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化学2016.3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Cl 35.5 Mn 56 Cu 64 Zn 65 Ba 137 Ce 140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玻璃受热软化,易于加工成型,是一种硅酸盐材料B.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C.纯银器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D.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能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2.下列物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的是A.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将Zn片放入CuSO4溶液D.铝与MnO2发生铝热反应3.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B.将SO2滴入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C.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D.将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4.对右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互为同分异构体B.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均可以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既能用红外光谱区分,也可以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5.某离子反应中共有H 2O 、ClO -、NH 4+、H +、N 2、Cl - 六种微粒。

其中C(ClO -)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 4+B.消耗1mol 氧化剂,转移2mol 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D.反应后溶液酸性明显增强6.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X 的原子半径比Y 大,Y 与Z 同主族,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 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XB.Z 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Y 高C.W 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D.X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7.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A.ag 某气体的分子数为b ,则cg 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B.2L0.5mol.L -1 磷酸溶液中含有H +的数目为3N AC.25℃,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 -为0.1N AD.标准状况下,28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 A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84”消毒液中:K +、CO 32-、Na +、I - B.)( H C K W =1×10-13mol.L -1的溶液中:NH 4+、Ca 2+、Cl -、NO 3-C.能使PH 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Na +、CH 3COO -、Fe 3+、SO 42-D.通入足量的H 2S 后的溶液中:Al 3+、Cu 2+、SO 42-、Cl -9.依据反应原理:NH 3+CO 2+H 2O +NaCl=NaHCO 3↓+NH 4Cl ,并利用下列装置制取碳酸氢钠粗品,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制取二氧化碳C.用装置丙制取碳酸氢钠D.用装置丁分离碳酸氢钠与母液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将溴水加入苯中 溴水颜色变浅 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B 将SO 2通入到Ba(NO 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沉淀成分为BaSO 3C等体积、等PH 的HA 和HB 两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相同时间内,HA 酸产生的氢气多 HA 为强酸D 将少量溴水加入KI 溶液中,再加入CCl 4 ,振荡,静置下层液体呈紫色Br 2的氧化性强于I 211.二氧化氯(ClO 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常用作饮用水消毒。

实验室通过如下过程制备二氧化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3Cl -=====2H 2↑+NCl 3B.溶液X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Cl -、OH -C.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O 2中的NH 3D.可用明矾除去饮用水中残留的NaClO 212.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体积分数比容器II中的小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H2C.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比容器III中的长(g)、0.10 mol(g) D.若起始时向容器III中充入0.10mol和0.10mol H2,则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13.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快速充放电的超性能铝离子电池,Al、C n为电极,有机阳离子与阴离子(AlCl4-、Al2Cl7-)组成的离子液体为电解质。

右图为该电池放电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Al做阴极、C n为阳极B.充电时,每生成1mol铝,同时消耗4molAl2Cl7-C.放电时,电解质中的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C n[AlCl4-]+ e-= C n + AlCl4-14.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滴入0.1mol.l-1氨水,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V=40B.C点所示溶液中:c(H+)-c(OH-)=2c(NH3.H2O)C.d点所示溶液中:c(NH4+)=2c(SO42-)D.NH3.H2O的电离常数K=10-4化 学 2016.3第II 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注意事项:1.第II 卷共5个大题,其中15—17题为必做题;18—19题为选做题,任选一题作答。

2.第II 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必做题(共43分)15.(16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已知反应CO (g )+2H 2(g ) CH 3OH(g)∆H=-99kJ.mol -1中的相关化学键键能如下:则x= 。

(2)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1molCO 与2molH 2发生反应:CO (g )+2H 2(g) CH 3OH(g) ∆H 1<0,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α)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a 、b 两点的反应速率:v(a) v(b )(填“>”、“<”、“=”) ②T 1 T 2 (填“>”、“<”、“=”),原因是 。

③在c 点条件下,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代号) a.H 2的消耗速率是CH 3OH 生成速率的2倍 b.CH 3OH 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CO 和CH 3OH 的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④计算图中a 点的平衡常数K P =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CO 2和H 2)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I :CO (g )+2H 2(g ) CH 3OH(g) ∆H 1II :CO 2(g)+H 2(g) CO(g) + H 2O(g) ∆H 2化学键 H-H C-OH-O C-H E/(KJ.mol -1)436343x465413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III :CO 2(g)+3H 2(g)CH 3OH(g) + H 2O(g) ∆H 3上述反应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K 3,它们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则∆H 1 ∆H 3(填“>”、“<”、“=”),理由是 。

16.(13分)工业上利用氟碳铈矿(主要成分CeCO 3F)提取CeCl 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CeCO 3F 中,Ce 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酸浸过程中用稀硫酸和H 2O 2替换HCl 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写出稀硫酸、H 2O 2与CeO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向Ce(BF 4)3中加入KCl 溶液的目的是 。

(4)溶液中的C (Ce 3+)等于1×10-5mol.l -1,可认为Ce 3+沉淀完全,此时溶液的PH 为 。

(已知K SP [Ce(OH)3]=1×10-20)(5)加热CeCl 3 .6H 2O 和NH 4Cl 的固体混合物可得到无水CeCl 3 ,其中NH 4Cl 的作用是 。

(6)准确称取0.7500gCeCl 3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过硫酸铵溶液将Ce 3+氧化为Ce 4+,然后用0.1000mol.l -1(NH 4)2Fe(SO 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5.00ml 标准溶液。

(已知:Fe 2+Ce 4+= Ce 3++Fe 3+)①该样品中CeCl 3的质量分数为 。

②若使用久置的(NH 4)2Fe(SO 4)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测得该CeCl 3样品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7.(14分)为了测定含氰废水中CN -的含量,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关闭活塞a ,将催化剂100ml含氰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置于装置B的圆底烧瓶中充分反应,打开活塞b,滴入稀硫酸溶液,然后关闭活塞b。

已知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N-+ClO-=CNO-+Cl-2CNO-+2H++3ClO-=N2↑+2CO2↑+3Cl-+H2O副反应为:Cl-+ClO-+2H+=Cl2↑+H2O(1)装置D的作用是。

(2)反应过程中,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

(3)待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a,缓慢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

(4)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生成39.4mg沉淀,则废水中C(CN-)= mol.L-1。

(5)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合理改进,可通过直接测量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废水中CN-的含量。

设计合理实验方案。

仪器自选。

供选择的试剂:浓硫酸、NaOH溶液、饱和食盐水、饱和NaHCO3溶液、CCl4。

(6)利用如右图所示装置可以除去废水中的CN-。

控制溶液PH为5.2——6.8时,CN-转化为C2O42-和NH4+。

①气体a的化学式为。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选做题(共15分)有机化学基础18.(15分)A(C3H6)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