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信息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物流信息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一、判断题1、现代物流起源于流通过程中的分销活动。

( ×)2、物流占GDP的比重越高,代表物流行业越不发达,社会资源浪费越严重。

( ×)3、信息就就是资源,信息管理就就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 ×)4、信息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一就是信息资源形成阶段,二就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阶段。

( √)5、物流信息系统的目标就就是提高对客户服务的水平与降低物流的总成本。

( √)二、选择题1.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包括( ABCDE )。

A.运输距离B.运输工具C.运输方式D.运输时间E.运输费用2.信息资源的三要素就是指( ACE )。

A.信息技术B.信息系统C.信息生产者D.信息使用者E.信息3.下面哪些特性不就是物流信息所特有的特性?( AD )A.时效性B.信息量大C.更新快D.可传递性E.来源多样化4.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ABCDE )。

A.信息采集B.信息输出C.信息处理D.信息存储E.信息传输5.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ABCDE )。

A.计算机B.计算机网络C.信息资源D.物流设备E.人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物流就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答:企业的利润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而变化。

从历史发展来瞧,人类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一个就是资源领域,另一个就是人力领域。

资源领域起初就是依靠廉价的原材料、燃料的掠夺而获得,其后则就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消耗、综合利用而获取高额利润,也就就是通过降低原材料成本即物化劳动成本来获取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一利润源”。

人力领域最初就是依靠廉价劳动,其后则就是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也就就是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即活劳动成本来获取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二利润源”。

在前两个利润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们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列为“第三利润源”。

这三个利润源泉关注于生产力的不同要素,第一利润源的挖掘对象就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第二利润源的挖掘对象就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第三利润源则主要挖掘生产要素中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又挖掘劳动对象与劳动者的潜力。

2、企业物流包括哪几部分?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的物流有何区别?答:企业物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回收废弃物流。

4、如何解释信息的真伪性?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伪信息。

答:信息有真信息与伪信息,即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之分。

伪信息的产生一般有3种形式,片面的理解与没有与环境联系起来的错误理解,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造成信息损失或受到“噪声”干扰,信息发出者发出了片面或错误的信息。

5、何谓信息增值?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实现信息的增值?答:信息增值主要就是指信息内容的增值与活动效率的提高。

信息的增值则要依赖对信息资源的筛选、组织与开发来实现。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的筛选与过滤。

在大量的、零散的、低价信息中发现特定信息的相关性与内在联系,通过提炼、分析与综合,发现事物的本质,减少行为的不确定性。

(2) 对无序的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使之有序化与结构化。

(3) 在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用户与信息之间的有效匹配,为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以提高用户行为效率与决策水平。

(4) 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知识挖掘,形成高质量的决策知识或可用的决策信息源。

7、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举例说明。

答:系统就是由若干从属于它的要素构成的整体,每个要素都具有独立的功能,它们只有逻辑地统一与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才能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

“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与“三个与尚没水吃”从两个相反角度描述了系统整体性的重要性。

9、何谓物流信息化?对一个企业来说其物流信息化应包括哪些内容?答:物流信息化就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整合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流程,使企业物流向规模经营与网络化运作的方向发展,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共享与有效利用。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与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与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物流信息生成的自动化以及物流信息的网络化等。

对一个企业来说其物流信息化应包括:物流信息网络化、物流过程信息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经营信息化、物流设施自动化。

第2章企业信息管理一、判断题1、企业外部信息指企业以外产生的与本企业相关的各种环境信息。

( √)2、企业信息管理就就是在企业内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 ×)3、企业信息管理就就是管好企业内的信息部门。

( ×)4、信息增值就就是将信息序化增值。

( ×)5、信息源可瞧作产生、持有与传递信息的一切物体、人员与机构,信息源的源为个人口头信息。

( ×)6、信息交流的过程,就就是信源通过一定介质与信宿进行传递信息的过程。

( √)7、使用香农-韦弗模式进行交流的最大缺点就是无法得到反馈信息。

( ×)8、信息组织实质上就就是信息的整序。

( √)9、信息查寻行为就就是用户查找、采集、寻求所需信息的活动。

( √)10、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发展,Internet上信息查寻与检索成了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

( √)11、企业信息门户就就是指企业的网页,它就是信息获取与发布信息的窗口。

( √)二、选择题1.保密信息就是按( C )来划分的企业信息种类的一种。

A.内容B.来源C.传递范围D.加工程度2.把分散的个别信息收集起来形成信息的集合就是为了( A )。

A.信息增值B.信息增效C.信息服务D.信息利用3.下面的哪些项内容就是信息获取过程所必需的?( ABCD )A.选择信息B.采集信息C.传递信息D.保存信息4.观察咨询法就是信息收集的最基本的方法,一般观察咨询可采用下面的哪种方式?( ABC )A.面谈B.书面调查C.电话咨询D.隐蔽监视5.信息标识的一个内容就就是编码化,它就是信息活动中( C )的内容。

A.信息交流B.信息获取C.信息组织D.信息检索6.用户查寻信息的路线就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遵循的规律有( ABD )。

A.可近性B.易用性C.经济性D.经验性7.知识创新模型中的“E”代表( B )。

A.显性知识B.外部明示C.企业知识D.企业资源8.信息的高度精确、处理的规律性等特点,就是企业( A )管理中的需求。

A.作业层B.管理层C.战略层D.战术层三、简答题2、举例说明企业信息管理的内容有哪些?答:企业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

3、为什么说企业信息管理不仅就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还涉及非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答:企业信息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把信息作为待开发的资源,把信息与信息活动作为企业的财富与核心,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对信息的采集、加工、传播、存储、共享与利用进行管理,对企业活动中的人、技术、设备与时间进行协调与运行,以谋求企业可能的最大效益的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与巨大的处理信息的潜在能力,而且在系统功能范围内的事件,计算机系统可以不知疲倦地长时间连续工作下去,并保证准确无误。

所以,一定要建立与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把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好。

但就是,计算机系统并不就是万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自身的一切问题;也不能解决企业的一切问题;这些需要人来解决。

4、何谓信息增值原理?举例说明。

答:信息增值主要就是指信息内容的增值与活动效率的提高,它就是通过对信息采集、存储、加工、传递与利用实现的。

信息的增值体现为信息内容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她们的行为与决策效率,其主要表现在信息的筛选与过滤、无序信息的有序化与结构化、建立信息资源与用户间的联系、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知识挖掘等。

5、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阐述人对信息的需要。

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

一般而言,需要层次就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追求上一级需要的满足便会成为驱动行为的原动力。

信息需要的内容分为两类,即对信息内容的需要与对信息服务的需要。

6、简述信息处理的特点。

答:信息处理又称数据处理,就是指对科研,生产,经济活动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输与输出等活动的总称。

7、信息获取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答:信息收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观察咨询法,就是最基本、最常用、最简便,也就是最实用的一种方法。

观察就是指通过现场的观察来获取有关的信息,咨询则就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询问来获取有关信息。

观察与咨询各有利弊。

观察获取信息时,基本上就是在被观察对象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较为可靠。

但观察只就是对被观察对象表征的一个了解,缺乏对信息实质(动机、态度等内心活动)的反映。

咨询获取信息时,由于有语言交流则可以较为深入地掌握其内心活动,但由于咨询就是在被咨询人的“戒心”下进行的,其结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 回顾检索法,主要就是利用信息资料的检索工具,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

检索工具可以就是手工的,也可以就是机器的;检索对象可以就是图书、杂志、计算机、多媒体等,也可以就是以往的统计资料与总结材料;检索内容可以就是公开发表的有关文字、图像,也可以就是尚未公开的内部动态、信息;检索范围可以就是本单位的、国内的,也可以就是外单位的、国际的3) 相互交换法,交换的形式多种多样,交换的范围也很广。

4) 有偿购买法,就是指利用正常的渠道,通过购买有关信息载体而获取信息。

其实,人们平常所获取的信息绝大多数都就是通过有偿的方式购买的。

8、为什么要对所获取信息的信源进行鉴别?答:人们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做重要决定时,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信息源越广阔,收集到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源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越真实可信。

9、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信息传递的规律。

答:在信息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现,不仅存在信息流动的速度问题,也存在着信息流向的问题,即信息向何地理区域、何种类型的接收者传送问题与信息量变化问题。

信息流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即表现出一种从不平衡状态到平衡状态再到新不平衡状态的螺旋式上升规律。

1) 信息流加速运动规律;2) 信息扩散原理;3) 信息梯度分布规律10、信息交流的模式有哪几种?并说出各个模式的特点。

答:1) 拉斯韦尔模式该模式通常称为5W模式,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与效果研究。

5W 模式建立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但该模式只就是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没能注意到反馈这个要素,忽视了交流的双向性。

2) 香农-韦弗模式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香农与韦弗提出了一个通信系统的模型,后来被人们视作信息论的基本模式而得以广泛引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