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教案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教案

第二章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教
案卤素资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位:本章是整个高中阶段较为详细、全面地学习和研究一族元素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章,是一个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本章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同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习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内容:本章教学内容分为
(1)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介绍食盐的提取,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盐酸、氢氧化钠的性质,氯化氢的溶解性及制法。

(2)氯气的性质及重要用途
(3)从海水中提取重要元素:学习镁、溴、碘的提取及溴、碘的溶解性、特性。

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相似形和递变性。

(4)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为今后各章节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教学中可增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将探究气体体积的规律内容放在物质的量的计算中学习。

教法与学法:
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通过对氯气的性质、用途及实验室制法的学习,将其它卤素的性质与氯气的性质进行比较,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地、客观地展现这一族元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也为后面学习同族元素的性质提供了方法和研究思路。

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问题、创设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学习的方法,领会知识的内涵及本质。

因此在本章的内容的教学中知识的掌物和方法的形成同等重要。

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

只要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就应该积极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不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教师应该尽量演示。

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

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含卤化合物的介绍,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氯碱工业等应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情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
动机的素材。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也可围绕相关问题指导学生收集一些材料,研究一些问题,开展讨论或撰写小论文。

二、课时分配
第一节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 3课时
第二节海水中的氯 3课时
第三节从海水中提取的重要元素 5课时
复习练习 2课时
总课时 13课时
三、具体教学设计
1、“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教学设计
(1)展示一幅大海图,引出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表,得出海水是宝贵的化学资源。

从而提出问题: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
(2)了解我国古代海水晒盐的情景,分析教材中的表2-1,理解实际生产中应控制卤水密度的道理。

知道粗盐中含有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掌物粗盐提纯的操作
步骤,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知道食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了解氯碱工业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复习盐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介绍氯化氢的工业制法。

通过氯化氢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探究形成制备气体实验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培养
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4)学习电离概念,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海水中的氯”教学设计
“氯气”的化学性质应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在完成氯气与铁、铜、氢气、水、氢氧化钠及漂白性等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也可以不断设计问题,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如氯气与水的反应可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学生讨论设计出实验最后找出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有哪些。

从而进一步总结出次氯酸的性质。

结合实验讨论:氯水与液氯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制氯水的区别
结合性质讨论:自来水的消毒,游泳衣时间久了会发黄、褪色。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漂白粉的成分、制作原理、保存方法、变质原因。

家庭小实验:自制褪色灵。

3、“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学设计
(1)结合实验、生产实际分析讨论:如何从海水混合离子溶液中提取某物质?从经济角度思考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方法、有关反应方程式。

(2)展示单质溴、碘。

总结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特性实验:溴的挥发,碘的升华及碘遇淀粉显蓝色
家庭小实验:化学密信
溶解性实验:在不同溶剂:水、苯、汽油、四氯化炭、酒精中的溶解性及溶液颜色。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从海水中分离溴、碘。

所采用的原理、方法、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4)从原子结构入手,预测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再通过探究性实验找出氯、溴、碘化学活泼性及递变规律
(5)从电子得失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6)掌握Cl-、Br-、I-离子的检验方法,讨论在离子检验时如何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提高学生检验物质的实验技能。

(7)熟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