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放在首位,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而作业正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能通过作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培养浓厚的语言兴趣,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一、小学英语作业的现状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依旧是以读、背、抄、写等机械性作业为主,忽视学生的口头交际功能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均采取“一刀切”策略。

这样的作业不仅没有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反而使学生视作业为负担,把作业看成是一项艰难而又乏味的任务。

学生就不再有浓厚的兴趣,也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目前小学英语作业主要有以下几个一同的特点:形式统一的作业:新授完毕后,接下来教师规定学生做的就是拿出抄写本,抄写课文中规定“四会”掌握的单词、词组或者句子。

久而久之,英语作业不用教师布置,学生就早已经在课前听、读、背并抄写完毕。

回家作业听写单词、句子,背课文。

老师不说,学生也知道当天的作业,一点新意也没有。

目标统一的作业:教师通过规定学生反复抄写这些单词、词组和句子,让学生掌握他们的书写形式,在听写、测验时能运用即可。

而学生多为喜欢有特色的、动手实践的、有吸引力的、能发挥自己创造力的、联系自己生活现实的、自己跳一跳能够完成的作业。

任务统一的作业:布置的课外作业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做的,不管什么理由,少抄都视为“偷懒”做法,多抄则是“没听清楚老师的规定”。

这样统一标准的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其实学生们更喜欢既简单有趣又能巩固所学知识的个性化作业,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抄书和背书。

二、英语作业设计坚持的三原则
1、坚持培养学生兴趣、树立学生自信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学生只有对英语及其文化持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

基于以上理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考虑作业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是否喜欢做和愿意做,学生完成作业后能否体验到成就感,是否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持有自信等。

只要教师认真考虑这些问题,调整作业的方式和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坚持贴进生活实际的原则。

生活中到处有英语,英语作业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只有在实践过程中,语言的魅力才能体现出来。

教师让孩子们的英语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尽量让他们走近生活,在生活中进行语言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坚持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新英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性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重视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课外作业是课外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具有实践性的英语家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

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而他们的个性是有差异的。

因此,英语作业的设计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作业的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