.12
土壤侵蚀较敏感,易水土流失;人为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严格化肥农药的施用,防止面源污染,维护并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重点保护云龙水库、双化水库、石板河、老木河等的水质,达到饮用水功能目标。
Ⅰ3
牛栏江上游山原盆地水源涵养与农业生态功能亚区
Ⅱ1-2
松华坝中山山原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516.79
森林质量差,水源涵养能力低,人为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导致了一定的水体污染
封山育林,提高森林的数量和质量,加强水源涵养能力,规范保护区管理,严禁不符合保护目标的生产和旅游活动,限制化肥农药的施用,推行生态农业生产,重点保护水源地水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