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 冷却后变成了蜡块。冰棒化成水。
知1-讲
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
知1-练
1 任何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压强影响下将 显现不同的物态。人们常说“物质有三态”, 比如水,通常以___固_____态、___液_____态、 ___气_____态三种形态出现。
知2-讲
晶体形成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凝固点, 二是继续放热。
【例4】小黄的爸爸为将要出售的鲜鱼保鲜,他应该 选用0 ℃的冰还是0 ℃的水?为什么?
知2-讲
【解】他应该选用0 ℃的冰。 0 ℃的冰和0 ℃的水温度相同,但冰是晶体,在熔 化为0 ℃的水的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而且温度保 持不变,比直接使用0 ℃的水保鲜吸收更多的热量, 故应选用0 ℃的冰。
2 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 规律时,如果记 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 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解:固体已开始熔化,却没有记录温度的高低,或 者固体已全部熔化,仍没有记录温度的高低, 无法确定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答 案合理即可)。
3 和平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如图所示,“铸剑为犁” 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熔__化___和 ________。 凝固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第3节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 课堂讲解
•熔化和凝固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晶体和非晶体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当堂 作业
课后 作业
知识点 1 熔化和凝固
知1-讲
(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 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 么现象?
非晶体的凝固 1.没有确定的凝固温度 2.凝固过程中放热 3.温度降低
晶体有固定的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例2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C )
A.食盐
B.水晶石
C.玻璃
D.铁
知2-讲
【解析】 食盐、水晶石和铁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有熔 点,因此它们都属于晶体,而玻璃没有一定的熔 化温度,即没有熔点,因此它属于非晶体。
(来自《典中点》)
4 【桂林】玻璃是_非__晶___体__(填“晶体”或“非晶 体”),它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__升__高___(填 “升高”或“不变”)。
(来自《典中点》)
5 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 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 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 ________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 ℃,而冰块尚未 完全吸熔化时,盒子内的温度为________℃。
(来自《点拨》)
知2-讲
【例5】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 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 度降低时会凝固。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 衣服,在气温降低时倍感温暖。其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凝固放热
【解析】题目中的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温度降低时凝固, 对外放出的热被人体吸收,所以穿上它倍感温暖。
0
(来自《典中点》)
6 【临沂】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 ) C A.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14 min C.在ab段处于固态 D.在bc段不吸热,温度不变
(来自《典中点》)
请完成《点拨训练》P50-P51对应习题。
总结
知2-讲
1.晶体和非晶体的共同点是: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于使物质由固态
变为液态,其温度保持不变。液体在凝固成晶体 的过 程中,放出热量使其由液态变为固态,其 温度保持不变。
总结
3.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 (2)要继续吸热。
4.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条件: (1)温度必须降到凝固点; (2)要继续放热。
比较内容
晶体
非晶体
内部原子按一定规 内部原子排列无
定义
律排列
规则
有无熔
不
有
无
点
同 状态变 固态→固液共存态 固态→软→稀→
点化
→液态
液态
续表
比较内容
晶体
知2-讲
非晶体
熔化图
不像
同
冰、各种金属、
点 物质 海波、萘、水晶
石、固态氧等
玻璃、塑料、 蜡、松香、 沥青等
总结
知2-讲
晶体的凝固 1.有确定的凝固温度 2.凝固过程中放热 3.但温度保持不变
(来自《典中点》)
吸热 熔化
非晶体 晶体
固态噲垐 垎垐 液态
图像
非晶体
放热பைடு நூலகம்凝固
晶体
1.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3.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物质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时,其可能是固态的, 也可能是液态的,还可能是固液共存态的。
知2-讲
知2-练
1 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很高,因此汽车发动机的
冷却系统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吸热降低发动机的
温度,冷却液是用水和特殊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
合而成,由于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冷却液本身还
要有防冻结的特性,因此汽车的冷却液应该是( B )
A.凝固点较高
B.凝固点较低
C.凝固点和纯水一样 D.无法确定
知2-讲
•由图可知,甲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因此甲是非晶体; •乙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其对应的温度即凝固点为48 ℃, 因此乙是晶体。
总结
知2-讲
用图像法来描述物质的凝固过程,是物理上 常用的方法。晶体凝固图像的特点是“下降—水 平—下降”;非晶体凝固图像的特点是一直下降。
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必须达到熔点, 二是继续吸热。
知2-练
2 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 到暖和,而棉衣自身并不发热。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 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 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 上它,气温较高时,胶囊中物质__熔__化__吸__热__,使人感 到凉爽;气温降低时,胶囊中物质_凝__固__放__热__,使人 感到温暖。
4.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来自《典中点》)
1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的例子?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
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各举一个 例子。
解: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有:(1)利用冰镇 的方法给饭菜降温,防止饭菜变质,(2)冬天向麦田里 浇水,水凝固放热,防止冻坏秧苗。 不利的影响有:(1)在北方初春融雪的日子,天气寒冷, 要多穿衣服防止感冒;(2)炼钢厂在浇铸钢锭时,钢水 凝固时放热容易将人烧伤,应尽量远离一些,可以防 止烧伤。
(来自《点拨》)
总结
可以用对比法来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 点。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
知2-讲
【例3】(图像信息题)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凝固时的 温度——时间图像,其中__乙__物质是晶体, 它的凝固点是_____℃。 48
(来自《点拨》)
【解析】
【点拨】
知2-讲
(1)如图所示。 (2)从表中可以看出,冰的
熔点是________; (3)冰的熔化过0 程℃经历了
________min; (4)从计8 时开始,经过12 min,冰的温度是________,
此时的状态是____________。 0℃
固液共存态
总结
知2-讲
在探究晶体熔化的规律时,我们采用了图像 法来描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 律。这种方法直观形象,便于发现规律。本实验 中我们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了晶体熔化的规律。
(1温)/在℃度右图中-6作出5-.5冰的-熔3
- 1.8
0
0
0
0
0 1 2.8
化图像;
知2-讲
(2)从表中可以看出,冰的熔点是________; (3)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 (4)从计时开始,经过12 min,冰的温度是________,
此时的状态是________。
(来自《点拨》)
【解析】
知2-讲
作图像时,应该先描点再连线; 在第8 min到第16 min的时间里,冰的温度保持0 ℃不变, 故其熔点为0 ℃; 熔化经历了8 min(第8 min到第16 min的时间); 从计时开始,经过12 min,冰的温度由表可知为0 ℃,此时 冰已持续熔化了4 min,但并未熔化完,故为固液共存态。
知2-讲
知识点 2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海
波
点 击
熔
画
化
面 播
放
总结
知2-讲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 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石蜡在熔化前、熔化 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
【例1 】
知2-讲
(实验探究题)下表是研究冰熔化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 /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知2-讲
问题
知2-讲
通过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能说出它们 的熔化温度分别是多少吗?
海波的熔化温度是48℃, 蜡烛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知2-讲
定义 •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晶体。 •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非晶体。 •物理学中将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知2-讲
海波的凝固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