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断层分析断层答案

医学断层分析断层答案

医学断层分析断层答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一.名词解释1. 半卵圆中心:为中心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有胼胝体的辐射纤维以及经内囊的等组成。

2 主肺动脉窗:升主动脉与主之间的间隙3 肺段:是支气管的分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4 Glisson系统(Glisson system):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及肝管的各级分支均伴行,三者在肝内的分布基本一致,并由结缔组织鞘包裹,此三者组成Glisson系统。

5.髓突:6 眶耳线:又名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部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轴位扫描的基线。

7 血管前间隙:位于胸骨与左右头臂静脉之间的间隙,为非筋膜间隙。

由于在血管前方,又称血管前间隙。

8 门腔间隙:下腔静脉与肝门静脉之间的间隙,含尾状突。

9 第一肝门:第一肝门就是肝脏代谢所需物质进入和出来的第一个通道。

在肝脏的脏面,H形的沟,是门静脉、肝总管、肝动脉出入肝脏的位置,称为第一肝门。

10 辐射冠: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诸结构,呈扇形放射,称辐射冠。

11 禽距:是指禽距沟分布区。

在大脑皮层处为距状沟。

而从脑室内观察侧脑室后角内侧壁的隆起为禽距,由距状沟突向室腔内形成,为视区的一部分12 肺韧带:肺内侧面,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包绕肺根并向下形成肺韧带,其内有小血管,肺切除时应结扎。

13 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央有一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的地方。

14 肝段:依glisson系统的分支与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划分的,glisson系统分布于肝段内,肝静脉走行于肝段间。

15 腰神经通道:是指腰神经根从离开硬膜囊至椎间管外口所经过的一条骨纤维性管道,可分为神经根管和椎间管两段。

此通道任何部分的病变,均可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

16 膀胱精囊角:膀胱后壁与精囊之间有一充满脂肪的三角区,称为膀胱精囊角。

17 大脑动脉环: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和两侧始段吻合而成。

二.填空题1.识别横断层面上缘上回和角回的标志是外侧沟。

2.内囊膝和后肢的出现是冠状层面上中央前回下部出现的标志。

3.在颅脑冠状层面上,侧脑室三角区的外侧壁与视辐射之间的白质板称毯,由胼胝体纤维形成。

4.成对的脑池包括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大脑脚池和环池等。

5、四角形鞍上池的四个角分别为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脚间池和四叠体池,其周围的脑组织分别为前方的额叶直回、后方的脚间窝和两侧的钩。

6、鞍上池的形态因成像层面和个体差异,可呈六角型、五角型和四角型等不同形态,其由交叉池、脚间池或桥池形成。

7、“Y”形小脑幕之间的脑组织为,小脑幕两侧的脑组织是。

8、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依据行程分为V1 、 V2 、 V3 、和 V4 段,至 V5合成基底动脉。

2.顶下沟起自扣带沟、止于胼胝体压部的后方,其上方为楔前叶,下方是扣带回。

3.额下回后部、额中回后部和颞上回后部、角回合称后说话区(werniCke区)。

4.杏仁体、钩和侧脑室下角三者恒定的位置关系是横断层面上识别杏仁体的标志。

5.中脑的横断层面自前向后分为、、和四部分。

9.幕上不成对的脑池包括背侧的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和腹侧的终板池、交叉池、脚间池。

10.肝门静脉左支一般分为横部、角部、矢状部和嚢部四部分。

11.大脑外侧窝池在横断层面上的典型表现呈横置的“ Y ”形,主干在岛叶表面分为前、后支,前支较短伸向脑桥,后支较长伸向延髓。

14.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膝段和床突上段共同组成“U”形或“V”形,也称 Willis环,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之一。

18.气管前间隙是气管前壁、上腔静脉或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向上达胸廓上口,向下至气管隆嵴,以气管前壁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

19.肝门右切迹内的管道为鞘系,此切迹也可作为肝叶与叶和段与段的区分标志。

20.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即外侧豆纹动脉,分布于基底核区的豆状核壳、和尾状核头,内囊前肢、后肢的2/3,足供应纹状体和内囊的主要动脉,易破裂出血,故名出血动脉。

三.单项选择题1. 在横断层面上,识别距状沟前部的标志(A)A、禽距B、侧副隆起C、侧副沟D、海马E、海马旁回2. 识别中央旁小叶的标志(B)A、扣带沟B、扣带沟边缘支C、中央沟D、中央前沟E、中央后沟3. 内囊前肢与内囊后肢分界的标志 (C)A、豆状核B、壳C、苍白球D、尾状核E、背侧丘脑4. 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出入内耳门时所经过的脑池(E)A. 小脑延髓池 B、环池 C、小脑上池 D、桥池 E、脑桥小脑角池5. 五角形鞍上池的两侧脑组织(B)A、直回B、海马旁回C、脑桥D、钩E、大脑脚底6. 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D)A. 楔叶 B、楔前叶 C、缘上回 D、外侧沟 E、顶枕沟7. 半卵圆中心以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D)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E、楔叶8. 分布于内囊后肢下部的脑血管(D)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脉络丛前动脉E脉络丛后动脉;9. 楔前动脉自大脑前动脉的发出处(E)A水平段 B.胼胝体下段 C.膝段 D.胼周段 E.终段10. 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发自其 AA.水平段 B.回旋段 C.侧裂段 D.分叉段 E.终段11.角回动脉自大脑中动脉的发出处EA水平段 B.回旋段 C.侧裂段 D.分叉段 E终段12.奇静脉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EA.血管前间隙B.气管前间隙C.气管后间隙D.主肺动脉窗E.隔气管权下间隙13. 主肺动脉窗内的结构不包括BA动脉韧带 B.心丛 C.左喉返神经 D.左迷走神经 E.动脉韧带淋巴结14.在横断层面上,右肺门出现的标志BA.奇静脉B.奇静脉弓C.上腔静脉D.气管权E.主动脉弓15.在横断层面上,左肺门出现的标志CA升主动脉 B.胸主动脉 C.主动脉弓 D.气管权 E.奇静脉弓16. 在横断层面上,出现于主动脉弓以上层面的肺段EA.右肺上段B.右肺前段C.存肺后段D.左肺前段E.左肺尖后段17.第二肝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EA.右肺下叶 B.左肺下叶 C.左肺上叶 D.胸主动脉 E,腹主动脉18.第二肝门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EA.尾状叶 B.左内叶 C.左外叶上段D.右前叶上段E.右后叶下段19.第三肝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BA 腔静脉沟 B.胆囊窝 C.尾状叶静脉 D.副盯右静脉 E.肋膈隐窝20.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横断层面的肝段不出现EA右后叶上段 B.右后叶下段C.右前叶上段D.左外叶上段E.左外叶下段21.肝门横断层面的肝段不出现AA左外叶上段 B.左外叶下段C.尾状叶 D.左内叶 E右前叶22.三大肝静脉横断层面上的肝组织内不出现AA.左叶间静脉B.右后上缘静脉C.尾状叶静脉D.肝门静脉右前上支E.肝门静脉右后上支23.三大肝静脉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CA 食管 B.胸导管 C.肝圆韧带裂 D.静脉韧带裂E.网膜囊上隐窝24 显示在底核区的最佳横断层面BA、胼胝体干B、胼胝体压部C、松果体D、前连合E、后连合24.松果体的常见形态(B)A、圆形B、椭圆形C、球形D、长条形E、窄条形25. 在冠状层面上,脑底面的颞叶与枕叶的分界标志BA.侧脑室下角 B、胼胝体压部 C、舌回 D、海马旁回 E、距状沟前部26.与大脑纵裂池后部直接延续的脑池(D)A. 终板池 B、交叉池 C、帆间池 D、四叠体池 E、大脑大静脉池27.在横断层面上,小脑延髓池两侧的脑组织BA、小脑扁桃体B、小脑半球C、小脑蚓D、枕叶E、舌回28. 胼胝体干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B)A. 侧脑室 B、第三脑室 C、尾状核 D、外侧沟 E、顶枕沟29. 主肺动脉窗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D)A.右肺尖段 B.右肺前段C.有肺后段 D.左肺尖后段 E左肺前段1. 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E)A.内囊 B、外囊 C、最外囊 D、第五脑室 E、第六脑室2. 胼胝体压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B)A. 胼胝体嘴 B、胼胝体膝 C、胼胝体干 D、海马 E、海马旁回3. 分布于内囊上部的脑血管(B)A. 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脉络丛前动脉E.脉络丛后动脉:4. 位于前交通动脉两侧的大脑前动脉为其(B)A水平段 B胼胝体下段 C.膝段 D.胼周段 E.终段5. 镰状韧带附着缘以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B)A右肺中叶 B.左肺上叶 C.右心室 D.肝左外叶 E.肝右前叶6.在主动脉弓横断层面上,靠近肺纵隔面的肺段(A)A.右肺尖段 B.右肺前段 C.右肺后段 D.左肺前段 E.左肺尖后段7. 肝胰壶腹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E)A.十二指肠降部 B.钩突 C.肾皮质 D.肝右叶 E.胰体四.问答题1.简述横断层面上帆间池与第三脑室的区别1)帆间池层面较高,第三脑室顶部层面较低2)帆间池后界是胼胝体压部,第三脑室顶部的后界为松果体3)帆间池为尖向前的三角区,不与侧脑室前角相连;而第三脑室前部为矢状位的狭长裂隙,前端可达侧脑室前角2.简述椎动脉的行程、分段及分支P193.简述横断层而上肺段划分的标志结构P1054.简述肝门静脉与肝静脉在横断层面上的鉴别方法答:①肝静脉的走行与肝门静脉相反,肝静脉越近膈肌,其口径越大,最后汇入3大主干注入下腔静脉;而越近肝门,肝门静脉的口径愈大。

②肝静脉与肝门静脉的走行呈双手十指交叉状,③肝静脉壁看不到回声,管壁直而柔软,液性官腔清晰;肝门静脉壁回声强且各支具有特定形态,极易分辨。

④肝静脉在肝叶间或段间走行,而肝门静脉支则出现于肝叶内或段内。

⑤肝静脉属支多较直,而肝门静脉分支多弯曲或具有多种形状。

5.简述大脑中动脉的行程、分段及分支P176.简述大脑前动脉的行程、分段及分支P187.简述大脑后动脉的行程、分段及分支P208.简述中央沟在横断层上的辨认P14答:①中央沟大部分(87%)为一不被中断的沟;②中央沟较深,均自脑断面外缘约中份处向后内延伸,弯曲走行,在其前方和后方可见中央前沟、中央后沟与之伴行;③—般中央前回厚于中央后回,中央前回处皮质厚度为左右;④先通过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扣带沟缘支辨认出中央旁小叶,再进一步辨认中央沟;⑤中央沟在大脑半球外侧面走行约8~10cm;⑥大脑白质的髓型有助于辨认中央沟。

9.简述肝段的划分答:肝段就是依Glisson系统的分支与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划分的,一般肝分为左、右半肝,5叶和8段。

Glisson系统分布于肝段内,肝静脉走行于肝段间。

左半肝包含尾状叶(段Ⅰ),左外叶[左外上段(段Ⅱ)和左外下段(段Ⅲ)],左内叶(段Ⅳ);右半肝包含右前叶[右前上段(段Ⅴ)和右前上段(段Ⅷ)],右后叶[右后下段(段Ⅵ)和右后上段(段Ⅶ)]六、填图题(每题5分,5张图片,共计25)1. 图上标注以下五个结构:①大脑前A;②大脑中A;③大脑后A;④后交通A;⑤基底A2. 图上标注以下五个结构:①视交叉;②侧脑室;③内囊前肢A;④垂体;⑤胼胝体干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