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

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


国家体育场主体是由一系列钢桁架 围绕碗状座席区编织而成的“鸟巢 ”外形,空间结构新颖,建筑和结 构浑然一体,独特、美观,具有很 强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充分体 现了自然和谐之美。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 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建筑面积25.8万 平方米,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容纳观 众座席91,000个,其中固定座席约80 ,000个。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 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100 年, 主体建筑为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6米 的椭圆型,最高处高69米。国家体育场 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 28日落成。


古希腊人发现美感的奥秘—美的物体在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均衡(并不 限于对称) 给人以稳定 的美感。高 耸与平面铺 展的有机结 合,往往能 创造丰富的 空间效果
色彩与质感
色彩能体现建筑的不同风格(鲜艳明快或庄严肃穆),质感更是影响着建筑的性格
石砌的建筑给的 感觉厚重沉稳, 木结构的建筑令 人感到温暖亲近 ,而金属和玻璃 的组合则显得轻 盈精致。
水立方赏析
• 结构类型:薄膜结构,空间钢架 • 建筑亮点:外立面大规模智能LED景观系统 • “水立方”的墙面和屋顶都分内外三层,设计人员利用三 维坐标设计了3万多个钢质构件,这三万多个钢质构件在 位置上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些技术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 科技成果,他们填补了世界建筑史的空白。 • 新材料:聚氟乙烯”,这种材料耐腐蚀性、保温性俱佳, 自清洁能力强、抗压、环保、遮光、降温的作用。 • 形体:四方形 • 色彩艳丽
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
——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西根海姆博物馆
一、什么是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由 空间和 实体 构成的艺术,它蕴含 形式美 的规律,并通过 视觉 给人以美的感受。
古罗马大斗场
朗香教堂 柯布西耶(法)
1、概念:是由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它蕴含着建 筑形式美的规律,并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 概念理解:A、空间和实体——由建筑材料(实体) 构成的虚体空间供人使用。 B、形式美的规律——变化统一、比例尺度、 对称均衡、对比和谐、节奏韵律 C、美的感受——主要通过视觉途径来感受。 2、建筑艺术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A、建筑创作不可能超越技术的可能和经济承受能力。 B、建筑艺术需要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园林艺术 丰富其内涵。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建筑?
1、形体(比例与尺度)
2、结构(节奏与韵律) 3、色彩(统一与变化) 4、环境(和谐与对比)


远观建筑的整体形状会影响我们的审美判断
结构
建筑的结构如同人的骨骼,支撑 人体骨架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运用梁柱、斗拱支 撑起巨大的屋顶,将墙面的承重功能 解放出来,形成了灵活多变的框架式 结构。

1936 年 赖 特 设 计 的 “ 流 水 别 墅 ” (Kaufmann House on the Waterfall)是一座 别具匠心,构思巧妙的建筑艺术品。这是为富 豪考夫曼设计建造的别墅,建筑坐落在地形起 伏、林木繁茂的一个小瀑布的上面,共三层。 一层为起居室、餐厅、厨房等,二层以上为卧 室。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挑能力,上下两 层宽大的平台一纵一横,像是从山上长出来的 巨石。后面几道竖向高起的石墙与前面平台取 得构图上的均衡感,同时又形成了方向、色彩、 质感、光影的对比。这种自由灵活的组合,可 以让人们在不同的角度看到各种丰富多变的体 形轮廓。(图)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在阳光照映下既象贝壳,又象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 蔚蓝色的海面上。 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分别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 钢缆拉紧拼成的。 悉尼歌剧院的兴建过程一波三折:有克服不了的技术难关、有拂袖 而去的建筑师,还有差点让政府破产的超高工程费 。
流水别墅

新建筑运动真正走向高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建筑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 盾激化了,创造新建筑的历史任务摆在建筑师面前, 于是一批思想敏锐而且具有一定建筑经验的年轻建筑 师,提出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其主要 观点是: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 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呼吁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 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 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主张摆 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 主张借鉴传统的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工业时代的建筑 新风格。
包豪斯校舍
特点:①校舍的形体和空间布局自由, 按功能分区,又按使用关系而相互连接 ; ②根据各部分功能选择不同的材料、结 构形式,赋予不同的艺术形象。造型上 采取不对称构图和对比统一的手法。各 部分简洁的形体组合得当,大小高低错 落有致,实墙和透明的玻璃虚实相间, 生动活泼

校舍的设计体现了格罗皮乌斯提倡的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 效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等原则。 包豪斯校舍是现代建筑史 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设计布局、构图手法和建筑处理技巧 等在以后的现代建筑中被广泛运用。 •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 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三位一体。主张用机械化大 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并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
水立方首次采用的ETFE膜材料,可以最恰当地表现“水立方”,水立方”的外形看上 去就像一个蓝色的水盒子,而墙面就像一团无规则的泡泡。这个泡泡所用的材料“ETFE”,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聚氟乙烯”。这种材料耐腐蚀性、保温性俱佳,自清洁能力强。国外 的抗老化试验证明,它可以使用15年至20年。而这种材料也很结实,据称,人在上面跳跃 也不会损伤它。同时由于自身的绝水性,它可以利用雨水完成自身清洁,是一种新兴的环 保材料。犹如一个个“水泡泡”的ETFE膜具有较好的抗压性,厚度仅如同一张纸的ETFE 膜构成的气枕,甚至可以承受一辆汽车的重量。气枕根据摆放位置的不同,外层膜上分布 着密度不均的镀点,这些镀点将有效地屏蔽直射入馆内的日光,起到遮光、降温的作用。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依山傍水的民居、盘踞山顶的堡垒、密林深处的 古寺等在自然环境的衬托下显示出非凡的感染力。
流水别墅
水立方
运用几何形体
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 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 、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 ,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 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 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 临时性座位11000个(赛后 将拆除)。赛后成为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 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 的中心
现代建筑的特点
• 时代特点:(艺术欣赏角度) • 1)重视建筑的功能,强调建筑形式服从功 能的需要。 • 2)重视建筑的空间,重视建筑与环境的有 机结合 • 3)采用新材料、新科技和新结构,实现艺 术与科技的新结合,促进建筑形象和风格 多样化。
课堂小结
建筑艺术与人类思想 一道发展起来,形成了 千头万臂的巨人,把人 类有着象征意义的漂浮 不定的思想固定在建筑 的形式语言之中。—— 雨果(法国作家)
3、现代建筑概念:一般将20世纪以来的建 筑统称为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的由来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在许多国家中复古主义 建筑仍然相当流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领域的改革创新是有 利的。第一,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的经济困难状况,促进了 讲求实效的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复古主义作 法;第二,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 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 规。建筑材料、结构和 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 的象牙之塔。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和俄国十月 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强烈震动。人心思变,大 战后社会思想意识各个领域内都出现许多新学说和新 流派,建筑界也是思潮澎湃。新观念、新方案、新学 派层出不穷。
埃菲尔铁塔的结构体系既直观又 简洁:底部是分布在每边128m长 底 座上的4个巨型倾斜柱墩,倾角 54°,由57.63m高度处的第一 层平台联系支承;第一层平台和 115.73m高度处的第二层平台之 间是4个微曲的立柱 ;再向上4个 立柱转化为几乎垂直的、刚度很 大的方尖塔,其间在276.13m高 度处设有第三层平台;在300.65m 高度处是塔顶平台,布置有电视天 线。
在“、冲厕、消防甚至是冲洗跑道的回收水。
“水立方”与“鸟 巢”只有一路之隔 ,一方一圆,一蓝 一红,形成了一种 微妙、均衡的关系
埃菲尔铁塔

法国的标志性象征——埃菲尔铁塔 埃 菲尔铁塔是为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而修建,以其 设计者、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 埃菲尔的名字而命名, 于1889年3月建成开放。塔高300余米,塔身 重达9,000吨,分三层。第一层平台距地面57 米,设商店和餐厅;第二层平台高115米,设有咖 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底部 面积1万平方米,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 指苍穹。从一侧望去,象倒写的字母“Y”。铁塔设 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是法国巴 黎的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