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沙素兰 《青蛙看海》教案

沙素兰 《青蛙看海》教案

《青蛙看海》
沙素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

3.领悟“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作好铺垫
1.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看海》,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长期登山失望不知不觉
石阶到达展现一级一级
2.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词,简单地说说吗?(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画:青蛙大海,板书:困难)
二、朗读感悟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谁来读苍鹰的话?
现在老师就是青蛙,你是苍鹰,请你将那座山指给我看看。

2.交流:
(1)山高:请小朋友看图,是的,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前面那座山,你们看看,青蛙看到的是一座怎样的山呢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那会是一座怎样的山?
①想象:山会有多高?(相机板画:大山、山腰间的白云……)
能用我们学过的一首诗来形容一下这座山吗?(背诵:《咏华山》)
②这座山可高了,如果让你去爬,你有什么想法?小青蛙又是怎样想的?
③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

青蛙为什么吸了口凉气啊?这么高的山,看上去多吓人呀!怪不得小小的青蛙被吓得吸了一口凉气。

学学青蛙先吸口凉气,再说一说山的高。

(2)青蛙没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长腿。

①在青蛙看来什么样的动物才可以登上这座高山?
②比较:我没有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我没有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善跑的长腿,上不去。

③指导读好“没有、也没有、怎么”,突出青蛙的无奈和失望。

(3)不登上山看不到大海:
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①出示: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②换句理解: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指导读句子。

让学生知道登上山顶是青蛙看海的唯一途径。

3.练习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

①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体会青蛙由满怀希望到无奈失望的心情变化。

②朗读竞赛。

4.过渡: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谁能帮帮这只失望的小青蛙呢?(相机贴图:松鼠)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看到大海的呢?接下去的故事老师想请大家表演出来,不过,要想演好故事,先得把书读好。

三、表演体会4~11自然段
1.听录音朗读4~11自然段,边听边找出松鼠和青蛙分别说了什么。

2.指导分角色练读。

(1)松鼠是怎样来帮助青蛙的?把松鼠的话读一读?青蛙怎么回答的?
(2)讨论交流青蛙和松鼠分别会怎样说这些话。

(知道读出青蛙由失望到自信的语气变化,读出松鼠的鼓励。


(3)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相机指导。

3.分角色表演。

(1)想表演松鼠和青蛙的对话吗?和同桌一起或者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演。

一边表演,一边联系课文,想想自己可以加上什么动作、表情演起来才更像。

(2)指名表演。

(3)评议:他们表演得怎么样?什么地方演得特别棒?想提点什么建议?
(4)拓展练习:他们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又会怎么做呢?(自由说说。


(5)老师扮演松鼠,带着所有的青蛙一起往山上跳。

(配乐表演,让学生体验青蛙跳一级台阶的轻松和初获成功的喜悦,然后延长跳的时间,体会长途跋涉的艰辛。


(6)跳这么久台阶有什么感受?这么累,这么辛苦,前面还有那么多的艰难险阻,我们不如回去吧。

(引导学生感受青蛙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

)(相机板书:坚持)
过渡:快看就要到达山顶了,让我们一起跳上去吧!5、4、3、2、1,到啦!我们成功啦!(板书:成功)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引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

(播放大海录像)
2.小青蛙,你们终于看到大海了,展现在你们面前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3.想象说话:大海就展现在你们眼前,大海一望无边,蓝湛湛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会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提升:小朋友们,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终于成功地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大海,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这真是——(指名说)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练习3里面学过了一句古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延伸:有一只乌龟,长期生活在小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非常羡慕,也想去看看,可是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

小青蛙们,请你想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它,好吗?
3.总结:小朋友们,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能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

苍鹰告诉它,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

这在小青蛙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既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

在青蛙失望、沮丧的时候,一只松鼠启发、鼓励了它,并且引领着青蛙跟着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它们终于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这篇课文是要人们从小青蛙看海的经过,从青蛙的身上感受到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孩子们也要像青蛙一样树立信心,努力攀登。

如果说青蛙就相当于我们的学生的话,那么松鼠的原型就应该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了。

对照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学习松鼠老师的什么呢?
一、走进心灵,取得信任。

对青蛙来说,大山几乎不可攀越。

在青蛙失望、沮丧的时候,松鼠看到这种情景,没有抛弃青蛙,主动地接近青蛙,跟它谈心。

“你想看海吗?”松鼠亲切
的笑容、温和的语气、真诚的目光,取得了青蛙的信任,使得青蛙面对松鼠敞开了心扉。

“这山太高了,我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我上不去。

”青蛙坦率地对松鼠说出了心里话,说出了自己面对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困难。

信任是打开教育之门的一把钥匙,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存在于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因此这节课我努力做好自己松鼠老师的工作。

充分地信任鼓励学生。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像文中的松鼠一样去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降低难度,建立信心。

松鼠和苍鹰一样知道,青蛙要想看到大海,就必须登上山顶。

可是松鼠显得更加智慧,它把这座难以攀登的高山分解成许多级可以征服的台阶。

降低了登山的难度。

它指着第一级石阶问松鼠:“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青蛙一看,充满自信地说:“这有什么难的!”并且颇为轻松地跳上了登山的第一级台阶。

看到青蛙迈出了登山的第一步,松鼠指着第二级台阶,对青蛙说:“再跳一下!”青蛙毫不费力地跳上了第二级台阶,啃下了又一块小骨头,向着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这时,松鼠马上鼓励青蛙,“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就是告诉青蛙,只要像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跳,总有一天会到达山顶,看到大海。

松鼠的话无疑唤醒了青蛙心中沉睡的信念,点燃了青蛙心中待燃的火把,增强了它的勇气和信心。

三、引领参与,共同体验。

在一开始青蛙一筹莫展的时候,松鼠示范跳上第一级台阶,随后没有让青蛙孤独地前行,而是引领着青蛙,和青蛙一道沿着石阶往上攀登。

亲自参与其中,和青蛙共同体验登山的苦与乐,共同在登山观海的酸甜苦辣中丰富生活阅历、积累生活经验、成长成熟起来。

并且不断地给青蛙鼓励、赞赏、提醒、建议……无疑,这只松鼠老师深刻地领悟了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它就是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满怀热诚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取得孩子的信任,智慧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孩子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树立信心,并且,以一个“平等中首席”的身份引领着孩子追寻真善美,以一个“学习共同体”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体验成长。

四、感悟真理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小青蛙的成功首先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其次还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在对这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我也请教了其他老师,想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然后自己也苦思冥想了好久。

是的,许多事情重在过程,在上完这课我也收获不小,也使我重新认识了老师的职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