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


17 古诗三首
课堂演练 一、比一比,再组词。
沙 (泥沙) 砂 (砂锅)
簸 (簸箕) 箥 (菠萝)
淘 (淘气) 涛 (波涛)
崖 (山崖) 涯 (天涯)
17 古诗三首
二、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首诗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7 古诗三首
江南
17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江南春
17 古诗三首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
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人称“小 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 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 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 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17 古诗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yīnɡ

莺歌燕舞
17 古诗三首
互动课堂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 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
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17 古诗三首
注释
江南春
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镇。 酒旗风:酒家的九幌子在风中摇动。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于 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
九曲黄河万里沙,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 的银河相通。
浪淘风簸自天涯。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
如今直上银河去,
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 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
同到牵牛织女家。
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 月初七的夜晚相会一次。
17 古诗三首
黄河的基本走向
后两句作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 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侧面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17 古诗三首
结构梳理
蜿蜒曲折


浪淘沙
河流漫长
好 生
(其一) 波涛汹涌
活 的
静谧美好
向 往
17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这首诗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 对美好生 , 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 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 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17 古诗此三页为首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17 古诗三首
理解了注释,你能说说诗意吗?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 夹带着泥沙,波涛滚滚 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 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 找牛郎织女的家。
17 古诗三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 河流漫长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夹 带着泥沙。
蜿蜒曲 折
像巨龙盘 旋
17 古诗三首
浪淘风簸自天涯。
波波涛涛汹滚涌滚如巨风掀簸气势磅礴 来自天涯。
17 古诗三首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大、浪高) 想象 奇特
(静谧美好)
诗人想乘着巨浪扶摇直上 寻访牵牛织女家。
17 古诗三首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后两句诗,最后一句 语调轻柔,读出牵牛织女家的安宁美好。
如今 直上 银河去, 同到 牵牛 织女家。
17 古诗三首
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 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 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17 古诗三首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下列景物加以描绘, 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千里 辽阔的千里江南 莺啼 黄莺在欢快地歌唱 绿映红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水村 傍水的村庄
17 古诗三首
山郭 依山的城郭 酒旗 迎风招展的酒旗
寺 数不清的寺庙 烟雨 迷蒙的烟雨
17 பைடு நூலகம்诗三首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人教1版7 古语文诗三六首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 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 今来多少诗人为它朗诵。今天我们
黄河 就来学习一首朗诵黄河的古诗。
17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17 古诗三首
刘禹锡 (772-842),字
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曾任监察御史。唐朝中晚期 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 《乌衣巷》《石头城》《蜀 先主庙》《西塞山怀古》。
惊涛骇浪
气吞山河
17 古诗三首
这是黄河源头,发源 于青藏高原,经过一段平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诗人缓开的万的脚仞河步山流一,,同波穿到涛越黄滚峡滚谷河向,东劈 边去亲临其境吧! 流,惊涛骇浪,巨浪滔天
如千万匹骏马奔腾,多么 惊心动魄的气势!多么雄 伟壮丽的奇观!
17 古诗三首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前两句诗,读出 黄河的曲折悠长、波涛汹涌。
九曲 黄河 万里沙, 浪淘 风簸 自天涯。
17 古诗三首
如果是你,面对着如此雄伟壮丽 的黄河景象,你会想些什么呢?我们的 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呢?
17 古诗三首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三、诗的前两句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 了九曲黄河 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的特点。
四、诗的后两句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
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 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第1二7 课古诗时三首
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 方,是一个被文人墨客美化了的地方,是 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今天让 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世外桃源吧!
有( 山水
)的映衬
有(村庄和城郭 )的映衬
有( 动静
)的映衬
有( 声色
)的映衬
17 古诗三首
南朝四百八十寺,
虚指
南朝以来兴建的 很多寺院。
17 古诗三首
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多少楼台点缀在烟雨迷蒙之中。
17 古诗三首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两句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 种深邃的感觉,诗人又特意让它们掩映于迷蒙的 烟雨之中,这就更加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 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使这幅“江南春” 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南朝四百八十寺, 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多少楼台烟雨中。
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17 古诗三首
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江南春 天的特点的?请你在诗中圈画出来。
(课后第三题)
17 古诗三首
江南春
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听到了什么?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里江南 绿树红花
相关主题