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检修工作标准

大检修工作标准

装置停工大检修工作标准装置停工大检修工作目标是:“四好、六保证、一实现、”。

“四好”即停工好,处理好,检修好,开工好;“六保证”即保安全,保环保,保质量,保项目,保进度,保费用;“一实现”即实现检修后装置长周期运行。

“三个环节”受控即停工吹扫、安全检修、装置开车三个环节“两个界面”明晰即装置停工交付检修、检修交付开工一、“四好”工作标准(一)停工好1. 停工网络优化、节点明确并按照计划执行;2. 装置停工方案编制科学合理完整;3. 停工组织有序,责任落实,严格按方案执行;4. 停工过程物料回收彻底,操作准确,步步确认,物料损失最小;5. 停工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事故及事件,无乱排乱放,做到不伤害一个人、不损坏一台设备、不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件;6. 服从大局,严格执行总厂各项指令。

(二)处理好1. 网络优化,节点明确;2. 装置处理方案编制科学合理;3. 装置物料按要求全部倒空,不留死角,不乱排乱放;4. 公用工程系统合理优化,消耗最低;5. 设备、管线吹扫、蒸煮、置换、中和彻底,分析化验一次合格,具备交出条件;6. 盲板隔离全部实施,严格执行盲板管理规定;7. 设备动力电源按规定全部切除;氮气、火炬气完全隔离;下水井、污水井、地漏完成封闭;8. 装置区域内油污及可燃物清除干净;9. 装置区域按标准完成封闭;10. 装置处理按期达到生产交检修实施条件,工艺交检修验收一次合格。

(三)检修好1. 组织机构健全,组织严密,指挥得当;2. 方案编制合理,严格执行审批流程,责任落实到人;3. 检修进度网络优化,节点明确;4. 检修项目计划完成率100%。

包括:(1)随检修同步实施的隐患治理、零购更新、盲肠死角、目视化、工程项目甩碰头计划完成率100%;(2)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及压力管道检验计划完成率100%;(3)控制仪表、计量仪表及联锁校验合格率100%;(4)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标定(检定)、校验合格率100%;5. 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有效,验收标准明确完整:(1)入厂材料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原生产厂标识明确,严格执行标准进行复验;(2)焊接一次合格率98%;(3)静设备密封一次合格率100%;6. 安全保证体系健全,责任明确,监护到位,严格监控,严肃奖惩,检修过程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7. 检修交工艺验收一次通过;8. 检修资料完整齐全,按要求归档;9. 装置检修后实现零泄漏,达到完好标准。

(四)开工好1. 装置开工方案编制科学合理完整;2. 开工组织有序,人员到位,指令执行到位;3. 开工置换彻底,一次满足装置引料条件;4. 开工过程升温、升压、深冷、升速平稳无冲击;5. 开工过程无跑料、无窜料、无泄漏;6. 设备正确操作,实现设备零损伤;7. 操作指令执行率100%,工艺操作卡执行准确率100%;8. 仪表自控率100%,一级联锁投用率100%;9. 开车实现一次成功,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标准。

二、“六保证”的工作措施(一)保安全1.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实行属地一把手全面负责制,强化项目主管的直线责任,落实属地化管理职责。

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的项目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

停工检修的生产装置负责人应组织生产、技术、设备及安全各专业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对停工处理和开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计划,编制风险评价报告书,经总厂相关部门批准后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交底;2. 凡参加检维修的现场人员熟知并严格遵守“反违章六条禁令”和安全生产管理“五五”理念既五个服从(计划编制时,经验服从数据;方案编制时,习惯服从规范;质量管理中,感觉服从检测;安全监督中,情面服从制度;进度控制中,指令服从科学)、五信五不信(相信盲板,不相信阀门;相信现场检查,不相信主观臆断;相信化验分析,不相信感觉和嗅觉;相信逐级确认,不相信口头承诺;相信科学,不相信经验。

)、五问五确认(一问作业风险,确认危险所在;二问作业措施,确认安全可靠;三问作业装备,确认齐全完好;四问作业环境,确认符合要求;五问作业技能,确认应知应会)、五不开工(项目内容不清楚,不开工;票证不全,不开工;设备交出未确认,不开工;防护措施不落实,不开工;监护人员不到位,不开工)、五个不准(无施工方案,不准进入现场;无安全合同,不准进入现场;无风险评价和削减措施,不准进入现场;人员没有进行安全教育,不准进入现场;着装不规范、不符合安全规定,不准进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都必须持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否则不准作业;3. 各单位在检修前,要对参加检修的本单位员工进行针对性的检修安全教育;对每项施工作业进行风险分析,明确监护要求,落实监护职责;4. 承担检修项目的承包商,严格按照资质、人员、现场三个准入的要求办理准入手续,遵循“谁引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控。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机具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合格方可入场;5. 应按照项目所在单位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现场勘察,对项目工艺和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评价,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计划并明确责任,编制施工作业风险评价报告书,经审查合格后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后,方允许作业;6. 承包商必须先签订“检维修安全合同”,履行“安全合同”的各项条款。

检维修作业过程中,施工组织单位必须对检维修过程中的安全负责,承包商必须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负责;7. 装置停工时,厂房通风设施,有毒、有害物质及三废的处理设施,火炬系统等应最后停运,防止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及时处理,酿成事故;8. 生产现场检修工作做到“四不开工”(工作地点或工作任务不明确不开工;安全措施的要求或布置不完善不开工;审批工作或联系工作不完善不开工;检修人员和监护人员没有共同赴现场检查或检查不合格不开工)和“五不结束”(检修(包括试验)人员未全部撤离工作现场不结束;设备变更和改进交待不清或记录不明不结束;安全措施未全部拆除不结束;有关测量试验工作未完成或测试不合格不结束;检修(包括试验)人员和运行人员没有共同赴现场检查或检查不合格不结束)。

9.存有有毒、有害、易爆、可燃、腐蚀性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在检修作业前,应进行的主要工作及标准:(1)应进行相应的蒸汽吹扫、热水洗煮、中和、氮气置换或空气置换,使其内部不再含有残余物料或达到标准要求;(2)可燃气体浓度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10%(体积);(3)有毒气体含量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氧含量19-23.5%(体积)。

分析合格后应加盲板与其它系统隔绝;(4)不进行检修作业的上述设备、容器、管道也应进行相应的工艺处理,使之保证停工期间的安全;10.设备在工艺处理合格后需打开人孔时的要求:(1)设备其内部温度要低于40℃,压力要处于常压,在打开底部排空阀,确认设备内部不存有物料后,从上至下依次打开设备人孔;(2)打开人孔时,螺母应对角逐渐松动,并要求有防止物料溅喷伤人和人孔盖螺栓伤人的措施;(3)在清洗容器内少量可燃物料残渣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用铁器敲击、碰撞;11. 装置停工工艺处理结束后,装置区内生产污水系统及地下管道系统都要封死盖严,明沟、暗井、地面、平台及设备、管道外表(保温层)的油污、可燃、有害物料都要清理干净;12.装置的氮气系统在生产交检修界面前应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防止与其它系统互窜。

13. 检修施工现场的扶手、栏杆、爬梯、平台、盖板、铁蓖子、承重件等均应提前检查、处理,使之安全可靠;14. 检修中用火、有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等作业必须在开具相关票证,风险辨识和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经分析合格,在监护人到位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15. 建设、检修施工用脚手架、跳板应符合《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的要求,除在有陶瓷、玻璃钢等易碎介质的设备内可使用木质脚手架外,其余脚手架必须使用钢制脚手架,搭设结束后经验收悬挂许可证方可投用;16. 起重机械、电气焊工具必须完好,并经过鉴定粘贴合格标签后方可进入现场;气焊的乙炔气瓶必须直立放置使用,并固定,防止倾倒;减压阀出口要加回火防止器。

乙炔气瓶、氧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应小于10米,乙炔瓶与氧气瓶的距离应大于5米,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防止曝晒;17. 使用高压清洗机、高压水枪清洗设备时,需办理作业许可证,操作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教育考试合格,作业时应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8. 检修时,要保护好走梯、护栏、脚手架、及通道板等安全设施,若需临时改变时,必须布置警示、围栏和夜间红灯信号,设专人监护;19.对容器、管道、设备等进行水压试验时,必须用两个量程相同并经校正的压力表安装在易观察的部位上。

所有的紧固件都应紧牢,一般情况下不准用压缩气体作试压介质,特殊情况,使用压缩气体作试压介质时,须经试验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

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20.施工作业不应将生产设备、管道、电杆和建、构筑物作为钢丝绳承力的地锚,特殊情况需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21.检修施工现场内的危险点,如井、坑、电气设备及汽、液排放点等和特种作业施工现场,应设危险警示标志,夜间要设红灯信号;22. 检修过程严格执行公司变更管理制度,杜绝无设计、无方案、无计划变更项目,杜绝随意变更施工方案,杜绝随意进行设备设施的改变;23.检修施工项目完成后,施工单位要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检修与生产双方应严格交接手续,检修项目应通过质量验收。

在确认施工现场动火作业结束,安技装备复位并检验合格后,由检修所在单位组织对装置检修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达到开工条件时,方可进入生产开工准备阶段。

(二)保环保1. 装置停工处理、检修、开工方案中对其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制定相应的三废排放计划和风险控制措施;2. 停车处理、检修过程产生的废水必须经过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排放方案;废气能进火炬系统的,全部进火炬系统,减少现场无组织排放;固体废渣能回收的进行回收,不能回收的送工业渣场填埋处置。

实现污染物有序、达标、受控排放;3.停工处理和检修时,及时做好雨排系统封堵,防止物料和污染物进入雨排系统;4. 装置吹扫打靶等高噪声作业,应采取消音措施;5. 大检修期间放射性料位计及探伤作业管理到位,辐射安全受控。

严格办理辐射作业手续并备案,落实告知、隔离、警戒、监护等措施;6. 做到火炬排放受控,污水处理不受冲击,环境污染零事故,实现绿色、清洁、文明检修。

(三)保质量1. 按照大检修项目管理的要求,每个检修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成立相应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每个项目要专人负责质量,明确职责,落实到人;2. 按照检修项目逐项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或检维修操作规程,不得擅自变更或背离方案施工;施工方案的变更必须经原方案批准人的书面同意;3. 检修物资材料的质量按三个层级进行管理,明确责任,严格执行“谁采购谁负责,谁接收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严把材料、备件、设备的采购、复验、进厂和使用的质量关:(1)要对照标准认真检查入厂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上的相关内容,复核生产厂、生产批号、规格、型号、数量、材质、几何尺寸、外观检查;(2)铬钼钢、含镍低温钢、含钼奥氏体不锈钢按规范规定采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方法对主要的合金元素进行验证性检验,并做好记录和标示;(3)阀门必须逐个按照规范规定进行阀体压力试验和密封面密封试验,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做出标示,并填写阀门试压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