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届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理综卷(2013.04))

2013届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理综卷(2013.04))

吉林省2013年高考复习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下图是肝细胞的生命历程,I—IV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

细胞I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等特征。

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I-IV过程中,只有III过程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B、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I的核体积增大,细胞2的膜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C、IV过程中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I和细胞2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I过程是细胞分化,IV过程对细胞1,2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形成少量ATP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硬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3、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真核细胞内与翻译过程有关的RNA是mRNA和tRNAC、真核细胞内的某种RNA形成与核仁有关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4、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和屈肌肌群内都有效应器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剪断I处,在a处施加刺激仍能引起伸肌收缩D、在I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 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喷施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促进种子的萌发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6、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对有关物质进行染色体鉴定时所选用的试剂、出现的结果的叙述,全部正确的是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2O2易与空气中的水及CO2反应,故少量的Na2O2常保存在煤油中B、某物质的焰色反应的火焰呈黄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有Na元素,一定无K元素C、用CCI4萃取碘水中的I2时,紫色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D、某溶液加入BaCI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不一定含有Ag+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均能将金属铜氧化,且均能使铁钝化B、乙烯常用作植物催熟剂,乙酸常用作调味剂,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C、玛瑙、水晶、钻石的主要成分均为SiO2D、蛋白质、纤维素、蔗糖、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I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NAB、过量的Fe和Cu分别在标准状况下与22.4L的CI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C、在1L0.1mo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产生的NH3数目为0.2NA10、有机物乙苯的一溴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A、5种B、6种C、7种D、8种11、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的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判断正确的是A、a > 9B、在乙组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e(OH-) =10-5mol·L-1C、c1 < 0.2D、丁组混合液:e (Na+) > c (H+) > c (OH-)12、分析下列各项分子式的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10项的分子式应为1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二: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其中14、15、18、20、21小题为单项选择题,16、17、19为多项选择题。

14、教室里有一重量为5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某同学至少要用300N的水平推力,才能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

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28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断续做匀速运动。

由此可知A、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m=280NB、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300N<Fm<500NC、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6D 、100N的水平推力不能推动木箱是由于推力小于此时的静摩擦力。

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若t=0时两者相向运动,且运动过程中不会相撞,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时相距15m,则两物体相遇两次B、在t=0时相距25m,则两物体相遇一次C、若t=1s时两者相遇,则两者不会再相遇D、若t=2s时两者第一次相遇,则两者还会再相遇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μ=141.4sin50πt(V),O点是副线圈上下匝数比为1︰4处抽出的线圈头,R1=2Ω,R2=8Ω,则A、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B、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C、开关S断开时,两电阻总的电功率为20WD、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的总的电功率为10W17、如图所示为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其中x轴沿水平方向,y轴沿竖直方向。

质量为m,电量为q的质点,在重力和恒定电场力F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在竖直平面内沿与y思方向成α角(α>45°)斜向下做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F=mg sinα,则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不变B、若F=mg tanα,则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大C、若F=mg tanα,则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减小D、若F=mg tanα,则物体的电势能一定增大18、如图所示,A1、A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内阻不能忽略)它们的0刻线在表盘中央,当电流从左端流入电流表时,指针往左端偏。

L是一个自感系数较大,直流电阻为0的电感线圈,C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

所有用电器及仪表均不烧毁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闭合时,电流表A1指针向右偏,然后逐渐回零B、S闭合时,电流表A2指针向右偏,然后逐渐回零C、S闭合稳定后再断开S,电流表A1指针从零向右偏,然后逐渐回零D、S闭合稳定后再断开S,电流表A2指针从零向右偏,然后逐渐回零19、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以两个点电荷中点O为坐标原点,以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为x轴,过两个点电荷的中点且垂直x轴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下面四幅图表示两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某物理量随坐标x或y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A图可表示两等量异号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电势随坐标y变化的情况B、B图可表示两等量同号电荷连线上场强随坐标x变体的情况C、C图可表示两等量同号电荷连线中垂线上场强随坐标y变化的情况D、D图可表示两等量异号电荷连线上电势随坐标x变化的情况20、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左侧有一个用金属丝制成的半径也为R的圆形线框,线框以水平速度v匀速通过整个匀强磁场区域,设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

则线框从进入磁场开始计时,到完全通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可能正确的是21、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匀质球壳对其内部物体的引力为零。

设想在赤道正上方高h处和正下方深为h处各修建一环形真空轨道,轨道面与赤道面共面。

A、B两物体分别在上述两轨道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对它们均无作用力。

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2、(6分)“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力学方面物理规律。

有一名同学设计了如图I所示的实验装置。

一个电磁铁吸住一个小钢球,当将电磁铁断电后,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

小钢球经过光电门时,计时装置将记录小钢球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用直尺测量出小钢球由静止开始下降到光电门时的高度h。

(1)这名同学为了验证“动能定理”,用游标卡尺测量了小钢球的直径,结果如图2所示,他记录下来小钢球的直径d= cm。

(2)这名同学在验证“动能定理”的过程中,忽略了空气阻力的影响,除了上述的数据之外是否需要测量小钢球的质量?(填“需要”或“不需要”)(3)该同学如果打算用这套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你觉得下面的哪些做法能提高实验的精度()A、在保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小球的直径B、在保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小球的直径C、在保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小球的质量D、在保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小球的质量23、(9分)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I所示的实验装置。

ABCD 为一个右端开口的U型水平导轨,它所在空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

导体棒=5Ω.现先让导体棒AD AD和BC段导轨是有电阻的,其它部分电阻不计。

其中BC段电阻R在外力作用下沿导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导体棒速度达到某一值时,通过调整外力使导体棒立即做该速度下的匀速直线运动。

若已知导体棒的长度L=1m,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6T。

(1)现要用电压表测量AD两端的电压值,需要将一个量程为3V,内阻值为5kΩ的电压表V的量程扩大为6V,需要在下面给出的电阻箱中选择一个与电压表V串联,你认为应选择。

(请填写选项字母)A、电阻箱(阻值范围0—99Ω)B、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2)当导体棒的加速度a=1m/s2时,实验者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电压U和时间t的多组数据,利用计算机绘制出的U—t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则可能求出导体棒AD的阻值为Ω。

(3)实验者改变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重复上述实验操作。

记录导体棒匀速运动时电压表示数Uey磁感应强度B的多组数据,并做出U-B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

则在磁感强度增大的过程中导体棒最终速度变化情况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14分)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固定一根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光滑直杆AB,杆B端正下方h处有一点C。

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直杆上,始终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恒力未知),现让小球以某一速度沿杆匀速下滑,小球离开杆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恰好到达C点(忽略空气阻力)。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离开直杆后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小球沿杆下滑时的速度大小。

25、如图所示,P、Q是相距为d的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P、Q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1的匀强磁场,MN是竖直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用导线将P与M相连,将Q与N相连,X是平行于M和N的竖直绝缘挡板,Y是平行于M和N的荧光屏,X、M、N、Y的中间各有一个小孔,所有小孔在同一水平轴线上,荧光屏的右侧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现有大量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的正负离子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质量均为m)以相同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水平向右射入金属板PQ之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