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试卷上册期末复习(二)(古诗文默写)————————————————————————————————作者:————————————————————————————————日期: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二)(古诗文默写)班级姓名分数一、根据原文默写:1、毅魄归来日,。
2、角声满天秋色里,。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荡胸生层云,。
6、,一览众山小。
7、青树翠蔓,,。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9、庭下如积水空明,,。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11、海内存知己,。
12、五岭逶迤腾细浪,。
13、感时花溅泪,。
14、商女不知亡国恨,。
15、,铁马冰河入梦来。
16、金沙水拍云崖暖,。
17、,万里送行舟18、,何人不起故园情。
19、山随平野尽,。
20、燕子来时新社,。
21、,笑从双脸生。
22、东篱把酒黄昏后,。
,,。
23、,山是眉峰聚。
,。
24、试问卷帘人,却道“”,“”“”?。
”25、,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理解性默写: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浓霜,勇往直前,夜袭敌阵的诗句是:,。
9、《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10、《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
11、《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的诗句是:, 。
12、《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14、《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
15、《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
16、《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
17、《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18、《小石潭记》一文写用形象的比喻、动静结合描写远望溪岸的句子是:,,,不可知其源。
19、《小石潭记》一文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
20、《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治水必须亲自实地勘测、询访才能得到真实情况的一组对偶句是:,。
21、《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所治之水实际情况有各种不同情况的一组排比句是:,,,。
22、《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假设治水不能成功的一些人为原因的句子是,,,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记述作者志向,表明作者忠心报国之情思的诗句是:,。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三)(古诗文阅读)班级姓名分数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6。
(共20分)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
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6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2)②齐人固.善盗乎()(3)吾欲辱之,何以.也?()(4)④晏子避席..对曰()(5)酒酣.()(6)左右对.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4分)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21—22。
(共4分)(四)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6—7(共4分)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啖③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及至被谗④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
②辄:往往,每每。
③啖:吃。
④谗:说人坏话。
5、你认为上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高尚的品质?(2分)6、读了上文后,试写出和“天下为己任”意义相近的一句名言。
(2分)二、阅读《人琴俱亡》,回答下列问题。
7-11 共18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6分)(1)病笃.()(2)索舆..()()(3)都.不哭()(4)掷.地()(5)人琴俱.亡()(6)文中表示死亡的字词有()8.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
2分10.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2 分11.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分三、阅读《小石潭记》,回答文后问题。
(18分)(一)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潭西南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消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及记之而去.。
12.用课文原句在横线处填空。
(2分)13.解释文中加点字意思。
(2分)(1)许:_________________(2)去:________________14.按要求符号画出限定句子。
(2分)(1)用“~~~”画出第①段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2)用“()”标出描写少游鱼动态的句子。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大意。
(2分)16.选文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并表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及被贬后凄苦心情的句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阅读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选段,完成17—18题。
(共4分)得西山后八日,寻.(沿着)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高耸仰卧),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q īn 高耸)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17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18.这段文字在描绘景物方面很有特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这方面作一些点评。
(2分)四、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和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19~23题(14分)(A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
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
经宿⑦方至,造门⑧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皎然:洁白的样子。
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 àn ):县名,今浙江嵊县。
⑥就:拜访、访问。
⑦经宿:一整夜。
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的意思。
(2分)21、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
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2分)22、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点?(3分)23、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3分)(五)、阅读《治水必躬亲》和《大禹治水》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18分)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8分)(1)泥.于掌故()(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3)未尝..横索一钱()(4)事可举.也()(5)亲劳胼胝..()(6)势.有曲直()(7)潴.有浅深()(8)不得其情.()2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26、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2分)阅读《过家门不入》,完成文后问题。
(6分)禹伤先人父鲧(gǔn)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禹因父亲治水不成被杀而悲哀,就尽心尽力去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向鬼神表明自己的诚心);卑宫室(使自己居住的房屋矮小),致费于沟淢(xù沟渠)。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qiāo古时走泥路所用工具),山行乘榉(jǔ)。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开通)九(虚数,言其多)州,通九道,陂(bēi添塞)九泽,度(duó翻越)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