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3.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4.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语言规范化就是明确某一语言的共同语及其内部一致的标准。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他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1.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
物质外壳。
2.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他与发音体颤动幅度大小有关。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
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他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8.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收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0.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11.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
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 a.汉字的注音工具
B.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C.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
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
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第二节声母
1.发音部位:发音是,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2.发音方法: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第三节韵母
第四节声调
1.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部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取之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3.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统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4.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5.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第五节音节
1.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是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
2.拼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声母要用本音、声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要念准韵头3.拼音的方法:双拼法、三拼法、整体认读法
第六节音变
1.音变指的是共时的语流音变,主要是连续音变,即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有时会发生变化。
2.变调:有些音节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做变调。
3.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4.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
5.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区分词性、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第七节音位
1.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2.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叫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叫元音音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叫声调音位,调位。
3.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第三章文字
第一节汉字概说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他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第三节汉字的结构
1.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和线叫一笔或一画。
2.折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笔画的连接。
3.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
4.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5.笔顺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6.象形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7.指示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8.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
9.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
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1.定量,使之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
2.定形,使之规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
3.定序,是规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
第五节使用规范汉字
1.错字,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
2.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子写成乙字。
3.读错字,指把字音念错。
第四章词汇
第一节词汇和词的结构
1.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2.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3.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4.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
5.自由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
6.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7.简称市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
8.数词省略:对一些联合结构,选择其中各项的共同成分加上所包含的项数,即构成数词的略语。
9.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10.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
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1.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
2.理性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
第三节义项和义素
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2.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3.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
4.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
5.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6.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7.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同一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做同义词。
8.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