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步步高】2012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第一单元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步步高】2012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第一单元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考向二
世界区域综合图的判读与应用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任何地理事物都有具体 的空间位置。地理事物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往 往决定了其地理环境的特征。区域图的判读方法有多种, 常被使用的方法有经纬网判读、海陆位置判读、区域轮 廓判读和地理景观判读。
答案
(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 河水下渗严重。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 山地迎风坡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 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 (3)水 (4)地 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 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
考点二
七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季风气候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纬度的对称分布和起伏和缓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 分布;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分布在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 原气候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 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逐渐增强 平均海拔高,冰雪陆面对阳光反射强烈,是酷寒气候的原 因之一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气候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 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南向西北 逐渐减少 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高原 地势较低,平原向东敞开,利于大西洋气流深入;山脉东 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 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长 分布;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成为小麦—牧羊带发展的 限制因素
大洋洲(澳大 三大地形区,西部 高原 、中部 利亚大陆) 平原、东部 山地
3.海陆变迁
(1)六大板块:A 南极洲 板块,B 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 D 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 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 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 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和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发展中国家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 ③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表现为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2)不同的人种
人种 A B C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 北美洲 、非洲北部、 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亚洲东部 , 美洲印第安人和因 纽特人 非洲的 中部和南部 、大洋洲 和美国境内
(3)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 阿拉伯半岛 教 北部和东部 古印度 佛教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区域地理 第一章 世界地理
第1讲
一、大洋和大洲 1.世界海陆分布 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 71 %为海洋, 29 %为陆地。
世界地理概况
基础自主落实
2.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和界线 ①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图中字母所在的 大洲:A亚洲 、B 欧洲 、C非洲 、D 大洋洲、E南极洲 、F 北美洲、G南美洲。 ②界线 大洲 北美洲与南美洲 非洲与亚洲 亚洲与北美洲 亚洲与欧洲 (2)四大洋 按照面积大小,依次为甲 太平洋 、乙大西洋、丙 印度洋、 丁北冰洋。 分界线 巴拿马 运河 苏伊士运河 、红海 白令 海峡 乌拉尔 山脉、乌拉尔 河、大高 加索山脉、土耳其 海峡
(3)若 MN 为晨线,则上述地点中此时太阳能发电效能最高 的是__________,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各点位于世界两大山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组结合世界热点“能源问题”考查学生世界地
理知识内容。第(1)题,图中标出的 8 个地点均为太阳能丰 富地区,在分布上有相似性。第(2)、(4)题,考查大洲的地 形地势特征,准确判断大洲名称并比较分析即可。第(3)题, 有一定难度,突破口在 MN 为晨线,且与气候特征联系密 切。
大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南极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真题 2 (2010· 福建文综)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 结合有关知 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 13 世纪~16 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 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 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 年来,中国与 N 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下表表示 N 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表 水稻 玉米 杂粮 其他 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 8.0 12.0 74.2 5.8 100 比例(%) 占总产量比例 5.0 4.9 88.8 1.3 100 (%) (1)指出尼日尔河从 P 点到 Q 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 并分 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 乙两地 6~8 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 并分析原因。 (3)简述在 N 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 因。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 尼日尔河从 P 点到 Q 点河段沿
途降水较少,且很少有支流汇入,再加上蒸发和下渗,导 致流量减小。 (2)据图可知, 甲地 6~8 月降水量比乙地丰富, 可以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分析。(3)N 国推广高 产水稻的限制性因素可以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因 素相比较得出结论,主要表现为种植历史、生产技术、水 利设施、机械化程度、生产观念和饮食习惯等方面。(4)结 合图文信息可知,古马里帝国的兴起,与其平坦的地形、 广阔的草原、充足的水源及由此发展的农牧业和重要的地 理位置等方面有关。
大 洋 洲
南 极 洲
23° 26′S 自西向东 穿过西部 高原、澳大 利亚盆地、 大分水岭 南极半岛 位于 60° W 附近,与南 美洲南端 相对应
三大地形 区:西部高 原、中部平 原、东部山 地
冰雪大陆, 海拔最高
真题 1 (2010· 江苏通州调研) 读“世界输电电缆示意图” 和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特别提醒
地形类型成因分析要从内、 外力作用对地
表形态的影响来考虑。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 动、 岩浆活动, 而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作用等过程。
预测 1 右图为世界地图的一段经线,N 点 以南为陆地,MN 之间为海洋。回答下列 问题。 (1)说出 N 点以南所在大陆的地形特征。 (2)图中 NP 东侧有一条著名的河流, 该河流流向为( A.向南流 C.向西流 B.向北流 D.向东流 )
太阳能发电是全球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项目。为了充 分利用全球的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 站联成网络(如上图,图中的 A、B、C、D、E、F、G、H 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 调节太阳能的余缺。 (1)图中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幅剖面图对应的大洲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 。 两 大 洲 地 形 特 征 的 共 同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 美 洲
南 美 洲
非 洲
20° 由西向东穿 S 过安第斯山脉、拉 普拉塔平原、巴拉 圭河、巴拉那河、 巴西高原 0° 纬线自西向东穿 过刚果河、刚果盆 地、维多利亚湖、 东非大裂谷、东非 高原; E 由北向 20° 南穿过撒哈拉沙 漠、刚果盆地、南 非高原
西部山地, 东部平原、 高原相间 分布
“高原大 陆”,以高 原、盆地为 主,地势起 伏较小
2.世界的国家 (1)面积位于前六位
澳大利亚
(2)人口大国(2007 年过亿) 共 11 国: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 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 (3)发展与合作 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 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还有亚洲的 日本等;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有关政治、经济等 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把发展中国家之 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关键热点探究
考向一 以某大洲为例说明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步骤 分析地形特征是区域地理中常见的题型,但准确把握答 题要领是非常关键的。明确地形特征主要从哪几个方面 描述,清楚影响地形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分析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解析 第(1)题, 根据图中 30° 经线穿过的大陆和 20° 40° N、 N 两条纬线信息即可确定该线为东经 30° 经线, 大陆名称为非 洲大陆。第(2)题,结合(1)题回答。
答案
(1)以高原、盆地为主,东南高,西北低,地
势起伏较小。
(2)B
反思· 归纳 在答题过程中不难看出,准确地进行大洲的区域定位 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和突破口,而进行定位的依据是图 中的经纬度信息。所以复习好区域地理的前提是把握每个 大洲或地区的大致经纬度范围,特别是重要的经纬线穿过 的地区。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形 区、河流等地理事物。
考点规律整合
考点一 七大洲的经纬度位置与地形特征
大 大洲经纬度位 洲 置
欧 洲
特殊经纬线穿过的 主要地形 10° 穿过斯堪的纳 E 维亚山脉、日德兰半 岛、波德平原、巴伐 利亚高原、阿尔卑斯 山脉、波河平原、亚 平宁山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