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摸石头过河

摸石头过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指在实践中走一步、看一步,一边探索、一边推进改革开放,既不裹足不前,又不盲目冒进,其实质就是从实际出发,坚信实践出真知、出思路、出创新、出举措。

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种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从“点”开始,逐步向“面”拓展,随着时间上的持续、空间上的扩大,个别经验上升到一般经验;二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再由领导层进行概括、总结和推广。

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面对外开放,涉及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等方面的转变,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对每一名社会成员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向实践要观念和思路,向实践要体制和机制,向实践要发展模式和具体做法,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

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过去适用,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因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本质,就是摸规律,就是在实践中探索和把握继续前进的规律性。

虽然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问题和不足。

例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很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要立足新的实践,要靠新的不懈探索。

这就是我们要重视运用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具中国特色、符合国情的改革方法的原因所在。

顶层设计本是一个建筑学、工程学、艺术学、经济学概念。

我们强调对改革的顶层设计,是要重视宏观思考、总体谋划、整体规划。

顶层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它是自上而下“系统谋划”的过程。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以已有的经验为起点,在一定的理论、理念指导下,制定出政策、规划,从上到下,层层贯彻落实。

第二,它是一个谋划全局、带动长远的过程。

“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一样,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顶层设计有利于巩固摸着石头过河的成果,拓展和深化改革开放。

例如,我国的全面改革是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的,起初也只是局部活动。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拓展和深化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

正是这一顶层设计,农村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并向城市改革推进。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这就要求我们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强调顶层设计,就是要加强宏观思考、高瞻远瞩、整体谋划,增强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和自信。

依靠摸着石头过河为顶层设计提供材料和经验,为改革开放提供源头活水和实践依据;依靠顶层设计为摸着石头过河提供政策引导和方案指导,为改革开放引领目标、凝聚共识、统筹谋划。

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就能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又高屋建瓴、综合配套、系统推进,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习近平同志强调:“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

”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顶层设
计,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探索和把握规律,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率先在局部实现突破,取得新经验。

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不绕弯、不回避矛盾,敢于触及和解决深层次矛盾。

中国为什么会成功?中国的成功能持续多久?改革开放35年来,类似的问题一直就是海外媒体绕不开的话题。

“中国行将崩溃”“中国神话即将破灭”等悲观预测常常出自西方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之口。

他们一直没有找到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他们关于中国的预测全部随时间流逝而破灭,包括他们关于中国经济将在2013年硬着陆的最新预言。

中国成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条却是所有成功因素中的关键所在,这就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表述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这是贯穿中国整个改革开放进程的一条主线,在经济领域尤其如此。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定下了迈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但却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因此提出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寻求发展之途。

小岗村摸索出包田到户的经验,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初期成功摸到的一块发展路上的“垫脚石”,很多固有的做法和僵化的思想观念从此发生改变。

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并允许出错,这成就了中国不断推出的一项项改革举措。

这种不蛮干、不冒进、稳扎稳打的做法确保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增长,也使中国的整个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纵深挺进。

摸着石头过河让中国度过了前进路上的多个险滩和漩涡。

如今,中国的综合国情与30多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诸多领域的改革都进入深层次、核心区。

比如城镇化道路怎么走,国有企业如何改革,垄断领域和行业如何开放,人民币如何在迈向国际化的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探索与试验,任何相关的新举措如果一下子在全国铺开都将面临巨大风险,所以摸着石头过河将依然是寻求解决问题之道的最佳选择。

设立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就在于此,很多专家学者甚至官员直接将其称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其作用与地位堪比当年的深圳。

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产品创新等预期中的改革都将在这里先行尝试,其经验将为未来更多的自贸区探出可行之路。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对应而不是相对立,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才是中国的成功之匙。

改革开放以来,顶层设计确保了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高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大框架下制定了中国发展的目标、步骤和方式方法,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发展规划就是具体体现。

三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这就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来统筹规划,这也是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目的。

这个领导小组将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这种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实验的结合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发展方式的根本所在,是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

这也是为什么以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来推测中国的发展变化是注定得不到正确答案的原因。

三中全会定下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和重要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